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振法 《中华魂》2004,(10):60-61
张思德同志牺牲和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60年了。在这样-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张思德同志生前的战友,我格外怀念他。 60年前,为了进一步增加边区抗日军民的物资供应,继续坚持抗战,赢得最后胜利,张思德同志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上山开荒种地、烧木炭。后来,因炭窑崩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张思德同志是忠诚的革命战士,是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我们永远怀念他,更应该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三比张思德     
今年9月5日,是张思德牺牲60周年,也是毛泽东发表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60周年。张思德的老战友,如今已83岁的陈耀老人,最近参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以后,又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参加张思德追悼会的情景,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周围的参观者:“我觉得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是的,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和那个时候相比,对于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来说,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待遇变了,再也不用烧炭了,再也不用受苦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的就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3.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6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这一响亮的口号连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在中华大地上久久回响。  相似文献   

4.
薛鑫良 《中华魂》2004,(10):62-63
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召开的"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上的讲演,建国以后对当年的记录稿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 今年7月15日,笔者拜访了张思德同志当年的战友陈耀同志及其夫人。陈耀是山西定襄县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别阐释、评论电视系列片《乡村中国》的文化视野,电视连续剧《饭碗》的风格失误,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妈妈》的视点与兼容风格,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商业操作以及大型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释古"成就。  相似文献   

6.
电影《小时代》系列以进行时的方式讲述了四个少女的青春、梦想,体现了小时代视阈下的“中国梦”叙述。与宏大叙事相反,它是一种“小”叙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小”叙述,它并不反抗体制,甚至某种程度上,不自觉与体制达成共谋。它也是消费时代的小叙述。《小时代》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选择“郭敬明”为经典的青少年群体在消费文化浪潮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诉求;郭敬明的小说和电影,成为了这群青少年最佳的自我替代性叙述文本。电影《小时代》的粉丝中,以女性青少年居多,某种意义上,《小时代》是中小城市爱做梦的女性青少年的欲望替代叙述,它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建构、镜像语言风格与“酷”行为模式四个方面,塑造了当下女性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电影《英雄》是中国新世纪商业大片的代表性作品,其情节布局的缺陷一直为人们诟病。运用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katharsis”阐释,对电影《英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英雄悲剧性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应遵循的艺术规律,以启示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8.
[摘要]《四部医典》是藏医药学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藏族传统社会中最早系统反映医护职业道德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讨论了道德与健康、宗教与医德等关系,并在藏族职业道德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医护人员所应具备的五大美德,并对医护人员在职业道德生活中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由于《四部医典》中涉及到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都是和治病救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带给藏民族的职业伦理精神和道德观念,在当时和以后都是其他任何说教性著作所不能完成的。《四部医典》不仅为藏族社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与娱乐活动,力求将人们从机械化、自动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重拾人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知。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很好地契合了这一要求,给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文章以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为例具体研究陌生化效果在电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论数字影像及其真实性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来生成数字化虚构影像的创造性真实。真实永远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电影无论在中国乃至全球 ,都不会在短期内步入“后电影时代”而濒临消亡。  相似文献   

