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玲 《西部论坛》2011,(5):35-43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品种不断创,保障对象不断多样化,需要各地改革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在供应管理上需要注意保障群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在需求管理上也要不断调整保障住房进入和退出的限制条件。重庆市保障性住房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管理机构尚不健全,机构力量薄弱,机构职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单一,且租金标准与中低收入者期望存在差距;保障对象扩大化影响到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准入和审核方式需进一步完善,退出监管困难。应尽快出台住房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管理机构职能,建立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制;采取多元化供应方式,根据住房经济支付能力确定租金,以实现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供应;合理确定保障范围,严把进入关,实施有效的退出管理,以严格保障性住房需求管理。  相似文献   

2.
吕萍  李文璐 《理论界》2013,(11):149-152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作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城镇住房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呈现产权式保障向租赁性保障过渡的趋势.本文分析梳理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根源,在对两种保障供应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理性面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提出差别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思路,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3.
从需求方建立基于居民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需求量模型,从供给方建立基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给量模型,估算出重庆市2012年保障性住房支出合理区间,以更好地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在重庆市现有经济水平和财政能力下建设规模适度的保障性住房,使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满足城镇居民家庭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李迎生  李文静 《河北学刊》2012,32(4):111-117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落实中央“住有所居”的重大举措,对控制高房价、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当前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背景及对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进行科学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及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建设本身并不是进行房价调控的手段,而是满足国民基本住房权利的内在需要。住房改革以来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中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统一的政策体系和系统的法律支持,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发挥相应的社会作用。国家应从完善基本立法的角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建管制度、基础住房信息数据库、建设模式和预期管理等问题,将保障房建设引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公共租赁住房是借助政策和立法支持,由政府或社会主体投资筹建,面向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新型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根本方式.我国于2009年首次提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此后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才逐渐出台,而且多以应急性和纲领性的政策和法律文件为主.当前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正处于建设初期,在公共租赁住房土地供应、房源供给、资金来源、准入和退出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应当整合现有住房保障政策及法规,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弥补我国当前缺乏住房保障基本法的不足,促进整个住房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为配合公共租赁住房法律制度的实施,我国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土地、税收、金融等配套法律法规,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土地供应、建设运营、后期服务等各环节都有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如何对建成的住房进行合理的分配是关系到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条件的大事.澳大利亚的公共住房分配体制较为完善,在分配目标的选择、准入资格的确定和具体分配方式的采用等方面,均能够给中国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保障性住房社会管理能力方面的短板,削弱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实效性。应当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多方面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政府各部门的职权,利用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方式,完善在住房保障的信息管理、准入退出、监控制度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贾淑军 《河北学刊》2012,32(3):188-19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中国住房保障工作的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在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住房具有公共产品和民生商品的双重属性,攸关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住宅确保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基于住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主法治的当代,黑龙江省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深入推行国家保障性住房制度,确保公民住房权,规范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健康良性发展,维护房地产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进程。为此,黑龙江省有必要出台《黑龙江省住宅条例》、《黑龙江省城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和各类保障性住房配套法规,专门立法以彰显住房保障权,从立法高度为黑龙江省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理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会不断增长,因为结构以及资金和财政负担等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出售会成为必然的选择。保障性住房的出售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保障性住房出售的目标、原则、阶段安排、房源、对象、主体、方式、价格、收益分配、程序、管理,明确这些问题是制定科学的出售政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外老年人住房发展的特征,介绍了国外老年人住宅在政策的引导下从居住、护理等角度进行设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经验,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住宅在政策变化、住宅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模式、护理需求等方面的结合,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适老性导向等对上海的启示。根据上海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及住房规划特征,从政策引导、保障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造的适老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保障性住房大规模投入建设并使用,我国住房保障即将迈入“建管并重”的攻坚阶段,“管”的问题日益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的发挥.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廉租住房,其动态管理是充分发挥住房保障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廉租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针对我国廉租住房的发展现状,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管理的视角出发,阐明了我国廉租住房动态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廉租住房动态管理机制的形成及其障碍性因素,并初步构想了我国廉租住房动态管理机制所需涵盖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城镇居民住房需求,重点建设发展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如何加快东西城区公共租赁房建设,是大庆市住房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对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无论从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还是从城镇住房保障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都需要对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应该是系统性的,需根据高公平、高统一和高效率的基本原则,按照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以破解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为重点,明确城市地方政府的责任,确立公共租赁住房的主导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坚持租售并举、配补并举、阶段递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起分层、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最终构建起公平、统一、高效的新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谢恒  董墨菲 《河北学刊》2012,32(2):218-220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本文对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保障性住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应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主体,并应以财政和税收作为筹资的主要工具。而弥补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的主要突破口应在于对现行财税体制的改革。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住房保障的财政补贴模式及相关税收政策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王一 《学术探索》2014,(11):56-60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矫正市场失灵、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步入制度化轨道,形成了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在内的不同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仍存在着性质不清晰、供给主体单一、竞争机制缺乏等突出问题,从根源上来看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过分依赖政府力量,而未能发挥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后果。本文认为应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借鉴国外“市场——救助”“市场——福利”和政府有限管制等典型模式的经验,从供给层次、监管机制、融资渠道等方面全面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实现住房保障体系的有效供给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政策与保障性住房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98-203
农民从农村走向城镇,完成城镇化进程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保障问题。当前保障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普遍面临融资难、拆迁难、农民利益保障难和保障性住房的供需匹配难等问题。需要拓展保障房建设中的多源融资渠道,明确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切实保障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以及构建保障房供需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新型内生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