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乐》2006,(2)
情人节那天,你到底快不快乐?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而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却让人沉重得喘不过气来。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男女在情人节都不快乐,或者因为刚刚失恋,或者因为没有通过情感的考验,或者因为恋人不在身边,或者因为荷包重伤,或者因为想不出一个有创意的情人节活动而伤神。不必意外,情人节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悼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欢喜过洋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外国的节日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必过的节日了。圣诞还没到,商城里就开始装扮起各种各样的圣诞树,缤纷美丽而又温暖。大街小巷播放着各利版本的圣诞歌,逛街的时候有的商家免费派发圣诞帽、平安果。我们也学着外国人在平安夜与家人团聚,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圣诞晚会。我们在圣诞老人的温暖故事里,感受着西方节日的美好。2月14日的情人节,如今已不是小年轻的节日专利,追求潮流的老爸老妈们也会一起出去吃个  相似文献   

3.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又叫"瓦伦丁节",起因是一个叫瓦伦丁的青年基督教徒,因反抗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而殉教.在临死之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书,表现他在坐牢期间受到这位姑娘的多方面爱护而萌生的纯洁的爱情.人们为了纪念瓦伦丁,就把他临刑的这一天(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中国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间故事,人们从天上银河中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爱情故事,纪念他们在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而形成了情人节的核心.我国相关古典文献中都有七月初七穿针、化生求子、乞巧等节日习俗,但以爱情为主.七月初七情人节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现代生活美的需要对它加以改造和充实,理性地对待七月初七情人节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我国夏历三月三上巳节,是中国古代典型意义上的情人节。笔者在神话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对上巳节的源起及流变,上巳节的祭高禖求子嗣、祓禊驱灾、会男女等节日内容和我国目前该节日的现状及心理认同感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首倡三月三为我国自己的情人节。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2)
一、情人节前夜,雇一批贴"办证"广告的专业糨糊手,在全城的街道上都醒目地写上这样的口号:"情人节是第三者的节日!""情人节是包二奶的节日!""情人节里抱红玫瑰提巧克力的男人有生活作风问题!""情人节抱红玫瑰提巧克力的女人是可耻的第三者!"落款一律写"人民妇联妻子保护委员会"。要让抱红玫瑰提巧克力的男人女人们,看见标语就低头认罪,如赤身裸体走进了妇女大会的会场!二、与民政局收容所的领导协商,在情人节当天,把收容所里的乞丐全部放出来,每两人一组,在街上搜寻抱红玫瑰提巧克力的男女,跟在后面大声地唱《莲花落》。遇到男人,就唱:"孤独的鸳鸯林中歇,陈世美要过情人节,大兄弟请你想一想,妻子在家苦望月!"遇到女人,就唱:"红酒玫瑰巧克力,这样的男人要警惕,昨天娶了美娇妻,今天就  相似文献   

6.
我和女友认识已经很多年了,虽然每逢情人节、她的生日我都会送给她一些物美价廉且实惠耐用的礼物,比如不锈钢水壶什么的,但女友还是经常责怪我不解风情,是个不会浪漫的呆头鹅。今年情人节又到了,我决定浪漫一把,给女友一个惊喜,可是怎样才能浪漫呢?送她999朵玫瑰?那不是浪漫,而是浪费!对了,我何不到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的演化与流变,既与内在的起源意义有关,也与后起的文化理想相连,二者的互动影响,成为传统节日不断变迁的动力结构。七夕节在当代的演变,最为重要的取向是情人节形态越来越典型。这种取向,与节日的起源意义和时代的文化理想都密切关联,尤其在文化交流深度开展的背景下,强势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观念巩固了这种取向。其主要动因在于,节日传统固有的爱情因素,崇尚个性情感的时代因素,西方情人节的文化交流因素,高度技术化的穿透性的大众传媒因素,商业资本因素,政府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圣诞节”和“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洋节以其“时尚、娱乐、狂欢、人性”等时代特征,并借助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伴随全球化的浪潮迅速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西方节日中国的盛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甚至触及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从时尚文化角度来探讨西方洋节的中国化问题,以期更好地解读西方节日在中国传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情人节快乐     
情人节,说到底是个表达爱的节日。爱,是所有幸福的源头,它能消解仇恨,化解干戈,平息芥蒂,点燃平淡的生活。无论如何,请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情人节。可能不那么轰轰烈烈,可能只是自己单身一人,可能没有爱人在身边,甚至可能有些小郁闷,但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尽情寻找快乐,爱自己,爱别人,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每年"情人节", "创意"与"爱意"兼具的情人节商品和活动纷纷亮相,为商家赢得商机的同时,也为情侣们营造甜蜜温暖的节日气氛.情人节.在鲜花、巧克力价格再度上涨的甜蜜氛围中,爱情喧嚣过市.爱是什么?不同受访者向我们讲述的自己恋爱经历.呈现了一部30年来中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年轻人婚恋观的变迁史.  相似文献   

