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引言政党在现代国家政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与政党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变迁性质相连 ,也与政党自身结构功能的历史规定性及其调整取向有关。在某种意义上 ,把这些挑战称为危机是恰如其分的。政党研究学者指出 ,政党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西方如此 ,东方也如此 ,一党体制如此 ,多党体制也如此。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制度 ,这些危机有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原因。毋庸讳言 ,在中国同样存在政党危机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共党内频繁而激烈的“路线斗争”无疑是政…  相似文献   

2.
赵坤  熊辉  李蓉 《经营管理者》2013,(32):304-305
"三型政党"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本文从建设政党文化的意义以及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了政党文化在与政治交融、多元文化、自身建设的内在联系后,详细阐述了政党文化必需的制度、形象和意识要素,最后着重论述了新形势下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借鉴了国外政党形象建设的做法,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亲民形象塑造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对于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亲民形象的塑造,学者们提出了内建型和外塑型两条路径。未来,围绕党的亲民形象塑造的理论内涵、历史经验、困难挑战以及对策路径仍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社会运动的出现与演进,西方在传统主流政党的发展理路上,出现了一些另类或非主流政党。这类政党的不断涌现,从不同的侧面挑战主流政党的政治垄断地位。人们希望通过支持这类新兴的"反体制政党",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政治和主流政党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元叙述"的不满;希冀借助另类政党,以另类或极端的政治参与方式关注生态政治、伦理政治和族群政治,以追求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实现传统权力的边缘化、多元化、平面化和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同时也给政府执政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握网络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同时也给政府执政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握网络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推动网络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薄弱、网络安全监管人员执行力差、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存在缺陷、网络空间公共参与失序等四重原因,使网络空间治理面临认知、管理、立法、制度四重挑战。亟须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民主协商法律机制、监管机制、自律机制、共治机制,从而营造清新明朗的网络空间生态和政治空间生态。  相似文献   

8.
孙颖 《管理科学文摘》2010,(28):284-285
近代中国的宪法在不同政党(或政治力量)领导下形成了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专制独裁、民主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使得在其领导下的宪法发展也最终被历史淘汰.惟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党法,始终坚持了人民主权的真实性,形成了不断完善和向前推进的发展路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完法,对于我国而言是舶来品.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完法发展进程,中国的宪法发展是在面临巨大外界压力的情形下开始的.因此,始终表现出一种由政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的特点.纵观近代以来我国宪法的历史,在不同政治力量的领导下,中国宪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三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矛盾尖锐就会转化为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转化为治理危机。中国领导层不缺乏进行重大变革的勇气,但在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政治改革,容不得出现重大失误。就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政治改革应防止三大风险:一是政党衰败的风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工具,这是由现代政党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在民众与公共权力之间,政党始终处于中间位置,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民众就是通过政党,通过选举自己的代理人与国家政权产生双向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政党又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此,民主化是政党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对政党建设的要求。在中国,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领导力量,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任务。因此加强政党民主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领导科学》2012,(23):1
佘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党软权力与政党现代化——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一文中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政党软权力削弱的原因,并从政党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政党软权力建构的途径。政党软权力削弱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竞争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吸引力提出了挑战。二是"非政治党派"和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导致政党影响力遭到侵蚀。  相似文献   

12.
陈希 《科学咨询》2007,(5):23-24
公共危机是把"双刃剑",在给政府形象带来严重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塑造和提升政府形象的机会.本文着重研究当面对公共危机时,政府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预警机制以及积极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等方面,塑造和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在转型期背景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我国现阶段社会状况显得危机与生机并存,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然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延伸。促进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创造和谐的网络社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人民满意的网络空间的重要环节。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它既突出了治理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时网络空间环境的重要性,也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增强时代性是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逻辑。从历史规律看,这是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向长期执政党转变的必然选择。从党建路径看,这是我们党从强调党要管党向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的必然轨迹。从现实挑战看,这是我们党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向执政能力提高和领导水平拓展的必然保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不仅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它将蔓化为一种社会问题。个人的不安全感加剧和个人对自我信息控制力降低无疑将导致社会人整体的心理压力增大,形成社会心理危机。所以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借鉴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现状,提出了网络隐私权保护和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政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长期徘徊于或"左"或"右"模式,陷入发展模式选择的困惑与危机之中。面对困境,这些政党加强了现代性反思,注重软实力的建设,积极推行"新政治",并对以往的政策与理论进行现代性反思与修正,以提升软实力。随后,社会民主党在欧洲许多国家获得执政地位,这种现象被称为"粉红色"现象。这为中国执政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和体现。中外政党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异同,并在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方面显现出来。科学地比较研究中外政党制度,对于扩大我们的政治视野,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借鉴、参考国外政党制度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和帮助。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与它的政党状况以及党政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佘湘 《领导科学》2012,(23):4-8
政党软权力是一个政党以其核心价值理念和治理水平吸引和说服广大民众的能力,对于政党成长以及政党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政治”的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国共产党的软权力发展遭遇到巨大的困境,政党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与政党的合法性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削弱.研究表明,政党现代化是政党软权力建构的一种分析视角,它的根本目的、内在取向和核心要义等均有利于巩固和增强政党的软权力,是政党软权力生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表明,政党软权力与政党现代化围绕政治有效性这个中轴原理相互塑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一种逻辑上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是一个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新出现的概念空间,且在现实层面不断渗透,进而影响到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开放互联且相互依赖的环境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去制定网络空间中的规则,并应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和问题。网络空间不会实现自治,国家主权的介入才能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剧,各类群体事件不断浮现,最终演变为舆论广泛关注的公共危机。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冲击着政府的权威形象,不仅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冲击,还给社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在群体事件之后对政府形象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