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11):31-3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是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角度,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心理上的一致性,是我们理解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生成的历史前提;在现实基础上,共同的文化取向、政治认同和经济基础是我们理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标的;在未来愿景上,追求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层次体现。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角度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进行理解,揭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使命作用,以期发挥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作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哲学的历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哲学认为,物质与意识之间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逻辑先在关系.我们认为,物质与意识之间并不是这种关系,物质与意识具有本质的统一性.现代物理,特别是量子物理,恰恰能够揭示出物质与意识的本质统一性.本文首先论证了量子物理学对意识重新诠释的需要,接下来从量子物理学视阈中分析为什么意识是真实的物理实在,文章最后就量子物理学解释和论证意识与物质本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谢国荣 《求是学刊》2007,34(2):125-13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人问题在美国社会相当严重,但进步运动却并没有将黑人包括在社会改进计划之中。联邦政府不仅不给黑人“公平施政”和“新自由”,而且把种族隔离制度引入政府部门。进步运动是白人社会主导的改革运动,关注的只是白人在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同时,种族优越论在美国社会占据主导,白人社会把黑人的不幸看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黑人内部斗争路线分歧严重,尚不能形成有效的斗争力量。这些都导致了黑人在进步运动中日益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提升公民素质,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素质重在行为表现,其养成和提高的内在动因是价值观念,而主体意识又是价值观念的核心与灵魂。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意识、价值观念与公民素质三个概念的分析和梳理,揭示主体意识的培育与提升公民素质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提升公民素质提供内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贾学清 《学术交流》2005,(7):172-176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18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真,蕴蓄着作者吴敬梓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缘自于对现实文人生存困境的思索以及寻求出路的理想幻灭.作品所揭示的这种主体悲剧意识的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一代文人有厄"--哀其不幸的悲悯;2.无力补天的无奈;3.人格理想幻灭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石庆环 《求是学刊》2012,39(4):138-144
从黑人中产阶级的构成、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压力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在20世纪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指出,20世纪美国黑人中产阶级无论在主体构成上,还是在社会地位变化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美国黑人中产阶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白人和黑人社会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7.
《所罗门之歌》所表现的黑人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 《学术交流》2004,(6):152-154
托尼·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成功地塑造了梅肯、奶娃和吉他等几个黑人男性形象,这些形象表现的是人在争取平等、自由的道路上所展示的多重的人性特征,其目的在于探索黑人男性在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上的扭曲和升华。同时还说明了黑人要走向平等、自由的道路,不能远离黑人文化。  相似文献   

8.
慕宇睎 《生存》2020,(10):0221-0222
《紫色》和《最蓝的眼睛》分别是爱丽斯 ? 沃克和托尼 ? 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在压迫面前,主人公西丽和佩科拉不同的选择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爱丽斯 ?沃克笔下的西丽在磨难中成长,堪称黑人女性的典范。然而莫里森笔下的佩科拉却被生活折磨致精神失常。两部作品中许多动机和现象都可以置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角色的内心冲突,和对作品的深层认识。本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理论支撑,试图对两位主人公进行深入 地心理解读,在揭示黑人妇女在面对白人文化和男权制度所承受的双重心理创伤的同时,也体现出黑人妇女认清自我,传承民族文化,团结一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刘晓真 《社科纵横》2011,26(6):173-175
托妮·莫里森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是一部高起点的叙事文本,它展示了由于白人强势文化的侵蚀和黑人文化的失落给黑人造成的精神困境。小说从黑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消解以及文化身份的错位等诸方面揭示出黑人性格的畸变及人性扭曲的严重后果。同时,作者又从重建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对黑人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长篇小说《狼坝》在创作视角、性爱与人性描写、民俗风情展示三方面的创作特点进行了评论,揭示了小说浓郁的“民间意识”和作者新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