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构成了一个永不衰竭的主题,希腊悲剧的内容说到底就是命运的实现过程,由于命运的决定论是通过主人公本人的行为而实现的,所以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相比,表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思想,即人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与自在存在(决定论)之间的永恒冲突。但是,这个深刻的思想在希腊人那里尚未达到反思的高度,它是以直观的意象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命运在希腊悲剧中就被表述为某种具体的神谕或某个具象的神明,只有在希腊哲学中它才获得了抽象的概念形式。本文将对命运主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它在希腊悲剧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命运意象的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的对希腊哲学家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尼采将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分水岭,前苏格拉底哲学是对立于苏格拉底幸福论的,艺术精神对立于苏格拉底的工具理性。尼采称古希腊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为哲学的天才共和国,柏拉图以后的希腊哲学都是一种混合的产物,失去了柏拉图之前哲学的单纯性。  相似文献   

3.
依照阿伦特的政治观,极"左"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的灾难不能泛泛地归结为"政治"化,而恰恰是它在"政治"化外表下的非政治化,在于它缺乏真正的政治实践所需要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以差异性与多元性为前提的."在有任何支配或宰制他人的势力存在的地方,公共领域也随之消失,因为支配或宰制违背公共领域成立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政治实践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一书中,集中而深入地分析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一方面,她肯定了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和终结.另一方面,她批判了马克思核心思想的矛盾表述.二者的政治思想既有共容性又有着显而易见的立场分歧,因而构成了阿伦特视域下的独特的马克思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中,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以不同的面目而复活,并且在这个世纪强势延续。作为20世纪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同样也从自身的理论角度解读并批判了霍布斯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政治旨趣。本文综合考察了阿伦特关于霍布斯的解读,并且围绕这两个依旧晦暗不明的问题展开思考:如何理解和评价阿伦特的霍布斯解读?这个解读与阿伦特政治思想本身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希腊神话与圣经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两大起源,二者在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二者虽然同属希伯来文化源头,却在性质上有着本质区别,面对悲剧命运,他们更多地以理性情怀来对待。在此从孕育文学土壤、神、人三个方面比较二者的差别,分析希腊文化中悲剧因素的非理性实质和希腊人应对悲剧的理性情怀,以及希伯来宗教理性文学所蕴涵的非理性激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悲剧美与崇高美.世纪上半叶,作家多以人道主义或社会主义为视角,一方面描写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或斗争的悲壮,另一方面也揭示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下半叶,工人阶级地位虽根本改变,但工人们为正义斗争而牺牲的悲剧仍成为作家表现的对象.同时,各时期工人形象和他们的精神境界成为作家笔下崇高美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9.
中世纪波斯文学中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世纪波斯文学名著《列王纪选》和《蕾莉与马杰农》为范例 ,从美学悲剧性的角度 ,分析了它们所表现的悲剧人物的美学特征及陷入悲剧的基本方式 ;论证了古代波斯的悲剧冲突和悲剧结局的美学特征 ;揭示出了古代波斯民族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0.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西方学术界为人们勾画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不同的阿伦特肖像。基于阿伦特基本著作的文本考察表明: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同时包含了两面:一方面,她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她也指出了现时代政治的危机、文化的危机和人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虽然在表面上,当今世界早已不同于阿伦特生活的那个世界,全球化的速度远超阿伦特的想象。但是,极权主义的毒瘤仍然潜伏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没有被人们所清除。阿伦特提醒,人们能做的也只是保持理性而独立的思考能力,防止极权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所以,即便到了21世纪,阿伦特的思想仍然重要,反思和警惕极权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心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希腊悲剧在伦理学上尤其是政治伦理上的意义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希腊悲剧的美感是一个悲喜的交集,起因于希腊政治强者的内在特质与问题.因此,悲剧揭示了蕴藏在古典美德政治中的深刻悖论,尤其是揭示了强者的本质及其完满型幸福的片面理解所可能带来的巨大危机,帮助人们领悟一个更为全面和纯正的伦理德性观对于健康政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悲剧光辉灿烂,至今仍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对我们仍有着参考和借鉴之处。本文主要论述了古希腊悲剧中悲剧主人公的创造,悲剧反映社会生活矛盾的规律,以及悲剧的命运观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治主要关心的是公共领域问题。而中文的"政治"主要是管人理事的问题,更多的是同权势地位和权力直接相关。近代以降,社会领域在西方出现了。它彻底改变了西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含义,使得政治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公共性含义,而且也有了同国家政权相关的新语义。然而,在当今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对于公共性这样的真正政治含义则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国家权力这样的问题上。这样,公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建立这种也许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便被排斥在了政治研究之外。  相似文献   

16.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希腊哲学、希腊悲剧是希腊思想在其运行的两极。尼采在此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原则,生命表现在酒神与日神精神的统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17.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书信展示了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恋情、友情和师生情,证明了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才华的认可和肯定,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思想发展始终起着引导的关键作用,而阿伦特对海德格尔也始终怀着爱恋和依赖的复杂感情。虽然二人之间也有矛盾与冲突,但是他们持续终生的爱情与友谊证明伟大的心灵是相通、相知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自觉主要依赖于“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这两个必要条件;文学在古希腊和实用的“技术”没什么区别,古希腊还没有发展出非实用的审美的文学观念,古希腊文学从根本上没有体现出“文的自觉”;古希腊神话、史诗、悲喜剧、抒情诗等文学样式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既未体现出“人的自觉”,也未显示出“文的自觉”;古希腊文学具有明显的非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