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勇  孙君 《河南社会科学》2021,29(12):27-36
西方权力运行制约策略主要是以西方分权制衡理论为指导,围绕"权力"中心建构制衡体制机制,而对权力运行中的权力主体、文化生态等方面关注不够.建构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需要关注中国的社会关系、权力运行、行动逻辑、文化传统等因素,从中国社会文化生态视野中,运用人情、社会资本与权力异化三个变量对权力腐败发生研机析理,寻找阻断权力寻租的人情、人性、人伦因素,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健全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国共产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战略举措。健全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监督制度的路径选择:全力推进党的巡视制度建设,切实筑牢防止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坚固屏障;健全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监督权力规范运行的预警作用;加强党内舆论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增强监督权力运行的独特威慑力;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真正形成有效监督权力运行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权力制约机制与党内监督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监督离不开权力制约,其本义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力制约。从我党党内监督体制的历史发展轨迹看,权力制约一直比较弱,并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制约机制。我们应依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完善党内权力制约机制,改革党内监督体制。改革思路为:明确划分党内“三权”,健全党内分权制约机制;强化授权主体对客体行使权力的监督,包括强化党代表大会对全委会的监督、全委会对常委会的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权,使监督权与执行权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对推进基层改革发展负有直接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当前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存在着疏于监督、监督不力、监督渠道不畅等问题.县委书记监督难既有县委书记个人的党性修养问题,也有着体制机制、监督制度缺陷的问题.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县委书记,必须从科学分权和强化监督入手.  相似文献   

5.
推进党内权力配置的科学化,是现代政党政治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启示,是遏制腐败现象的现实需要,对于优化党内权力结构、促进党内权力良性运行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有关党内权力划分和监督制约的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体系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内权力配置体系改革,必须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和制约有效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寻找着力点,努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试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如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权力配置不尽合理、权力运行程序不够规范透明等问题。为创新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改革权力配置,强化监督的制约性;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的法制性;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的实效性;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提高监督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7.
防止和遏制腐败,重在构建干部监督的长效机制.构建这一长效机制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形成并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是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要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为重点,统筹规划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构建干部监督长效机制,根本在于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关键在制度创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与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政府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反腐体制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制度反腐",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19-226
制约与监督是两种紧密联系而又明显区别的控权方式,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包含,功能上相互补充,作用方式上相互依赖,需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村官权力的失控源于"行政干预自治"体制下,村民自治内外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双重失效。外力推动的村务监督制度创新力图通过重建内部监督机制实现对村官权力的约束,但因缺乏内部制约机制的配合而未能达到预期控权目标。在自治体实现真正的自治之前,需结合村官权力特点,依赖自治体现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制约—监督"均衡与协同的控权机制,激活村庄潜在的监督制约力量,规范村官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公开透明、责任到位、制约有效"的要求,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构建起由科学配置、程序控制、信息公开、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五大机制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科学配置机制、程序控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制约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综合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组成了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对于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县委书记作为县域治理的“一把手”,其权力高度集中的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潜在风险。这就需要将具有动态特征的情境性分析思路纳入对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的考察中,力求在准确把握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整体图景的基础上,寻求有效防控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潜在风险的优化路径。风险蕴含着时间跨度的预判,而情境则是影响这种预判的核心要素。因此,有效防控县委书记权力运行中的潜在风险,需要健全完善多元协同机制,不断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的县域情境。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体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本质不同。推行"权力三分"改革是消除我国权力过分集中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权力配置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需要在宏观政治体制上、行政系统内和执政党内三个维度上思考和构建"权力三分"制约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大预算绩效监督考评体制的全方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督是人大制度改革与完善的重要突破口。如今,人大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的考评已不再是为什么要考评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科学考评的运行体制的问题。这是一个价值因素较少而技术因素较多的过程,是一种将政治学理念与现实政治分析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在党委、人大和政府各自的职能划分和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相应的编制权、执行权和审查监督权三者之间的相对分离和相互制衡的有效途径,进而逐步完善对政府财政支出事前进行决策考评、事中进行执行考评以及事后进行结果考评的运行体制,并能将人大对政府的绩效考评结果进行有效的反馈和利用,进而实现更有效的治国理政。  相似文献   

14.
实现权力运行从集权性监督向民主性监督转换;实现权力运行从随机性监督向制度性监督转换;实现权力运行从封闭性监督向开放性监督转换;构建新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管党治党中处于关键地位,监督"一把手"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一把手"监督面临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现实困境。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权力配置因素、权力运行因素、监督体制因素、思想认识因素等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促使各级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必须采取强化监督教育、科学配置权力、健全监督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依法规范监督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增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系统性、经常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功员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70-72,108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改革是针对高校行政化问题提出的.首先,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改革的前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性质、主体和行使方式不同,二者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类型,二者趋于均衡的体制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其次,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平衡机制是改革的关键.要在制度规定上界定清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职责范围;在机构设置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层学术权力组织;在权利监督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7.
尤光付  刘文锁 《理论界》2005,3(4):74-7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大批法律、法规和规章,其内容涵盖了国家管理的主要领域,使国家管理主要依靠政策文件治理转向了依法治理。依法治理离不开权力的制约监督。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公共治理中监督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存在不足之处,其表现是:监督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缺乏协调性;监督主体权能不实,缺乏权威性;监督过程中制度缺失,缺乏保障性;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缺乏自觉性。为提高监督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本文建议优化权力配置,强化人大监督,整合行政监督,改善司法监督,健全政党监督,激励社会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包括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在内的党内监督,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党的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纪委在监督同级党委时往往陷入"太虚"的困境。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以改革党委权力结构为切入点,从战略层面深化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实现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由"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换,积极探索新的领导体制,推动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郑林 《中州学刊》2001,(3):27-29
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稻草人"机制特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体制原因主要是产权所有者虚拟性、监督部门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称、监督权力的异化等.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主要依靠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来实现;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靠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高监督效率既要加强对监督者的再监督,同时必须建立对监督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简论法律监督与检察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司法体制与机 制的改革中,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为主体,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