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新疆的宗教及其影响,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新疆既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在历史上,佛教、萨满教、天主教、摩尼教、道教等宗教在新疆有过长久的传播、发展历史,它们大多数在新疆流传达数百年或千年以上,在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在新疆有影响的主要是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伊斯兰教是目前在新疆影响比较大,信仰人口比较多的一种宗教。新疆作为信教群众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宗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宗教对信教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而且…  相似文献   

2.
焦佩  夏路 《阴山学刊》2004,17(3):81-84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多在伊斯兰世界出现,除了有西方霸权主义这个根本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一定的宗教民族根源:恐怖主义者曲解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伊斯兰教现实中教派林立、政教合一,容易给恐怖主义提供生存的空间;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运动合法斗争途径被堵塞的现状,容易为恐怖主义者利用。但"国际恐怖主义"绝对不等同于"伊斯兰主义",只有当西方放弃对伊斯兰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伊斯兰教得到全面理解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根除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民族根源。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大体上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所占比例大,信仰程度比较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化特征比较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结合紧密。正确认识新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应当正确区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宗教与迷信活动的关系,以及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的非法活动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宗教人士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不仅对信教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态度,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是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发挥着信教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新疆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宗教心理进行分析,对于更好地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西海固回族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资源。从个体的社会化开始 ,到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直至民族群体 ,西海固回族社会处处都烙下了宗教的印痕。本文将运用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对西海固伊斯兰教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的剖析 ,提供认识和理解西海固回族社会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6.
论宗教对新疆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宗教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一环。伊斯兰教道德是新疆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对新疆的公民道德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应积极引导宗教,弘扬宗教道德和教规、教义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消除宗教道德中的消极因素,促使宗教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湟源境内各大宗教及民间信仰和谐通融,宗教文化生态丰富多样。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的研究和田野调查概述了湟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前,新疆有一个较长的拜火教盛行时期,充分证明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维吾尔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前,有过比较长的信仰拜火教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拜火教作为一种习俗依然保留下来,并成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部分内容后来还被伊斯兰教吸收,成为宗教仪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农民和市民因其居住环境、生活范围、生产方式、交往对象、经济水平等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对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农民和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心理呈现出的不同态势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宗教比较盛行、多宗教并存、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宗教演变有其自身特点的地区。历史上 ,除自然崇拜和萨满教外 ,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天主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都曾流行新疆地区。各种宗教传播的时间、分布的范围并不相同 ,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也不相同。 1 4世纪以后 ,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传播 ,逐渐成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但新疆的蒙古族这时候信仰了藏传佛教 ,有些宗教(如景教等 )也并未完全消失。近代以后 ,随着其他民族成分的加入 ,新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基本特点始终没…  相似文献   

11.
明朝宗教包括传统的佛教、道教以及新传来的伊斯兰教、天主教及新兴的罗教等民间秘密宗教,其传播流衍特点包括:最高统治者采取既提倡和保护又整顿和限制的宗教政策,而以整顿和限制为主;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而以佛教、道教为主;宗教融合思想和现象普遍;传统宗教衰落,新传来及新兴宗教蓬勃发展;各种宗教进一步世俗化,成为庶民的佛教、道教。明朝宗教处于从古代向近代的新旧交替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2.
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儒家文化思潮的浸润与影响,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使中国伊斯兰教具有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的特点。一方面它仍是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们照样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遵守宗教功课,其表现出的浓烈的宗教感情与宗教气氛和其它国家的伊斯兰教并无二致。另一方面它又适应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或西北地区所特有的其些宗教观点、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和礼仪方式。伊斯兰教同民族问题紧密相连。我国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可、塔塔尔、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自治区实行了集中整治和严打斗争,有力地遏制了伊斯兰极端势力对新疆的渗透与破坏活动,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但在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中,特别是在法律适用方面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依法打击、依法治理,必须要加强法律适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成员之间还是郑和使团与海外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并产生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其中,传播的内容是当时流行的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传播方式大多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体态语和文字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呈现出信息接受与反馈的双流向.  相似文献   

15.
论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的社会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荣织 《西域研究》2001,(3):102-107
本文比较翔实地论述了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并最终在天山南部地区取代佛教,成为这一地区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的政治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历史上。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现在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7.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组织逐渐将伊斯兰世界的女性推到恐怖活动的第一线,女性参与自杀性恐怖袭击的人数呈持续攀升态势.因此,剖析世界伊斯兰女性恐怖犯罪的成因与特点,研究分析国际恐怖组织发展女性的趋势,可以警示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更多新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女性成为“三股势力”的“殉道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斯兰教是我国五大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代清真寺经济是我国伊斯兰经济和当代寺庙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并提出了宗教自养的方针政策。“自养”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的物质基础 ,是切实加强宗教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伊斯兰教也不例外。文章侧重探索了当代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的现实状况 ,认为“以寺养寺”是当代清真寺经济发展的特征 ,积极引导清真寺经济的发展是当代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农村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得该地区保留了浓郁的历史传统,伊斯兰教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人们表现出较强的伊斯兰教宗教行为。解放以后,维吾尔农村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宗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维吾尔村民的宗教实践行为,并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调查资料来源于1992年、1993年笔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居的农村中332户维吾尔族户主的问卷访谈。一、反映宗教行为的变量我们设定维吾尔族村民信仰伊斯兰…  相似文献   

20.
大杂居、小聚居的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决定了众多不同的民族共生于同一地理区域,形成了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多元共生的存在常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生活着藏、回、汉等民族,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多元宗教信仰共生共荣,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逐步发展形成具有多民族地区宗教存在的多元共生文化复合体.研究多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共生存在及发展,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基本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