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判断党在某一历史时期以什么理论体系为指导 ,党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既要看党的重要会议和文献是如何规定的 ,又要看事实上的情况如何 ,而且更重要的是后者。十一届三中全会 ,虽在会议及会议文献中没有提出和使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或“邓小平理论”的概念 ,也没有明确规定我们的事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自身以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效果和理论发展来看 ,实际上已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毕宪顺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过程,其理论的历史地位的确立也是一个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确立始于十四大,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成于十五大,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由两方面内容界定的:一是邓小平理论作为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二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三省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1):1-5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根本指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这一党和人民从历史与现实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以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己任,全面科学地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系统完整地表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确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刘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20-2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始终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个根本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处理以下四种基本辩证关系的能力:意识形态建设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意识形态的一元与多样的辩证关系;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在理论学习和信仰问题上关于党员先进性要求与全社会的广泛性要求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边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4):112-120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丰富的历史经验的积累,使中国有了较为成熟的条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论等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我国区别于苏东国家改革的成功之道。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陷入低潮,国际局势严峻复杂,邓小平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人口最多的世界大国坚守住社会主义阵地,使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的成功,预示着国际共运复兴和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6.
吉彦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探索达到成熟的标志,是党在自身建设上达到成熟的标志;它结束了“左”的思想路线对我党事业的干扰和危害,否定了唯书唯上不唯实的学风,开辟了国际共运的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民族特性的改造和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齐力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在当代中国 ,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是邓小平理论所具有的历史性定位。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8.
刘敬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
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面光辉旗帜。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权威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它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渗透性、广溶性,集中体现了党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权威,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团结一致,确保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加速改革开放的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以及促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均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来说,包括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论;辩证的中国特色论;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论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等。 相似文献
10.
于海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因此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指导我们行动的科学理论的基础就是解放思想、实率求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宝贵成果。 相似文献
11.
洪德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2):67-73
邓小平的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理论、路线、实践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他的科学创新的三大特点,并考察了他的科学创新的精神动力、思想基础、心理特质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2.
邵丙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4
邓小平管理思想具有整体性特点,其贯穿于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始终,那就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民主管理为特点,以法制管理为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孙宝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4):48-53
邓小平理论具有极其鲜明的实践品质。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 ,其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在于指导实践 ,实践是推进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姜义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60-61
提出邓小平理论课的十种教学方法辩论讨论、电化教学、社会调查、原著导读、材料分析、自学总结、专题讲座、形势报告、课外指导、论文写作. 相似文献
16.
蒋向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5)
把邓小平理论编写成教材 ,进入课堂 ,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简称“三进”)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进”中 ,“进头脑”是关键和归宿。所以 ,如何提高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成为教学改革中迫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出发 ,针对当前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步探讨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先进的理论需要正确的方法,学习邓小平理论就应该运用邓小平理论方法论,并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通过进一步在高校中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使先进的理论内化为学生自我探索真理的动力、意识和行动,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韩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4
邓小平理论体系可从"科学学"的角度按纵向、横向、功能层次进行划分,并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结构,其中发展理论居于三维立体结构的核心。该体系三维立体结构作为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具有整体性、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腊生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5-9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前提和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完成拨乱反正历史使命,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