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域文化多样性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文化的本质属性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辽阔地域创造的成果:就文化的历史发展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源头文化孕育的结果;就文化的形成过程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就文化的时代特征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地域文化创新的结晶.正是这一切,为地域文化多样性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体悟核心在自觉亲证.中华文化的学修不仅是纯学理的东西,更是社会实践问题.把中华文化精华转变为"百姓日用之学",是当前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以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建设观为理论指导,以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作为行动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中华文化大学堂的学修实践是对以大众亲证为基点的中华文化传播方式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3.
张敏 《理论界》2008,2(4):157-158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赋予了中华文化以鲜明的先进性和丰富的时代性,是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当代发展的新形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弘扬中华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面对文化同质化的挑战,应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中华文化的学校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民族文化活动,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提法 ,在当时 ,在唐代。中华文化覆盖了“半个世界”,而且走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东北囊括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入于东亚文化圈—中华文化圈 ,西南则入于东南半岛而纳越南北部入于中华文化圈 ;东南则乘桴浮于海而传播中华文化于东南亚诸岛国和南亚次大陆 ,与印度古文明交汇 ;西部则荦荦大者 ,波及中亚、西亚 ,远涉地中海。这还不是“中华文化 :‘半个世界’”吗 ?这是唐朝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  然而这“半个世界”,后来却衰落了。中华文化的故国衰落了 ,中华文化也衰落了。它一直等待着一次复兴。…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关系着中华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确立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价值目标是提高中华文化自觉性的内在必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自觉;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深入开展中华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文化.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与交融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始终存在许多问题,效果不佳,其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机制下的文化"送出去",未能准确把握外国文化市场需求,缺乏独特的"中华文化内容"及其产品,导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改变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路,由把中华文化"送出去"变为"卖出去",最终达到"走进去"的传播目的;第二,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机制,由"政府主导型"机制向"市场主导型"机制转变;第三,坚持市场主导,从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市场营销等方面准确把握和满足外国受众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汉语国际推广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以汉语为载体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从文化传播受众的认知发展历程看,受众对作为他文化的中华文化由陌生到接触,之后可能发展出歧视偏见、中立、认同等三种情感态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体现为对中华文化的肯定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传播应以赢得文化认同为基本目标和制定传播策略的基础,即致力于培养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肯定的价值判断,注重在观念、内容、方式、产品等方面培育多方位多层次的受众认同。  相似文献   

10.
汤漳平 《中州学刊》2005,(1):168-170
先秦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深入认识先秦文化,不仅对于历代的文学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中华文化的重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辛亥革命时期 ,随着革命的酝酿、兴起与爆发 ,中华大地掀起了一股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爱国知识分子孙中山等从不同方面着手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源头处的中华文化却异常简洁。立竿测影,测出了太阳回归年中的日影长短两极。以日影长短两极为基础,中华先贤确定了冬至夏至两个时令点,画出了内衡外衡两个圆。内衡外衡,实际上就是南北回归线。正是这两点两线,演化出了伟大、永恒而长青的中华文化。认识了两点两线之间的一步步细分,可以系统地认识中华文化源头的一系列千古之谜,可以真正认识中华文化的永恒性与长青性。认识中华文化,必须从认识两点两线入手;创造新的中华文明,也必须从重新认识两点两线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又存在超前的现象;既具有永恒性、连续性的一面,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解了中华文化的这些特性,我们就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继承与开新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的历史是一个主体性建构的过程。湖湘文化在"先秦—秦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极强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台湾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 ,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在与台湾分裂势力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 ,也要与台独文化作斗争。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两岸统一 ,可以跨越目前的政治障碍 ,也可以更有力地打击台湾分裂势力 ,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腾飞。  相似文献   

16.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观点,“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华文化求实传统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华文化矛盾观点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华文化知行关系内在一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价值取向彼此融通。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便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复兴.但中华文化的复兴不会自发产生,而需要我们自觉研究和推动,而且要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同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它是在全球化条件下进行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复兴的本质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化应是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只有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和现代化才会有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只有建立高度发达的具有中国特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中华新文化,才是中华文化复兴和现代化的方向,才是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支柱和内在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之林几千年而不败,就在于她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在多次沦于异族统治下而复兴,关键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认同与超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超越中华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中华文化社会生态创构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它系统地规划了当今中华文化社会生态的价值取向、主导内容、动力源泉、生态结构、阶段目标、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内容,给中华文化输入了全新的、持续的发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