11.
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男女在这一天互送鲜花、巧克力、礼品、卡片以表达爱意。和很多中国人用近乎狂热的激情过圣诞一样,情人节也已悄悄渗透到无数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重要节日。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11,(1):8-11
恋人们不会放过任何理由约会,所有节日甚至周末,都是情人节。而单身男女的节日时常是宅在家里,好似节日都与已无关。张爱玲说爱情就是要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单身男女可以走出家门,没准儿“艳遇”正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即使没有遇见心仪的人,至少,也能遇见风景。  相似文献   

13.
龙仪 《国际公关》2013,(1):37-38
"末日营销"从营销的角度说无可厚非,但由于"末日"这个说法本来就不科学,因此商家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必须谨慎,否则会给企业品牌形象带来损害随着传统节日的承袭和各种新兴节日的兴起,节日消费成为商家营销的绝佳时机。2012年的节日尤其之多,情人节、光棍节、双十二节、甚至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都纷纷入了商家的眼,成为其进行节日营销的题材。盘点2012年的节日营销,最受关注、也是最雷人的一定非"末日营销"  相似文献   

14.
情人节又来了,各位恋爱中的GGMM们是不是都在倒数了,但是随着节日一天一天临近,你是否在为那天去哪里吃饭发愁?别担心,且听小编为你安排!  相似文献   

15.
在情人节难道单身的你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吗?以下就是我们推荐给你的懒人情人节配方: 12:00 一杯牛奶,一碗麦片或者面包(别吃的太饱,以免晚餐吃不下) 13:00 拨通"185"邮政订购电话,指明订购"全聚德烤鸭外送套餐"一只,费用108元。 14:00 上网络花店给自己订一束节日鲜花"单身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5)
人长大了,总是喜欢提起小时候的事情,不是故意矫情,只是因为失去的、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总让人觉得珍贵,又总想翻出来与别人共享,进而的目的是得到一些共鸣。就像这北京过年的味道,因为越来越不如从前浓了,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提起来,至少可以缅怀一下。不过,幸好,这年味儿是可以被找回来的,幸好,它不会一去不复返。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如今却没有圣诞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感恩节等洋节来得热闹,要不是因为有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真怕有一天我们会忙得连春节都忘了过。其实,老北京的春节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讲究自然也不少。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  相似文献   

17.
一、“情流感”VS“禽流感”今年的“情人节”与往年有一点不同,在这个充满玫瑰花巧克力的节日快到来的时候,一场瘟疫———“禽流感”正在多个国家肆虐,我国也有不少地区相继发生疫情。这场瘟疫不但令我国的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是个严峻的威胁。尽管经过了“非典”,从国家有关机构到普通民众都已经能比较镇定而理智地对待这类突发病疫,但人们的日常生活仍被蒙上了一层凝重的阴影。“禽流感”一词也成为了这段时间里人人关注的极度敏感的高频词。正在全国媒体严重关注禽流感疫情的时候,知名网站当当网在情人节前夕打出了“…  相似文献   

18.
一、别样的日本七夕节日本七夕节源于中国,但与国内的"中国情人节"不同,在日本七夕不带有任何和情人节相关的色彩。七夕是孩子们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把心愿写在纸条上,然后挂在树上。在日本东京学习时,结识了中野太郎,受邀请,我有幸和他们一家共渡七夕节。一大早,我们一行便赶往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在东京街头,  相似文献   

19.
七夕会议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农历七月七,情人节悄然到!比起外国的情人节则更是专指向“爱情”。因为外国的情人节,原旨人与人之间的互爱,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并非只限于男女之情。而我们自己的七夕情人节,则是以赞美一对情侣的爱情为旨。你们会躲在葡萄藤下绵绵细语,静静地享受两个人的世界吗?还是抱捧双手注视着对方,从彼此眼神里洞悉着彼此的心灵?这个年代,我们要有阿信一样大声喝出《死了也要爱》的气魄。现在我们就来开个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作为城市民俗的生活方式却离人们越来越远——提起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中国的不少年轻人总是满怀激情,可提起中国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