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冷战后世界格局之我见杨达洲国际政治中“极”的概念是有限制的,“多极(化)格局”的提法值得商榷。取代冷战时期美苏两极的不是朝向“多极格局”的无穷的过渡期,而是“一超多强”为特征的新格局。1991年12月别洛韦日协议宣告了苏联解体,从而也结束了绵延近半...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在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常利用的思想武器,它在“全民族利益”的名义下推行资产阶级的政策和纲领,追求国家的统一、独立或向外扩张等目的。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需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在日本近代历史上,当两方殖民主义者用炮舰威逼日本开港时,反幕府势力曾经掀起 相似文献
3.
4.
5.
王廉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6-39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最近提出“如何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就这一主题,2007年12月29日,本刊邀请了被誉为“中国首席城市经营与产业战略专家”的王廉先生,侧重经济方面进行了座谈。本文是王廉先生所论及十个话题的谈话记录。本刊今年将系统报道“如何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阎坤战后日本的金融体制,是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经验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战后处于极度衰败和混乱之中的日本经济,面临着资金奇缺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日本...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9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又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了较大修改,并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有序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税收制度特点剖析上海财经大学龚仰树一、日本税制概貌现行日本税收制度的框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形成的,虽然几十年来,随着其国内经济情况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日本政府也曾进行过多次的税制改革,但从税收体系整体看,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日本与...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 ,其经济之所以在战后得以迅速崛起 ,是与其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密不可分的。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所说 :“一般说来 ,振兴国家、肩负国家的是人 ,民族的繁荣与衰退也是这样。资源小国的我国 ,经历了诸多考验 ,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 ,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 作为经济大国 ,同时也是教育大国的日本 ,其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三种形式 ,按办学机构又可划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进入 90年代后 ,日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接近 50 %。按照“精英…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政治结构和经济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史学界无论在历史思想和方法论上,或者在研究实践和技术手段上,都有了重要的改变。首先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史学的衰落。在战后初年,建立“新史学”的要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到了六十年代,在美国、英国、法国和西德等主要西方国家,它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口号。英国历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在一本名为《变动的世界中的历史》的著作中写道:“现在,我们充斥着一种不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9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 ,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 9年 ,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 ,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 ,又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了较大修改 ,并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有序的体系。一、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 (一 )学校职业教育 日本的职业教育早在战后就已开始了。职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短期…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垄断资本集团是当今掌握日本经济命脉、操纵日本政治生活的巨大势力。本文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年来日本垄断资本的变化、特点以及当今的实力做些探讨。 一、战前日本垄断资本的特点 战前日本的垄断资本一般称之为财阀。日本财阀的历史悠久,最早形成的三井、三菱、住友、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中,日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程度较深,范围也较广。利用财政杠杆进行干预,则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国家的财政活动,显示了这个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趋向。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财政管理的体制,适应于它的社会经济诸条件的需求,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佐藤荣作是战后日本第10位内阁首相,1964年11月9日组阁,1972年7月6日辞职,执政7年零8个月,是战后任期最长的首相。 佐藤荣作1901年3月生于山口县,为岸信介的胞弟。1924年从东京帝大法学部毕业后,进入铁道省,曾任课长、局长等职。战后,佐藤历任运输省铁道总局长官、运输次官,1948年辞职,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海外殖民地。威廉二世亲政后,顺应时代所需,积极推行世界扩张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极端民族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应,德国的中国形象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他们发动对中国侵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论战后日本租税立法的特点中山大学法律学系姚秀兰日本税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以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点,日本税制可划分为古代税制、近代资本主义税制和战后现代税制3个发展阶段。古代税制主要模仿了我国唐朝的“租庸调”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己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战后四十年来,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质量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战后初期日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严重 ,但日本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与战前相比 ,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不同特点。有利的人口背景、非农业部门就业容量的增大、政府的积极诱导政策以及农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等积极因素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但是 ,由于兼业的普遍存在 ,日本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但日本农业却“消亡”了 ,其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