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垄断机制形成的约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因素推动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思路,对银行业垄断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的实践解释缺乏有效的说服力,中国的银行业垄断究竟如何在建国之初构建基础,又如何在市场化取向中逐步形成,这一演变过程需要新的解释理论。本文从垄断机制演变的约束变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机制是在国家资源配置集权实现经济复苏和赶超战略的历史约束下,在计划经济、公有制和金融主权论下的理论约束以及转轨时期规制变化环境下,各种利益博弈约束衍生的超经济势力作用演变形成。在此基础上,力图对目前的中国银行业垄断性质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避免文化商品市场垄断为目标的文化企业规制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化商品市场垄断的成因主要在于文化消费需求特征的困扰,文化商品生产的五重约束以及文化商品市场竞争失序。文化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政治意图驱动下推行强势文化控制,通过曲解和利用版权保护制度对文化资源实施控制,通过企业并购以试图控制营销渠道。文化商品市场与文化企业规制的主旨在于维护文化商品市场和文化企业的多样性,而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在保证最佳秩序和最大可能满足需要的前提下,由政府规制的市场是值得推崇的。平衡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的关系,实行多样性文化企业并存,是我国文化商品市场趋向繁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吕铁贞 《中州学刊》2023,(5):146-154
明代华商出海贸易的规制置于海禁的基本框架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厉行海禁时,华商出海贸易被严禁;海禁松弛时,华商可以有条件地出海贸易。明代中后期随着中外环境的变迁,在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博弈下,最终促成“隆庆开海”,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详细的规制。效率更高的制度对效率偏低制度的替代、转换的过程是制度变迁的实质,只是不同的制度何时变迁、如何变迁受诸多变量的推动与影响。明代华商出海贸易法制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帝国的自我修复能力,授权地方政府因势利导私人海外贸易,缓解了内外危机,延续了明帝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黄玉波 《云梦学刊》2015,(3):153-156
中国媒介规制融合面临一系列困境,但中国媒介规制融合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相结合产生的“行政性市场垄断”。它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垄断现象,其原因在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以及媒介融合转型双重压力下,媒介规制机构多重角色的冲突,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行政性市场垄断政府规制行为。这种行政性市场垄断外在表现为通过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对进入的外来企业采取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5.
传统行政垄断规制采取的是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纠偏的模式,此种模式对行政垄断规制效果较为有限。随着我国对经济竞争政策的重视,以及行政法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垄断规制制度创新具备了成熟的时机。从行政垄断行为规制的制度困境、行政垄断规制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入手,探究竞争政策视野下规制成品油市场行政垄断的制度框架。我国成品油市场存在着行政垄断行为,不仅严重减损石油消费者的整体福利,而且阻碍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影响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为垄断企业实施限制竞争行为提供便利。成品油市场行政性垄断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造成的,进而在竞争政策视野下应当降低或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实现政企分离、有效实施竞争政策、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协调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的变迁有着自身的制度逻辑,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的结果。这些制度逻辑包括:分权化改革与政府间利益的分化;政府间的博弈与教育筹资责任的基层化;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等与对制度外筹资的依赖;激励、约束机制不兼容与政府的卸责化冲动,等等。要解决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兼容问题,在不改变现有财政体制的前提下,必须加强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目的地文化变迁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曾厝垵自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当地传统文化也经历着变迁。这种文化变迁可从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角度得到解释:旅游产业中利益主体——政府、村民、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权力的博弈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是它们之间的相对平衡。由于政府在旅游发展初期的主导作用和后期的支持作用,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具有和谐性和互补性,因此,可将曾厝垵的文化变迁模式称为共生的文化变迁(再生产)模式。村民在博弈中权力的保留使曾厝垵在通过旅游业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当地传统文化。该案例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共生的文化再生产模式为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是规制机构对垄断厂商市场行为的微观干预。自然垄断引起的市场失灵需要引入政府规制,但政府规制低效乃至规制失灵则催生出规制改革。市场失灵和规制失灵并存需要妥当处理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规制改革的本质是双重失灵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规制不是为了替代竞争而是为了促进竞争,政府规制是面向竞争的规制。当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规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民营资本进入和构建规制下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 ,其具有寡头垄断特征。一般情况下 ,存在较高垄断程度的行业总能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 ,但我国银行业的寡头垄断却出现了相悖的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长期运行的结果是低效率的 ,低效率的成因既有体制性的、经营管理性的 ,也有外部性的。根据市场结构基准理论 ,我国应对市场的三方参与者即政府、银行、客户各主体及其关系进行整合 ,以求再造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 ,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又受到土地资源约束的宏观背景下,当前通过土地制度的模式创新来改变土地的有效供给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制度变迁环境及其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关系的影响。目前对龙华实践的研究忽略了对这些关系的细致分析。文章认为,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是目前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主导模式,但其中所显露出的制度弊端又亟待我们去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