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26):M0001-M0001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妁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是第一执政能力,是最大的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最大的危险。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思想力、执政制度力和执政实践力的有机统一。人民立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发挥着根本的形塑、引领作用:人民立场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力建设的理论地基夯筑和理想信念定向,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力建设的制度创新方向和效能提升路径,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力建设的群众路线坚守和基层平台拓展。对人民立场的始终坚守,奠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先进性、执政制度科学性和执政实践高效性的坚实基础。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够克服苏共长期执政产生的"特权逻辑"、开辟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兴国新格局的根本所在,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够驯服西方资产阶级执政党受之宰治的"资本逻辑"、开辟人类政治实践发展跃迁新路向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4.
李群茂 《决策探索》2004,(11):22-22
坚持为民谋利的最终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这既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根本意义之所在。又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最高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一是把谋发展谋致富谋稳定的大事抓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样造福?就是要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二是把解民忧帮民难的急事抓实。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  相似文献   

6.
善为政者,必固其本。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当前,我们党正处在代际更替的发展阶段,面对长期执政的客观现实和现行体制的不完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  相似文献   

7.
雷世界 《领导决策信息》2012,(22):F0004-F0004
关于党内民主紧迫性的认识 党内民主与世界民主不可分割,是党心民心所向。首先,民主是世界潮流,考验着党的执政地位;第二,党内民主是民心所向,考验着现代化的执政水平;第三,党内民主是党心所向,考验着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值得中国共产党人骄傲的历史。跨入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考验,其中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下去的挑战和考验。而要使共产党长期执政,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意愿、一种激情,也不是仅靠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坚定的信心就能奏效的,而必须在这个思想前提下努力创新,用创新来化解风险,用创新来支撑坚定的执政信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而已经具有长达57年执政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能够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经受住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拒腐防变,抵御各种风险,永葆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极端重要性,以全面把握新时期权力观的科学涵义和本质特征,坚定正确方向,打牢政治思想基础,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运用到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的服务上,用到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的服务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经受了长期执政的历史考验,取得了伟大成就、改变了自清朝末期以来中国的旧面貌,使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才能筑牢抵御腐败侵袭的思想防线,从而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总体上是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的,领导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好大喜功、热衷于政绩工程,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虽然这些问题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甚广,直接影响到整个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虽然大部分还属于思想和作风方面的问题,但其危害甚大,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深刻理解并积极应对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党性、提能力、树形象、做表率.  相似文献   

13.
辛文 《决策咨询通讯》2007,(4):54-54,84
经济发展不能沿着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老路,而要做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政府必须从体制、制度、法律、职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硬约束力,这正是在考验我们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和执政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如何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怎样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31份省级党代会报告直面“考验”和“危险”,全面部署未来5年党的建设。体现了使命与责任的担当,展现了管党治党的决心和魄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入世考政府     
《领导广角》2001,(11):35-35
在我们党领导和治理国家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执政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考验。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要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提高执政的法治化水平,作为改进执政方式的中心环节。法治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实际上也就突出了对执政党之执政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廉洁政府.  相似文献   

17.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只有保持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保持清正廉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清正廉洁,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我们党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这一方面使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了。从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看,党群关系的主流无疑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  相似文献   

18.
执政安全是指执政党在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控制和行使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是:在与国内其他政党的关系中,党处于执政地位并受国家宪法保护;在国家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实践表明,党在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应该看到,提高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理所当然地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和民主执政的能力,一是人民的“当家作主”的能力。在当代中国,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20.
姜涌  李光 《领导之友》2011,(5):47-49
当前,公共安全问题一冉受到关注。从食品安全到偶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些问题在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一定伤害的同时,也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如果处理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