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文学评论界对艾米莉·布朗蒂所著的《呼啸山庄》,一般倾向于强调其现实主义和作品所具有的乡土气息。例如:安纳德·凯特尔在其所撰《英国小说掠影》一书里,在论及《呼啸山庄》的一节中这样写道: “《呼啸山庄》所描写的是一八四七年的英格兰。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并非生存于什么虚纪飘渺的国度,而是生活在英国的约克郡。希刺克历夫其人决非是拜伦才思横溢的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形象异议王嘉美自一八四七年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问世以来,许多评论家都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希克厉是一个魔鬼,一个暴君。一八四八年六月,一位西方评论家就希克厉写下如下的评价:“主人公是一个恶棍,十恶不赦,一无是处。”是年十月...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多层次的,诸如“善与恶(爱与恨)的冲突”说、“邪恶”与“报应”说或“罪与罚”说等。本文认为《呼啸山庄》在吸纳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传统的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它,于是也就有了“阶段斗争”说和“风景宁静因素”说等主题的再阐释。艾米莉是一个高明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她为那些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范式,正因此《呼啸山庄》才得以不朽。  相似文献   

4.
张颖  胡珊珊  刘妍 《新天地》2011,(11):12-12
《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西方文学的巨着,它奠定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奇特的小说,是神秘万分的“怪书”。小说充满了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作品运用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和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伤感和忧郁,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猛烈的情感,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5.
一、复杂的叙述结构福斯特说:“小说的基础是事实加X或减X”,“X就是小说家本人的性格”。这话说得非常精当。下面我们仅从毛姆的长篇小说《刀锋》的结构考查一下那个X对结构的作用和结构的艺术价值。英国评论家伯吉斯曾把毛姆的《刀锋》列入《现代小说:99本佳作》之中。他评论说:  相似文献   

6.
当代英国小说,和当代英国诗歌、戏剧比较起来,算是比较繁荣的。英国文学评论家弗雷泽在他的《现代作家及现代世界》中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学时也说;“在小说领域内,五十年代好像是一个特别丰富多彩的时期,那些小说虽然没有体现出大胆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它是现实主义作品,这里我想谈一点与之不同的看法。艾米莉·勃朗特所描写的是一个不同于她同时代的其它小说家的世界,这部小说同维多利亚时代的其它任何小说绝然不同,它展现了英格兰北部荒野的山地,这里的山庄、风土人情、缺文少识的荒原农民和荒原乡绅的那种粗野、强烈的语言;他们的喜怒哀乐,毫无节制的恨,不顾一切的爱……。艾米莉短促、紧张、超凡脱俗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约克郡她父亲的教区牧师住宅里渡过的。约克郡与那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在很多方面是粗糙的,其写作技巧不是尽善尽美的;然而这本书仍然不失为一本深刻感人的书。故事发生在约克郡的荒野里,这一背景很象哈代的《还乡》里的背景——爱敦荒原。但是《呼啸山庄》里的人物较之《还乡》里的人物更深地扎根于荒野的土壤里。夏洛蒂·勃朗特用以下的印象主义的然而颇为贴切的话概括出她妹妹所写的这本小说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虽然《呼啸山庄》与《简.爱》无论在主题、爱情观还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风情,但相近的家庭背景,类似的文学熏陶,决定了两姐妹的文学创作有很强的可比性。在《简.爱》里夏洛蒂.勃朗特更多的是披露个人的情怀,而妹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本身就是一本社会小说,更多的是对近代文明的控诉。《呼啸山庄》代表的是英国小说的一条绝径,而夏洛蒂对女性内心痛苦的现实主义刻画却带给英国小说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姐妹俩屹立在现实的沃土上反抗现实,但都难以超越我爱,我恨,我受苦,最终不免为现实所牵制。  相似文献   

10.
英国小说《呼啸山庄》从遭冷落到声名日隆的大起大落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而立足于小说的寓言性质则可揭示它的深刻含义它的与世隔绝的荒原环境具有“孤岛型”小说展现人性本质的优势;它所描述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则是超常爱情与现实冲突这类常讲常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描写一个成长与背叛,爱情与复仇的故事。本文采用九型人格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其鲜活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勃朗特姐妹的传世之作《简.爱》与《呼啸山庄》在他者的隐喻和身份认同方面对于英国的帝国殖民同样具有强烈的反讽性,然而两部小说对他者角色——伯莎.梅森和希刺克厉夫的不同处理又使得妹妹艾米莉的《呼啸山庄》较之于姐姐夏洛蒂的《简.爱》更具颠覆性。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一词中,“小”指形式的短小与内容方面的琐碎,而“说”则主要是解释、解说的意思。通过对“说”与“语”、“俗说”与“俚语”等词的比较,可以印证这一看法。在对以“说”命名的作品及其文本的分析来看,“说”所蕴含的解释之义限定了以其命名的文字以解说、说明为主。而从古小说作品来看,《青史子》《伊尹说》《殷芸小说》等都具有鲜明的说理色彩。  相似文献   

14.
英詩韵略     
中文的“韻”宇,在英文里是rime或rhyme。中文“韻”字历来训为“和”《(说文新附》,《广韻》)或“音和”(《集韻》,《玉篇》);但怎样算是“和”,并无明确的解释。《文心雕龙》《声律》篇说:“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韻,”那么“和”与“韻”并不完全一样。英文的rime,以往的解释也很籠统,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的解释是一致的。在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作家就给韻文下过定义。他们大都概括地解释韻是“相同的声音(like sounds)”,而且落在词的最后部分。威廉·韦布(William  相似文献   

15.
探讨《呼啸山庄》与《小城之恋》之间的超文本性,认为《小城之恋》产生于《呼啸山庄》片段的“二度”结构,它嫁接了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恩肖的爱情:爱的萌芽、爱的炽燃以及爱对他们的毁灭,并以此作为整部小说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是一部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的天才作品,它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蕴含于阴冷暴力、神秘怪诞又隐隐约约透出神圣温情的背景,整个场景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孤立的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与荒原,人物身上体现出“爱”与“恨”的两种极端,极度的爱中混杂着极度的恨,使小说在颤栗中呈现出极为强烈的戏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181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她以她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小说艺术的独特探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世界文学史也起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澳斯汀经久不衰。”特别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下简称《傲》自从1813年面世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被著名文学评论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其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在被人们称作为伟大的作品的同时,又常常被称作为“最奇特的小说”。作者以她那充满奇情异想的诗的笔调,在小说中极力地宣泄着一种诗人的,而且是浪漫主义诗人才特有的狂暴激烈、冲动得无法抑制的思想感情,并且把这一切倾注在她笔下的人物身上,展示在她描绘的大自然之中。因此,小说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凭借一部《呼啸山庄》确立了其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小说中,她娴熟地运用象征技巧,通过地点名称、人物名称、风与树等自然元素的象征意义,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的《黑暗的中心》Heart ofDarkness)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作品。这部小说自1902年问世以后,受到西方文学界的高度评价。美国评论家艾尔伯特·J·格拉德称它为“用英语创作的最伟大的几部小说之一”;[1](P9)另一位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