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多层次、不平衡。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们目前应采取对策发展经济,具体体现为: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技术密集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积极培养“新增长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注重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国”之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科学,须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激励是加强“以人为中心”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领导应学会运用激励方法,尊重并满足职工“第一位”的合理的需要,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管理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关键是决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业企业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市场供求的千变万化,怎样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根据外部环境提供的有利时机而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制定、选择合理的策略方案来保证目标的实现,是经营决策的主要任务。只有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的规律和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就经营决策与提高经济效益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决策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最终归宿,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企业管理的自然性要求企业必须…  相似文献   

4.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根本要求:是推动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南京机电企业管理公司针对困难企业,在加强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财务管理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把财务管理意识和手段贯穿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可以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增强财务管理的效率、合理组织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其它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倾销应诉领域中。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适用“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和“分别裁决制度”。针对这些制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诉策略,即: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分别裁决待遇;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钟武一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促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建立...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成果利用密切相关,图书资料是一种“知识资源”,是可以与物质相提并论的“国家第二资源”、“无形财富”、“潜在的生产力”。图书馆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知识资源”的利用、“无形财富”和“潜在生产力”的发掘,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管理二重性原理,分析企业管理在对外开放中的“移植”道路与方向。作者认为,从管理的自然属性看,工业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之上,实现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人员专业化。这些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合理组织生产力和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因此,管理移植具有可行性。但是,“移植”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要有选择,有分析、有鉴别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优化涉及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管理系统优化的含义及特点,应当用“系统优化”来代替一些同志所主张的“整体优化”;二是管理系统化优化所应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同时解决合理组织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三方面的管理问题,把科学管理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三是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分为三个层次,来研究管理系统优化的理论模式,以寻求企业管理系统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企业管理看似复杂,但其重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管理,主要为关注员工;二是对外管理,主要为关注顾客。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善待员工之利,员工重视企业之义”是对内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真心实意地对待顾客”是对外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在这两个逻辑当中,可以引入国学的人文关怀,并设定传统文化“仁恕”之道作为朴素管理学的指导思想。这样,企业管理将变得相对容易和高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发展的两个主动能.一个是物质的生产力,一个是精神的生产力,大爱镇江就是提升和加强我们的精神生产力的非常重要的举动。所谓的精神生产力.进一步说就是道德也是生产力,道德可以帮助产生更大的利润,由此我的观点是,“大爱至诚,必有大德”。中国古代“德”“得”相通。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磨洋工”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也有管理、文化思想观念和员工民主权利的问题。它是企业管理一种隐性博弈的反映,也影响着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改革旧的体制,完善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劳动评估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拓宽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只有建设多学科人才集合的科学决策体系,搞好企业自身的基础建设,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需求,增强企业活力。建设企业科学决策体系,关键是搞好企业领导决策层的建设,它包括: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优化,智能结构优化,心理结构优化。建设企业科学决策体系,应组建社会性的“企业智囊团”,它包括:企业智囊团的实际作用估价,“企业智囊团”人员构成,对“企业智囊团”的管理。建设企业科学决策体系,还必须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它包括: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实施激励机制,倡导合理化建议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四权分离”诠释市场经济制度中有四项基本经济权力,即宏观性的经济立法权和经济管理权以及微观性的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资产经营权是企业内部决策层和管理层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为目标,自由配置可控经济资源的权力。经营者在充分搜集、占有和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调整生产规模,确定生产方向,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经营权与生产力创造直接相联系,是其它各项经济权力得以实现的基础。资产所有权是资产所有者凭借其对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强人本管理问题.从人本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本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加强人本管理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不仅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一、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入类几百年的文明成果股份制经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资本主义的初期,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海外贸易十分发达。由于海外贸易投资大、风险大,为了筹措大量资金,分散投…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提出和论证“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入手,扼要地揭示出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潜移渠道,迁移渠道,“中洪”渠道,辐射渠道等四种转化渠道;探讨了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若干机制,包括观念转化机制,导向投入机制,市场媒介机制,动力激励机制等。针对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如:要形成良好的观念氛围;合理的资源配置,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组织科研人员分流;建立通畅地结合渠道;发挥政策的调整作用。从而以社会科学研究的超前性、自觉性、能动地发挥社会科学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电子商务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冲击进行阐述,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对企业人才的挑战。从我国当前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现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人才战略的应对策略,鼓励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加强企业内部弹性化管理。并且在文中,笔者提出了企业应在“选才、育才、留才”等方面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