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在冷战环境中,全德统一不可能按有利于德国人民的方式去实现.新生的西德国家则暂时搁置了民族统一目标,而将自身主权的恢复作为推动德国问题不断解决的初始步骤.同时,阿登纳政府认为,联邦德国的主权不可能中立地求得,而只能以入盟西方的途径达到.入盟西方之路崎岖起伏,而尤以军事入盟困难最大.1949-1955年,联邦德国历时6年的重新武装努力终于克服了入盟路上的最大障碍,并由此获得了平等与主权.这就为以民族统一为目标的德国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鲁尔问题的解决对欧洲保持持久和平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舒曼计划”出台之前,法国曾提出过一系列解决鲁尔问题的方案,但却无一成功。鲁尔问题最终是通过欧洲煤钢共同体才得到较为完满的解决的,它对西欧早期一体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支持西欧一体化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热衷于支持西欧一体化的进程。究其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美国希望西欧通过联合来维持稳定,并希望通过对西欧一体化的参与,让西欧在联合过程中采纳美国的模式。在经济上,美国希望通过联合来推动西欧的经济发展,重建西欧,使美国得以摆脱对西欧的沉重负担。在安全利益上,美国希望通过西欧一体化来加强对苏联和德国的双重遏制,阻止苏联的扩张,控制德国的发展方向,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二战前,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但是,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一条联合自强的一体化道路,它们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想像的事情。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某些传统观点。事实表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能够联合起来,而且还能探索出通过一体化来解决它们之间矛盾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凯鹏 《南都学坛》2010,30(5):34-37
近代早期西欧瘟疫阴影下的群际心理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作为瘟疫的直接受害者与平息神怒的"中介者",穷人为社会同情与关爱;但作为瘟疫的"祸首",它又成为社会排斥和政府打击的对象;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使其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西欧社会对穷人的矛盾心理正是近代社会转型期间西欧复杂现实在心理观念上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早期村规的制定、内容以及内涵的探究,可揭示中世纪村庄共同体的内部生活,为我们深入了解村庄共同体在整个西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对早期村规内涵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世纪的村庄是一个蕴含着民主因素的共同体,这种民主的因素奠定了西方近代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后,西德的联盟归属悬而未决,因为这涉及到战后欧洲经济、政治与军事的全方位安排。归属未决又在很大程度上迟滞着阿登纳政府入盟西方,进而重获主权的外交构想。冷战的开始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西方战胜国对西德重新武装的观念在战后初期迅速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这就为阿登纳入盟西方,重获主权的外交构想重燃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战后西欧各类经济一体化组织特别是欧共体的发展 ,对关税同盟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促使理论界提出了用以判断关税同盟利弊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向效应 ,阐明了贸易条件、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因素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的积极作用。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和形成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容体系 ,而且反过来证明了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为世界其它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萨尔问题是二战后德法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 ,牵涉到德法和解和西欧早期一体化的各个环节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本着德法和解的原则 ,充分利用冷战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开展灵活的外交 ,圆满解决了萨尔问题 ,并大大促进了西欧早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15世纪中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了人类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之后第三次信息传播方式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变革。印刷术诞生于当时的西欧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它的出现也促成了西欧印刷文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战后的军事动向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消除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的疑虑,联邦德国政府以声明的形式承诺不在本国制造核武器。国际形势的变化,使联邦德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核武器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自1957年起,联邦德国政府开始谋求在不违反声明的前提下进行核武装,这种谋求核武装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在欧洲的一次正面交锋,这次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德国和柏林问题。为使危机得到缓解,艾森豪威尔政府领导西方阵营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作为危机的利益攸关方,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谈判政策表现出了充分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反映了在冷战背景下,作为超级大国的盟友的不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代表犹太人受害者和犹太人组织与联邦德国进行赔偿谈判,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组织联合建立了"要求赔偿联合会".在瓦森纳尔谈判中,"要求赔偿联合会"通过与以色列协调谈判立场,成功地与联邦德国签署了<卢森堡条约>第一议定书和第二议定书,既为世界犹太人组织从联邦德国获得战争赔偿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日后犹太人受害者向联邦德国寻求个人赔偿奠定了重要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年前,德国重新统一,前东德不复存在,执政时间长达40多年的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也最终消失。究其原因:经济体制长期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窠臼,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使其丧失了执政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长期未能摆脱集权制的阴影,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其丧失了执政的政治基础;在与前西德的竞争中未能始终坚持民族统一的政策,使其在民族情感上丧失了道德制高点,失去了执政的民族基础;面对东欧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冲击,束手无策,节节败退,使其失去了独立自主执政的能力,最终党亡国灭,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  相似文献   

15.
对外政策目标对于理解对外政策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0年代魏玛德国与50年代联邦德国的对外政策目标体系具有某种形式上的相似性,在实质上却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及其原因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取向,并限定了对外政策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德国联邦银行的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的目标、职权、组织机构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略加研究评述,以期对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交通部对民国初年我国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邮政局所建设方面,各邮局总数皆呈明显上升趋势,支局、邮政代办所和次要局所数目增加十分明显。第二,邮政线路规划方面,邮差线增长最快,航船线次之,铁路线即铁路里程数相对保持稳定。第三,邮政运具发展方面,车辆包括铁路邮用行车、邮用自行车,另有船舶及骡驼等形式,均有相当发展。总之,交通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邮政事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各种势力和历史因素交织混沌,以刊载趣味性内容和提供消遣娱乐为主的近现代小报业乘势崛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小报数量庞杂,形式丰富多样,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娱乐性和知识性小报,横报和黄色小报,综合性小报,社团、行业和同乡会小报,这四大类报纸以时间为轴正好概括了中华民国前期小报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随西学的风向而动。兰克式实证史学的传入和流行,煽起史料考证之风,塑造了在民国时期占据主流的史料学派。西方汉学特别是欧洲正统汉学的诱导和示范,使中国史学研究的领域、材料和方法出现重大调整。西学自身发生的蜕变,美国"新史学"的涌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上升、美国中国学的萌芽,也孕育和推动着中国史学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