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女儿们,她们在西方的"同化"政策下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却发现自己作为华裔的身份并不被西方主流社会所认可,同时她们又无法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在被双重边缘化的迷茫中,她们开始了自己的身份探寻之旅,并通过接纳东西方两种文化构建了美籍华裔的双重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3.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互文角度分析了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中对西方文化的引述,研究了作者如何引用欧美文学,剖析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作用媒介,以此来确定华裔文化身份的;在批判主流文化中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她建立“西方梨园”式多元化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英国黑人移民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在其作品中一直关注女性移民的生存境况。《白牙》是史密斯关注第三世界女性移民的典型范例。少数族裔女性移民的民族、肤色、出生地和宗教信仰增加了她们在白人主流社会建构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困难程度。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研究《白牙》,探讨第三世界少数族裔女性移民在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身份重建主题,揭示史密斯对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提倡。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裔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双重边缘,她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归属何方,身份重建的必要性就得以凸显。谭恩美在《正骨师的女儿》中颠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赋予这些边缘无根女性以新的身份,使她们最终在主流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美籍华裔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狩猎愉快》,勾画了殖民时代和蒸汽时代双重背景下的科幻叙事图景,以赛博格女性主义和文化混杂性展现了两代被殖民者的生存选择与反抗意识。具有三重“他者”身份的女性角色通过赛博格技术实现了对传统父权制和殖民主义的反抗,并且在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混杂中找到了文化反抗的第三空间——蒸汽机械、赛博格技术与东方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刘宇昆的跨文化融合视野及后殖民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华裔小说家汤亭亭对整个美国的华裔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在其代表作《女勇士》中她大规模移植和重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该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张力。在中美两种文化的冲击和锤炼下,汤亭亭以其独特的飞散姿态将二者完美结合,编织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梦,充分体现了其飞散的特性和优势,以此完成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华裔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当代主流价值观的特殊文学作品,《女勇士》《灶神之妻》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以美国人的视角加以创作,激发了西方读者的想象力,引发了共鸣,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创作过程中,因时空之囿、身份诉求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因素,华裔作家经常有意无意夸大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部分或改编经典的故事人物形象,以迎合西方人的欣赏品味,造成了中国形象的误读.这种误读折射了华裔美国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叙事和生存策略以及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境遇.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与秘密的扇子》讲述了清朝末期湖南江永县的两位女性持续一生的友情.这部小说的成功使人们开始关注“女书”和“老同”等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作者生活和成长在西方文化环境中,所以中国文化环境浸染的缺失无法用资料和调研弥补,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最终难以突破东方主义的樊篱.文章通过解析《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中的东方主义元素,揭示这位华裔作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势在必行.体育院校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主要包括校内师资资源和校外师资资源,内容包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师资结构的调整,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过硬、运动技能精湛、具有良好的体育经营和教学管理能力的师资资源队伍.  相似文献   

15.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问题是:乡村负债难以消化,″普九″发展受阻,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困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暴露了农业税制度缺陷。对策是:限期解决乡村负债,加大国家转移支付力度,撤消乡政府层次,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利益矛盾,提高基层干部领导经济的水平,实现农民减负增收、教育发展和基层政权等公共产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7.
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权的建立、礼乐制度与十国君主集权的加强以及礼乐制度与十国官僚政治的发展三个角度可以窥视礼乐制度与十国南方诸国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 ,礼乐制度在政权建立、界定君臣关系及官僚集团内部关系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的建立 ,为南方社会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具有南方特点的礼乐意识和礼乐体系因此兴起 ,并在南方诸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矛盾该如何处理,如何发展创造适合我们新时代景观作品是我们每个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中国景观,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变革及重重考验。  相似文献   

19.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荣誉权立法规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学者在理论上对于荣誉权是否应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以及荣誉权的性质、客体和内容如何界定都存在激烈争议。由此也导致了实践中如何认识荣誉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荣誉权侵权的民事责任等疑问。文章认为荣誉权应作为一项独立的身份权由立法加以规定,荣誉权的客体应包括荣誉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利益,相应地,荣誉权的内容应包括荣誉保持权和精神利益支配权。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对荣誉权的性质和内容的明确规定以加强对荣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