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港澳两地的公民教育事关“一国两制”战略方针,对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与归属感有关键作用。分别将港澳地区的公民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从政策背景、主体、愿景、内容与实施效果几个层面进行探讨。对比分析港澳公民教育课程改革,发现回归前两地均实行非政治公民教育;回归前后两地均开展公民政治教育;2002年后香港公民教育名实相悖,而澳门地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发掘港澳公民教育存异的原因与课程领导权、学校落实、教师及教材相关。  相似文献   

2.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前瞻石勰平张倩苇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现代香港地区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以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和香港教育署《学校公民教育指引》的颁发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殖民地时期的公民教育和过渡时期的公民教育。(一)殖民地时期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教育方式的强制与灌输、教育对象的"物化"等倾向,这是一种"非本真"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命之上的,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及个体人格的完善并最终使人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理想国》对教育的论述除学校教育外,字里行间渗透着公民教育思想。它以正义、善为终极目标,培养精英、教化公民,注意导引、尊重个性,注意节制、勇敢等美德的培养,它与共产共妻的制度一起成为理想国存在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5.
张晓丽 《理论界》2014,(5):193-195
道德教育是人类精神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素质提高、社会风气改善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的道德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存在着不完善之处。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政治化,教育方式重生硬的"说教"、"灌输",学校重规章制度管理,轻情感人格的养成,教育者的个人修养还有待提高,等等。本文在剖析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措施,课堂教学主张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入手,综合运用道德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及行为抉择能力,重视养成教育;提高教育者的自身道德修养,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一代公民。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围绕着现代社会生命教育面临的难题展开了长期的论争,即生命归宿感的迷失与追寻;生命权利和良善顺序的先与后;生命教育职能的分工与合作;管理与教化的分离与融合.为此,必须消解生命原子态存在与群体身份定位的二元对立,还生命以整体性的存在;摆脱"权利生善"与"善生于群体秩序"的先后争论,回归生命价值的超然存在;从美德视角反思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生命教育职能划分;深度反思与建构生命教育中管理与教化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公民教育涵义的理解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公民教育已日渐受重视。本文仅就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定义、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等内容加以阐述,以使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有关内容更加清晰,为相关教育的开展铺垫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三年三月,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在《普通话科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及教材编写指引的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距离1997仅数年,香港人与大陆、台湾、新加坡及其他操普通话地方的人士接触渐多,普通话在语言沟通中地位日趋重要。为了面对将来社会上各行各业对普通话人才的需求等各种新情况,教育策划者在普通话教育方面,应该重新考虑对策(包括资源规划)。这段话说明普通话教育应该适应社会需要。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要提高香港社会普通话交际的水平,教育界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试从当今香港社会的新情…  相似文献   

9.
彭焕彬 《理论界》2005,(3):133-134
道德教化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这就启示我们,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实施道德灌输,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道德教化是道德理论内容的灌输,是实施道德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人性发展的需要,这就启示我们,道德教育需要灌输,灌输的内容必须尊重人性,符合科学性;道德教化是一项教育活动,成效的关键在于“化”,“化”的关键在于教育途径的多样性,这就启示我们,道德灌输的实效关键在于途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开琼 《河北学刊》2004,24(3):205-207
公民教育是培育现代公民的重要手段。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借鉴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促进现代公民在中国的养成。同时,必须注意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别。公民的养成不只需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还需要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论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政治教育的本质:文化·塑造·参与一般认为,“政治教育”(PoliticalEducation)与“思想教育”(IdeologicalEducation)、“道德教育”(MoralEducation)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或称德育)。但应当说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各自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特殊的功能,不能简单地混为~谈,更不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而采用同一种教育模式。在这三者之中,“道德教育”与其它两者相比较而言,区别是明显的,并且已有不少学者主张‘应该把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区分开来。[‘j”但是,以“长期以来存在着以政治教育代…  相似文献   

12.
传统家训是中国人的修德“教科书”,核心内容始终是立身之道、齐家之道、处世之道的教化。在传统家训长期的教育和规诫实践中,形成了日常训诲、庭院濡染、家风熏陶、祠堂训谕、以身立教、谱牒传承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化路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对当前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吸纳作为修德“教科书”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理念和内容,滋养今天的家庭美德教育;借鉴传统家训修德教化注重日常训诲,从日常生活养成的做法,持之以恒地加强蒙以养正的教育;扬弃传统家训修德教化通过庭院文化濡染、祠堂和谱牒文化熏陶的途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品行;借鉴以身立教和营造优良家风的教化经验,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美德、陶冶青少年性情和品格。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对西方各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西方公民教育将会随时代主题和国际情景的变化而变。其发展将朝着既强调自由民主公民资格的存在,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认同民族国家身份,又要培养世界公民;既要营造和平的文化、生存环境,又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向,在加强爱国主义、公民资格、道德教育等永恒的公民教育主题的基础上,突破国家观念,培养具有国家、世界双重身份的公民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材《小学》一书中蕴含着许多合理性的教育思想,如:重视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规范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以及重视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的思想等。朱熹的蒙养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将公民教育落实到课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学术交流 ,促进公民教育课程化的进程 ,粤港第一届公民教育研讨会于 2 0 0 0年 9月 9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华南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和香港SathyaSai教育学院联合主办 ,来自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学者近 4 0人与会。研讨会围绕“深化课程改革 ,加强公民教育”这一主题 ,通过六个主题报告、提问和回答、公开讨论等形式 ,分别就“公民…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杜时忠 《江汉论坛》2012,(5):126-131
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不仅意味着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公共使命,而且昭示着学校教育是学生公民精神养成的有效方式。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私利性倾向、教育不公平与自我封闭现象及学校公共生活的无序等共同冲击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公民精神养成。从公民精神养成的角度看,需要从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鼓励家长、公众积极参与学校事务,营造学校公共生活等方面来保障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多层次的社会诚信体系 (一)加强公民教育,积极推进公民诚信建设。公民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亦是社会诚信建设的中坚力量,其诚信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的诚信水平。因此,应努力普及和强化公民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诚信,以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同时,应综合运用引导、鼓励和惩戒手段,调动公民参与社会诚信建设的积极性,使公民真正成为社会诚信建设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要积极开展各种公民诚信教育活动,采取包括艺术表演在内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诚信教育铺展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公民诚信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公民慈善意识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是道德基于感性基础上的理性升华。青少年处于慈善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时期,慈善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为全民慈善意识培育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价值理念。但当前青少年慈善意识的现状和学校对青少年慈善意识教育的现状都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地,学校应将慈善意识培养引入学校道德教育的课堂,并同时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慈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香港“97”回归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举国欢腾,举世瞻目。本文借着刊出回归前我的4篇“随笔”(见下文1至4节,均于10余年前在香港报刊发表),以见“殖民教育”的一斑。随后,我们引述回归后刚上任的董建华新港督的公开谈话(见下文第5节,它与前4节密切关联),稍作评析,做为本文的结尾。1.普选与爱国!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七日的《中报》大红字标题:“邓小平赞同港督意见,香港普选宜循序渐进”。内文说“邓小平不相信香港现时搞‘普选’会对香港有好处……他又称,将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必须同时爱香港及中国,普选是否能觅到…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家安  张旭 《学术论坛》2004,(3):171-174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全面发展.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国学校教育中被十分看重的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近十几年才逐渐被人们关注的.文章分析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存在价值错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