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史上,一代一代的爱国志士和“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位最先进、最杰出的代表。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他明确主张把虚心学习外国的长处与维护民族尊严结合起来,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有分析、有鉴别地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益的东西。这些思想主张,充分地显示了孙中山倡导向西方学习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态度,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1840年,帝国主义用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灾难的补偿的,就是殖民主义迫使中国走向近代历史,民主的进步潮流终于踏上了中国大地。这个具有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开始了民主化的艰难历程。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采寻回来的真理中,最伟大最重要的,就是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包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社  相似文献   

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着“独立、民主、富强”三位一体的历史主题,中国人民肩负着“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振兴中华”的历史任务。为了认识和解  相似文献   

4.
再论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曾经指出,从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历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则存在异议。有一种意见认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不具备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阶级基础,因为中国农民不可能向西方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前,科学社会主义还仅是人类的美妙理想,四十年后的今天,则已成为包括九亿以上人口国家中的伟大的现实了,社会主义阵营已成为一个世界体系,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全人类历史的行程。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残暴的侵略和统治,革命运动从未中断。中国人民中的许多先进分子,曾经不断向西方和日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寻找革命和改革的真理,然而他们并没有从那里找到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刘琦 《学术研究》2001,1(6):16-19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是极其伟大光辉的,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尽管中华儿女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但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极其缓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之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为摆脱贫穷落后而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历经曲折,终于使中华民族开始走上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过系统深刻的理论论述,而且率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 近代中国往何处去?历史发展的通道如何?这个民族、国家和人民命运攸关的严重课题,曾经为许多仁人志士所思考、探索和回答。 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现象。 严峻的历史进程要求答案。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末世(虽然,它的内部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页。在本质意义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屈辱和痛苦的过程,传统的封建主义枷锁上又添加了殖民主义的镣铐。中国人民面临着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改变没有独立、民主和贫困落后的状态,成为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历史使命。任何真正的社会变革,必须以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在回答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时,曾经先后提出两种理论和方案: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行者,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程中,形成一种学说——“西学”(或“新学”),为在我国建设一个欧美式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理论的说明;十月革命以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总结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史教训,修正“西学”在理论上的失误,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在我国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说明。这两种理论和政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无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以前的半个世纪中,农民和资产阶级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伴随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而出世并为这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则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以前的五十年间,先进的知识分子,为着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如饥如渴地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转向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即从“建立新中国”转向了“建设新中国”;“愚公移山”寓言寓意也从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转向了挖掉“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这两座大山”。从技术革命视角,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大致经历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工业化新中国和实现“两个”“三个”或“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新中国两个阶段;工业化新中国、现代化新中国的建设目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均致力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社会革命视角,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党的构想是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作为过渡,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构想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标识了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通过对“旧中国”贫穷落后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比较,呈现出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为中国梦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党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国梦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集中体现在党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四个现代化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党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要求完善四个现代化内容。  相似文献   

13.
社科信息     
《大庆社会科学》2022,(3):159-160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继文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质是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个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有机统一,反映了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把握党的事业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与这两个历史任务密切相连,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先后确立了两大发展目标:一个是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是使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是江泽民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阐述“发展是硬道理”时提出来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主题词。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与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它表达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反映了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宏愿,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变革、文化新陈代谢,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其中包括对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学习与传播。西来的历史哲学理论和方法论,造成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两大巨变:一是由思辩的、分析的历史学取代中同旧史——述事的封建史学;二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取代中国近代的“新史学”——移植的和不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党。历史地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凝聚起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完成伟大复兴的基础环节;现实地看,中国共产党用政绩向中国和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推进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越来越接近"中国梦";发展地看,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复兴的科学内涵,更好地引领国家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伟大的党是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党,是永葆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党,是具有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特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党建科学化就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坚持整体推进、坚持对症下药、坚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使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获得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富强,先后向西方资产阶级寻找“真理”,把希望寄托于资本主义道路。当时国内以及一部分侨居海外的民族资本家,也激于爱国义愤,相率投资于国内的工商企业,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实业,挽回利权”。但是,事与愿违,在旧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迄今已经五十周年了,作为后来人,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总结,以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们,激励我们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历史基础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不断地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同时,也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内部的变化。中国人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帮助下,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中国人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曾经千辛万苦地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论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足音,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奋斗不已的历史使命。回顾历史,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为寻找“中国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走上救国救民的寻梦之路,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由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三部分组成,即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实现人民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