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在多元复合、利益碰撞的社会特型中,"人治"模式逐渐向"法治"模式过渡.借鉴传统中国民间社会治理的思想资源、制度资源并赋予当代农村发展的最新经验和理论成果,是建设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符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政治是民主、法治、宪政三位一体的政治.民主和宪政并非内在冲突而是相互契合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趋势,成为民主与宪政的基本契合点.尽管宪政和民主在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但在现当代政治发展中,二者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宪政以民主为基础,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得以有效运行.宪政必然实行法治,而法治的实施依赖于宪法权威和宪政体制的确立.在宪政体制条件下,宪法以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使法治得以真正实现,进而为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政府预算管理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法律等多学科领域的交互融合.与之相应,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需要从宪政、实体绩效、程序规则以及管理技术等多维视角,循着"技术--职能--体制"这样逐次推进的路线图,谋划未来改革的布局次序与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发展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有着自身的演变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政治发展道路也是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基于具体国家的政治生态系统,遵循着自身的演进逻辑,具有独特的动力推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取向,必须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理念,必须探索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发展模式,必须培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伦理,必须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且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充分表明公民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而且影响到各方面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整个社会大力建设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时候,必然要求每一个公民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当家作主意识,等等,这也正是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从而显示出公民教育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从根本上来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要深化改革,就要让政治体制改革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领域有以下四大突出问题值得关注:政府领导体制的改革、民主进程、法治建设、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现代法治于华江引言:法治的初步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是现代中国社会应有的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而法治则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保障。在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民主政治渐次建立的过程中,建立与前二者相适应的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也进一步指明了法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即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的综合配套改革大潮中,"先行先试"普遍为改革者们所特别强调.由于缺乏权威主体的界定,"先行先试"的具体含义并不确切.但通过对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所作授权决定的文本分析,有理由认为"先行先试"在具体内容构成上包括两部分,即上位法空白时可作先行规定,和上位法存在时可对上位法的具体规定作变通执行.这一理解同样适用于所有获得"先行先试"权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经济学、公共行政和法治的不同角度审视"先行先试",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其不同侧面下的不同面相.它与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相吻合,将贯穿于改革的始终.由于突破法制框架而形成的与法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可通过有权主体以授权法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利益是人们一切政治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有效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人类创立了政治文明 ,也由此推动了政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演进。政治文明的历史演进表明 ,只有民主和法治 ,才能有效地保障和实现人的利益 (权利 )。人权、民主、法治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设民主政治、法治政治 ,保障和实现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与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指导思想,"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论原则,"抓点、算账、比较"的调查研究方法;物质文明建设上,"经济力量均衡运行、规模要和国力适应"的经济建设基础思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模式构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鸟是搞活经济、笼子是国家计划"的经济体制改革定位;精神文明建设上,"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党组织要重视"的领导体制,"思想政治事关重大"的工作核心,"各种形式自由发展"的建设载体;政治文明建设上,"要有民主还要守法"的民主法治思想,"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亡党亡国亡头"的反腐倡廉思想;社会民生建设上,"多方考虑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思想,"吃饭穿衣是政治问题"的以民为本理念,"先生产后基建"的以民为先主张,"低工资高就业加补贴"的社会福利观念。这些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芽和起点、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宽容是现代多元社会的治理规则;它的政治价值体现为保障权利的法治结构、多元共处的社会秩序、谋求共识的政治程序.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状况,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文化调适,有必要考虑以宽容为价值取向,构建"和而不同"的体系文化,维护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系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尊重规则的行为文化;营造以关注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互惠共享为取向的政策文化,实现并保持转型期中国的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15.
论法治民主与权力制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民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形态,在当代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民主与法治这两种最基本的权力制约监督形式的有机融合,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契合的民主政治形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权力失范现象,与法治的缺失密切相关。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现代转型的基础,而法治建设又需要民主力量的推动。在当代中国,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体制,需要将民主与法治两种范式进行融合,重点发展以法治建设为目标的民主制度,即法治民主。  相似文献   

16.
试论法治与民主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与法治作为现代政治追求的两个目标 ,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 :民主政治是法治的基础 ,它决定着法治的价值基础和效能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它为民主提供前提、规则、权力制约机制和责任机制。另一方面 ,法治与民主也并不是完全契合的 ,两者在逻辑上以及实践中都存在着张力与矛盾  相似文献   

17.
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法治被抛到九霄云外,"人治"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党纪、政纪、法律践踏殆尽,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及生活,都失去了正常的秩序,社会主义不是前进了,而是来了一次大倒退.总结三十年,特别是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的沉痛教训,人们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防止一切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根本措施.如果能够真正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政治民主化,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民主集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思想.从《讲话》对"三个代表"深刻内涵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三个代表"内含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讲话》提出了"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并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讲话》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并论述了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关于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关于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改革先行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公民自主政治参与事件逐渐增多,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联动性和代言性,参与动机多元化、参与方式多样化和专业化、参与主体组织化及参与行为频繁化特征日渐显现,这迫切要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现行体制的利益协调与政治整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沿线分布数量众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复杂的国家和地区,这给相应建设带来难度。基于模块网络化机制的发展特点以及产业演进的空间属性,"一带一路"沿线可以驱动以"转型与开放协同、政府与市场协同、中心与周边协同、支点与网络协同"为内涵的协同转型机制,并通过差异化战略支点布局、层级城市网络建设、海陆错位推进、先行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循序建构新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