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苏缓和与中美建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 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两国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是美苏关系的牵制。尼克松政府寻求与苏联的缓和 ,导致中美关系停滞不前。福特政府期间正常化没有进展。卡特政府中主管外交的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一些问题上观点相左。万斯认为美苏缓和关乎美国外交的全局 ,中美关系应从属于美苏缓和。布热津斯基认为缓和本身是复杂的 ,美国应实行多中心的政策 ,应利用中苏分裂减少美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担心。卡特在 1977年受万斯影响较多。由于缓和的衰落 ,并受布热津斯基的影响越来越大 ,卡特在 1978年年中才打定主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2.
1954—1955年,处于相互隔绝和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外交谈判,最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从两国解密的外交档案来看,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的回国问题是当时中美在平民回国问题上外交博弈的焦点。经过多次试探,中美双方在会谈中逐渐形成了等价交换的默契。钱学森的顺利回国是中方在中美日内瓦会谈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差额明显上升。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美建交28周年的研讨会上83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当众念出了他的白宫日记部分内容,披露了中美建交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及曲折经历。"愿为建交决定承担所有政治责任"卡特的中国缘始于1949年,当时他作为美国海军军官首次来华,并在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奠基人,毛泽东对美战略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在纵横捭阖的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杰作。从相互对立到中美建交的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尽管中美两国实力不均衡,但在毛泽东对美外交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中国始终能够较好地维护中国利益,把握和主导中美关系的发展大局。在中国实力日渐增长的今天,研究毛泽东对美外交战略思想对处理中美关系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当时正值中美外交开始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宋子文的去世,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美国的宋霭龄、大陆的宋庆龄和台湾的宋美龄齐聚美国的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尼克松可以大大促进中美两国建交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美产品内贸易带动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为中国融入新型国际分工体系提供了契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产品内贸易仍将是中美贸易的主要形式。在中美产品内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上,基于贸易差额上的分析表明中国在中美产品内贸易中获得量的优势,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国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利益。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中国获得了数量可观的静态贸易利益,中美产品内贸易水平与贸易差额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10,(5):4-6
在今年“两会”上。一位操着地道京片子和代表、委员们打招呼的高鼻子“洋人”特别惹人注目。作为全国年龄最大的政协委员。他无疑是最特殊的。 他叫沙博理。有着美国血统的他。却持着中国公民的身份证。而且,中美建交仅30多年.他与中国的渊源却长达一个甲子。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中国女子。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中,中美关系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政治、外交方面,对中美双方、乃至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中美经济关系反而成为研究中的薄弱部分.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美经济关系研究(1927~1937)>(作者仇华飞,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  相似文献   

10.
201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40周年。2018年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对双方经济都有影响,还可能对媒体未来合作有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5年,中国媒体作为促进"民心相通"的内容与方法正与沿线媒体合作,但这些合作与中美媒体的合作相比还是相对欠深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中美媒体合作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所呈现出的合作模式,既可以为中美媒体在贸易摩擦背景下深入合作厘清脉络,又可以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媒体合作提供思路。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中美媒体合作历程并从中总结出主要模式,以"观照现实"。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援助力度与援助性质上随着远东战局的发展和美日矛盾的激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美国对华政策日趋积极和国民政府外交重点转向美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对战时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善于预言的布热津斯基在他的新著——《失去控制: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中并未以地缘政治家的“大腕儿”形象出现进而再度预言未来世纪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在这部刚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著作中,布热津斯基一反外交政治中冷冰冰的现实主义利益权衡的风格,而令人惊讶地以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深切关注,来作为其地缘政治分析的入手点和基本武器。  相似文献   

13.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国内外学界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整体进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因素和正常化的决策过程、决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路径,在美国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及其外交决策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研究还存在着"档案材料的使用相对单一、研究成果带有学科偏向性和较少涉及影响政府决策的历史性因素"等不足。因此,若能以"美国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决策"为切入点,进而结合美方新近解密档案和国内外研究成果来重构20世纪70-80年代的中美关系史,美国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及其外交决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将中国视为首要竞争者,中美全面战略竞争日益加剧,韩国被迫“选边站队”所承受的体系压力相应增大。面对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韩国充分发挥外交灵活性,坚持基于韩美同盟关系推进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发展的外交策略。韩国一方面选择追随与依赖美国,不断升级韩美同盟战略关系;另一方面又不断强化与中国的战略沟通,以多种渠道、从多个领域与中国进行互动合作。未来,在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国的外交灵活性如何发展演变仍然存在着诸多变量。  相似文献   

15.
对中美经济关系从博弈视角进行浅析,在对中美冲突起源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美谈判协商中的博弈策略选择的技巧,并以中东欧和德国为例分析中美经济关系中欧洲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使“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陡然升温的俄美关系面临考验。俄罗斯能源资源使其在中美俄新型“能源三角关系”中处于左右逢源的有利地位 ,能源外交成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在加强与美国能源合作的同时 ,出于维护自己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石油利益与美国展开外交斡旋。  相似文献   

17.
卡特时期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中美建交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伍德科克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中美关系,希望早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积极参与了正常化进程的启动。作为中美建交谈判的美方代表,伍德科克准确表述美方的立场和观点,观察中方的反应,并适时向美方谈判决策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与邓小平的关键性会谈中,伍德科克表现出较高的谈判技巧,促成了双方立场的接近和建交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中美在越南对抗的缘起是复杂的.从美国方面来看,它根源于美国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和"多米诺骨牌理论"以及冷战背景下对抗中国、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需要;从中国方面来看,由于中国政府重视中越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对国际主义坚定信仰,中国领导人坚决反对越战期间美国对中国造成的军事威胁.然而,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中美两国领导人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以朝鲜战争为前车之鉴,凭借外交智慧,借助于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两国间避免了直接的军事冲突,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语境中美第一夫人的教育认同既存在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表征。文章在隐喻理论指导下依托Wmatrix强大隐喻功能从主题词和语义域两个维度深入考察了中美第一夫人教育主题演讲建构的隐喻形态,进而分析了这些隐喻形态背后呈现出的教育认同。这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中美教育认同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实现双方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美各自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发展、中美经济总量对比的新变化和双边经贸互动的新趋势,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新的常态。首先,中美经济总量和双边经贸关系趋向均衡。其次,中美两国在国际和地区经贸规则制定上存在着制度竞争。再次,中美两国经贸互动中的利益置换思维愈发明显。最后,中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双核作用。这些新常态带来新机遇,也诱发新挑战。中美两国要认真研究新常态,充分考虑新常态的特征,并立足于此更好地谋划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