11.
梁焕臻 《21世纪》2005,(2):40-41
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是那些想成为艺术巨匠的人整日琢磨和费尽心思去创作的东西,同时更是启发人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反映文化方方面面的一种媒介。电影可以再现过去,可以表现未来,也可以影响人的成长。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电影折射西方文化,也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文化皆景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也恰恰说明了文化的多元性。在这里我想将它宽泛的定义为人们经过很长时间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电影很像一个容器,它可把人生中的各种滋味都纳入其中,作为现代人去表现对过去日子的总结,对现在生活的理解,对未来发展的向往,它在不断的反映着文化这个主题。 时光荏苒,而在不断发展的电影史上,一些经典的名片经过岁月的考验已经在不断体现他们的价值,成为世界文化的精髓。今天,我想通过几部经典的电影与大家交流一下电影如何反映文化。他们是《与狼共舞》,《肖生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七宗罪》。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5日,是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也是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60周年纪念日。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10月参加红军,1935年5月参加长征,其间3次过草地。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往延安。1942年10月,中央成立警卫团,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警卫一连班长张思德因个子大、身体好被调到警卫队工作。他沉默寡言、吃苦耐劳,样样工作都很出色,毛泽东很喜欢他。1944年,中央决定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解决与会代表的烤火问题,需调人去安塞烧炭。由于缺乏会烧炭、打…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讲演,号召全党全军为人民利益工作,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讲话经过整理形成名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方面工作中,“为人民服务”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观。新时代重温《为人民服务》及其思想,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看过一部美国电影,片名叫《神犬莱茜》,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只聪明牧羊犬之间的真情故事。那只牧羊犬机智善斗而且忠于主人,它多次保护了小主人。在小主人为了救父不得已把它送走之后,它仍然渡过海峡,跋涉数百公里回到小主人身边。最后,骄傲的公爵被神犬莱茜和小女孩之间的真情所感动,答应让莱茜永远陪在小女孩身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儿童电影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首先,极左时期那种单纯教化式的儿童电影销声匿迹了。一批儿童电影,例如《候补队员》、《赛虎》、《月光下的小屋》、《鸽子迷的奇遇》、《少年彭德怀》、《姣姣小姐》、《小刺猬奏鸣曲》、《豆蔻年华》、《霹雳贝贝》、《我只流三次泪》、《大气层消失》、《虾仔擒盗记》、《菱角将军》、《多梦时节》等,有的参加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得大奖,有的在国内获得金鸡奖特别奖,“小红花”奖,受到国内外孩子们的好评。与此同时,一批儿童电影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儿童电影美学特征的探讨。什么是儿童电影?问题看似简单,可是国内外电影界一直没有定论。由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美国影片,风靡全球,可是它不算儿童片。我国的《西游记》,作者恐怕不是为孩子而写,然而却受到孩子们的衷心热爱。苏联有一批优秀影片,是以儿童为主角,并用儿童的视点看世界、社会、战争,例如《伊万的童年》、《幼儿园》、《我不愿长大》、《自己去看》,还有《丑八怪》、  相似文献   

16.
张光茫 《社区》2011,(5):13-13
国宝级艺术家、著名老电影人黄宗江,永远离我们而去了。黄先生一生读人、写人;一生编剧、演剧。作为一个剧作家,他创作的《柳堡的故事》《农奴》《秋瑾》等电影至今脍炙人口;作为一个演员,央视8套热播剧《生死桥》,成为黄先生的荧屏绝唱。读黄先生的《艺术人生兮》,让我领略到了“一代杂家”的绝版人生。  相似文献   

17.
《两个人的车站》,这部苏联1983年由观众评选出的十部最佳影片中名列第一的影片(文学剧本载《世界电影》1983年第6期,上映剧本载《中外电影》1984年第1期),若不去细细体味,人们是不会觉得它有多少出众之处的。它所展现的无非是两个都不怎么走运的中年男女,在一小火车站不期相遇而至相爱的一个极平常的爱情故事。它既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浪漫的场面;既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火山爆发式的感情倾泻……那么它为什么能那样地广泛赢得观众的青睐呢?原来,它虽不以奇异取胜,却以朴实夺标。它有如一弯生活的溪流,平缓,委婉,带着苦中有甜之味,潺潺流入人们的心田,激起人们层层感情的波澜,这是一部生活的爱情悲喜剧,它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持续半年之久的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是中国电影事业史上一桩重大的历史公案。讨论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涉及文学艺术、教育、历史等各方面问题,名为讨论,实际上形成全国范围的政治思想批斗运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点很高,道路却极不平坦。从1949年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映的新片《白毛女》、《钢铁战士》、《中华儿女》、《赵一曼》、《翠岗红旗》等,开辟了中国电影事业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新人、新事、新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和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大众,第一次以它本来…  相似文献   

19.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描写的是普普通通的事件,表现的是我军同人民群众之间那种军爱民、民拥军的朴朴实实的真理。但作者善于转常为奇,把一些平凡小事写得枝叶扶疏、意趣盎然。因此《百合花》素被称为优美的诗篇。 人们喜爱《百合花》,主要是由于它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样两个各具风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哀情小说《玉梨魂》与后来的哀情片有密切关系,从小说到电影的嬗变足证通俗文学的深广影响.受小说影响的电影《玉梨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采用以喜衬悲的表现形式,字幕以颇具古雅之风的文言写成,讲求诗意的布景光线与去舞台化的镜头处理.自电影《玉梨魂》始,注重内心视像的本色表演在衷情片中广泛采用.电影《玉梨魂》的生产、播映与宣传正是鸳鸯蝴蝶派与电影、文学、报刊互动的缩影,体现了中国电影与古典文艺、通俗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鸳鸯蝴蝶派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电影《玉梨魂》成为鸳鸯蝴蝶派与电影结缘的正式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