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道路和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做出阐述;而作为制度则是首次明确提出,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外在表现和制度保障;需要在改革开放和不断借鉴其他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明确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任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探索意义重大。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必须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一方面废除了剥削制度,另一方面还普遍存在私人利益,基本生产关系是一种没有剥削的私人利益关系。废除剥削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而在公有制与私人利益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一矛盾即公有制与私人利益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任务,它要求一方面维护公有制,另一方面保护通过劳动挣得的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并从各个角度反复阐述的重要思想。“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核心是揭示这场改革的性质,能否准确把握改革的性质关系到改革的得失成败,至关重要。结合伟大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对改革性质进行再认识。一、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邓小平同志“改革是一场革命”理论的重要前提。以前,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具体制度混为一…  相似文献   

4.
建立商业银行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实际操作却步履维艰,因此要全面研究商业银行制度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性,把握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性。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立商业银行制度与金融调控体制、投资体制和外汇体制的关系,较为深刻揭示了商业银行运作的市场环境和条件,并分析了企业改革滞后对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制约。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要把握整个体制改革进程及趋势,因时制宜地推进商业银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的,它要求各经济活动主体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从而要求各经济活动主体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利益的行为权力和客观条件。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存在着客观的制度基础。简而言之,这些制度基础主要有自由劳动制度、自由企业制度和间接调控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自由企业制度。自由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制度基础。在自由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中国"制度特色"的基本定位、核心内容、特点优势等问题对中国"制度特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对中国制度特色的属性问题、中国制度框架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问题、中国民主政治道路问题以及中国制度特色与"普世价值"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广泛的争论。梳理和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观点有助于我们以多重向度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全景。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手段——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再研究上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上,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制度与时代矛盾统一的基本方法,开辟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路,创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而哲学思想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的观点出发,剖析了二者的关系,指出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之所以正确,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之所以卓有成效,就是因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其中凝结着极其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这种经济建设的辩证法思想,既有唯物辩证法的一般,也有经济建设全面运筹和战略设计的辩证法的特点。作者对这些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分析,便于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在经济建设实践中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基石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人民富裕。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过去人们只是从生产关系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忽视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宣扬“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使人们“谈富色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组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内容、作用与地位,便成为社会丰义经济问题研究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认为,价值规律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中首要的和基本的经济规律,它全面地调节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过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其他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从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等诸方面有异于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然而,两种理论之间仍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应该在坚持生产力的根本决定性基础上把握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尚属不同的哲学体系,把握二者的差异及精髓,是经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吴军本文从哲学方法上论证了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研究并解决中国现代化的规律系统,即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这三个层次的规律问题,从而把“现代化的一般...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是个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论述,首次提出个人能力取代私人资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性标志。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是社会经济制度经历暴力经济、权力经济、资本经济阶段后的更高级制度。论述了能力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石出与标志,它规定与影响社会生产关系的运行、结构与趋势。指出能力经济分析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之一。其理论特色之一是对当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基于此,他得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判断。其理论特色之二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为中国社会制度跳越卡夫丁峡谷后在生产力上赶超发达国家找到了改革开放之路。其理论特色之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提出了开办经济特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急剧变迁,社会主义又面临着一次新的严峻的挑战。在世纪转换的历史关头,如何在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及时,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前途和历史命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以申半管之见。一现实社会主义,是指20世纪以来,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所搞的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的坐标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纷呈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无意赘述种种观点,笔者认为要准确、全面地界定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世界范围中,把握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时代,是指历史发展的阶段,它规范着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趋势。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界定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无疑是一个只有根本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贤娇  王瑜 《创新》2021,15(6):1-11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俄国等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时,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这一理论设想付诸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实践探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跨越资本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首先是通过革命跨越作为社会"制度"即上层建筑层面的资本主义;其次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跨越资本主义;最后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资本主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限制,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从而实现全面跨越.二是在农业生产上采取"迂回过渡"策略,对农业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妥协".列宁的探索留下了宝贵启示:"跨越"需要以把握"世界历史"趋势为前提;"跨越"不是要从经济上全面"拒斥"资本主义;既"占有"又"避免"是跨越的基本原则;"跨越"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罗贤娇  王瑜 《创新》2021,15(6):1-11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俄国等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时,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这一理论设想付诸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实践探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跨越资本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首先是通过革命跨越作为社会"制度"即上层建筑层面的资本主义;其次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层面跨越资本主义;最后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资本主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限制,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从而实现全面跨越.二是在农业生产上采取"迂回过渡"策略,对农业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妥协".列宁的探索留下了宝贵启示:"跨越"需要以把握"世界历史"趋势为前提;"跨越"不是要从经济上全面"拒斥"资本主义;既"占有"又"避免"是跨越的基本原则;"跨越"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出发点或前提;二是路径;三是目的及实现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应明确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提法至今尚未见之于党的文献,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完全并直接的同一性,同时由于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巩固和发展已经包含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事实上,我国现存并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等,今天都可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加以把握,其科学内涵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体系,二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贯通,在互动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理论经济学之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既迫切要求重建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的重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在学习和批判地继承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时把握好经济学的本质及经济学研究上的三个层次上的关系,将为我们提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理论创新才是重建中国经济学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中国经济学能够在科学的轨道上得以重建和发展,以经济学问题的论争中对理论创新应持严肃科学的态度,并在经济学界尽早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假说、批评、争论、接受、修正、摒弃的创新和发展的机制。作者指出,在目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中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培植新的理论生长点,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进而形成新的理论思路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以多重素质为丰富内涵的人,是同社会经济发生密切联系的整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握人的整体素质状况,把握人的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研究现实的人的关键。人们探讨社会发展问题必然要把人的发展问题作为分析和考察那个时期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标。这种研究必然会引出经济的发展因素和人的发展因素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结论。显然,讨论人的全面发展与讨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时候,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凸现出来,构成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正是理论界必须加强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 9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生产力的现代化带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生产力的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现代化借助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从而赋予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崭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