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物我不分到主体性凸显的历史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主体性哲学思维模式下的道德人格教育内蕴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共识性、崇高性、和谐性等特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必然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王仁宇 《南都学坛》2001,21(2):75-78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 ,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 ,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 ,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 ,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互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 ,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强调翻译研究中个体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向,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真正体现翻译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审美活动都具有解释的理论意义。主体性在审美活动中的优先性地位应予以肯定 ,但它也存在解释学上的局限。因此 ,应强调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性意义。从具体的考察中发现 :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不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分裂 ,而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及西方认识论中对二元论的解构,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语言层面转换,即由原文到译文的线性研究跨越到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研究,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当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笔者认为:目前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不足,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并结合西方当代哲学主体间性转向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的启示,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传统的主体性哲学从"主体性凯旋"走向"主体性黄昏",主体性道德哲学也在追求道德同一性过程中被不断消解;与此同时,作为"淘沥"现代性道德三大显型的现代性因子——高技术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化,却以追求同一性之实现的方式破除了道德同一性的梦想,呈现出现代性道德分化样态。以上两方面因素内外叠加,成为加剧现代性道德危机的重要诱因。主体间性道德哲学旨在关照主体间的伦理承认与认同,可以消弭主体性道德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现代性道德分化造成的鸿沟;而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为理论支持的和谐伦理构建正是这种主体间性道德哲学的新范型。  相似文献   

9.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除了包括自觉性、能动性、自主性和超越性之外,还涵括了道德心理的成长过程以及道德主体性“知、情、意”的圆融统一。道德本能或善端的设定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可能的前提和动力。活化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资源,尊重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加强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培植大学生个体道德主体性意识,发展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兴趣和道德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是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保障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员的率先垂范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提升个人品德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是大学教育的方向性教育,旨在培养会做事、会做人、会合作、积极参加活动、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有用 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嬗变,高校德育的目标将不断得到提升。进入21世纪,高校德育应从培养现代意识入 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活动意识、共生意识和健全人格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相似文献   

1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推崇为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传统孝道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将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大学生活园区文化建设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功利化、网络文化和文化信息化的挑战,本文提出应彰显大学生活园区文化的思想性、多样性与和谐性,把培育生活园区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和着力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大学文化品味,打造大学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通过Internet网调研和不完全统计,可知当前我国高校质量管理教育状况堪忧,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市场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还未真正融入高校办学理念中,而且缺乏这方面的师资。为此,高校应创新办学理念,树立质量观,开设质量管理讲座和课程,利用网络进行质量管理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自我道德教育能力,进而形成内在的道德约束力。为此,高校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适应大学生德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满足大学生德育对象特点变化的现实需求,实现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把教师人格魅力作为德育的重要立足点;升华人文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出发点;正视人的情感作为德育的重要切入点;人的个性差异作为德育的重要关注点;尊重人的需求作为德育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全社会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从其实施的主体方面,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伦理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进行经济道德、环境道德和科学道德教育,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