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济义玄呵佛骂祖新论杜寒风临济宗创始人临济义玄,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属山东省东明)人”。他不迷信权威,强调取消偶像,呵佛骂祖,建立起人的自信,对传统佛教是一次有力冲击,体现了临济禅性格之一面。中国禅宗史上,不独临济宗人有呵佛骂祖之行为举止,在他们之前...  相似文献   

2.
“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佛教诸宗集中讨论的主题之一。《华严经》号称“经中之王”,虽然对“佛性”一词罕有提及,但历代以“佛性”为此经宗旨者大有人在。细读经文可以发现,经中所明“佛性”之义略同于“法界”,与《涅槃经》等专论“佛性”的经典尚有差异。与吉藏等十二家讨论“正因”“中道”的佛性论不同,《华严经》从“佛果”的立场来展开,可谓独树一帜。更为特殊的是,此经不是泛泛地对“佛性”做出界定和描述,而是突出了佛性的“用”,并以此对全经通说的菩萨行给予了深刻的解释。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对“性起”的宏福阐释,彰显了华严宗的理趣、汉传佛教的丰采。  相似文献   

3.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海本《坛经》的基本佛学思想之一,是佛性说而非般若义。以"空"为执、追摄佛性圆成或倡言"空空"、无所执着,是佛性说与般若义在"终极"问题上的一大基本分野。"无念",作为《坛经》美学意蕴的中心"话题",在世间即出世间的人生领悟中,即指佛性,它是被颠倒、夸大的完美人性。将佛降格为人,等于将人与人性提高到佛与佛性的高度,这是《坛经》审美理想的曲折体现。"见性成佛"、"即心是佛"、自救"自度"、"自心"顿悟、"本性"回归,实际是以佛禅方式所表述的人的一种精神性解放。而"自度"("真度")说,不啻宣告"他佛"的"死亡",这在中国佛教史、思想史与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坛经》所主张的无生无死、无染无净、无悲无喜的禅悟(顿悟)境界,有如王维禅诗的禅悟与诗悟同一,是一种"元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张国维年谱     
张国维年谱郭佐唐张国维(1595~1646),字九一,号玉笥,谥号忠敏[1],东阳托塘人。国维是明、清王朝政权交替之际对全局深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在南明匡复运动中,浙江是抗满复国斗争的重地。南都陷落,宏光被杀,国维拥鲁王监国于绍兴。于是浙东义师云起,宁...  相似文献   

5.
道生法师著《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以阐明“法身无色”“佛无净土”。非但诸佛无净土,即使“随于所化,取彼之国”,也有“造、致”之别,而非自造。僧肇大师谓之“如来所修净土以无方为体……本其无方,佛土之真也”。吉藏大师则言“土以不土为体,要由不土,方得有土。即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也”“佛开三身,以身例土,而有三土”“法身栖中道第一义土”。佛无净土,即佛土外无土,心外无别法。以依正不二故,不仅有情皆有佛性,一切无情乃至草木,亦有佛性。一切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皆成佛。  相似文献   

6.
佛教教育的成熟是以宗派的出现为标志,天台宗因创建最早,又有其独特之处。大乘佛教教育认为“人人能成佛”是佛教徒修行的根本目的。天台宗充分肯定人人有佛性,佛性具善恶,更提出“无情有性”的命题,为“人人能成佛”的教育宗旨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教学、修习的原则为止、观并重,不可偏废,形成“五时八教”为代表的教育方法。佛教教育乃中国教育思想史中的一部分,深入,细致探究佛教教育思想,有待来者。  相似文献   

7.
丈雪禅师在破山海明禅师门下受学,又远访破山之师天童密云圆悟受传临济禅法,这些经历对丈雪通醉以后独立门庭聚徒传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临济宗遵循禅宗的传统,不重语言说教,而以启发学人觉悟自性为特色.丈雪不仅要求学人"学不废参,参不废学",做到"行解相应",他还引导学人甘于过艰苦清淡的生活,努力断除无明烦恼,以做到"一切放下",休歇身心,成为一个达到解脱的"无事人".丈雪在不少场合将佛性说成是世界万有的本原、社会治理的依据、众生觉悟解脱之本,为自修自悟的禅法奠立理论基础.临济义玄提出的四料简、四照用的意蕴到明清时渐趋含糊,禅师让学人围绕禅宗心性法门展开思路任意发挥,以呵佛骂祖的做法来启示学人断除对言教的执著,丈雪在传法过程中也经常采取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晚明时期,王学左派思想异军突起,在心学的旗帜下,肯定人欲,张扬人性,在推动思想解放的同时,也出现了空谈心性的流弊。以中晚明时期小说中的另类僧尼形象来说明,若将人性等同于佛性,宣扬"我心即佛",以人心来代替世俗社会的道德规则,最终必将导致心学的异化和瓦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医案中,有不少关于笑疗的记载。清代曾有一县令,终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食不知味,寝不安枕。家人见他一天天消瘦下去,便四处求医问诊,却毫无结果。后来,听说有一位名医的医术很高明,便前往求治。这位名医问了病情,把脉之后,一本正经地说:“你乃是月经失调。”县令一听,啼笑皆非,拂袖而去。以后,逢人便讲这件怪事,每说一回,便捧腹大笑一回。不曾想,时日不多,县令的病竟不治而愈。这时他恍然大悟,立即到名医府上拜谢。名医告诉他:“你患的是郁结心病,要治好你的心病,有什么比笑更好的药呢?”的确,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0.
[摘要]明末清初,四川佛教开始在中国佛教界中崛起,最著名的是破山海明一系。破山弟子丈雪通醉,及通醉弟子佛冤纲禅师是四川佛教界的领导者。本文考证了佛冤纲禅师的生平事迹及其活动,做出编年。文章认为,佛冤纲的见地不仅纯正,而且纯熟,他所用的禅法,除了坚持临济的棒喝机锋之大机大用,振聋发聩醒学人之外,还具有曹洞的绵密,环环相扣,诱人入道之特点。他关心民苦,参与恢复与新建道场四座,并且亲自管理,铸成佛教管理之材。他忠诚精神显明,遵师爱教耿直,是四川佛教界的龙象,中国佛教界的高僧。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晚期地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净影慧远,他对佛性的阐释是以如来藏思想诠释佛性思想的。对慧远《观经疏》《大乘义章》等论著的研究发现,他在论述净土思想时的语言表达、思维模式、论证形式都与他对佛性思想的讨论接近,甚至一致。慧远以"佛性之因"论证"三土差异",以"性之四门"描述"四门往生因",以"二门体状"讨论"染、净关系",以"不善阴等四门"疏解"五逆十恶"等,不仅推动了佛教解经学的发展,而且赋予净土思想更多的义理色彩。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大乘佛教代表了佛教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那么密教则是佛教作为宗教发展的另一高峰。佛顶法是持明密教时期以佛顶部神祇为核心形成的一类密法体系。它继承发展了陀罗尼密教思想,广泛吸收、改造了当时盛行的包括般若性空思想、涅槃佛性思想、弥陀净土思想等在内的主流大乘佛教思想,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后期密教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最终却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境界和"侠骨佛肠"等,则是其佛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在一定意义上,使佛家的“无我为本”与儒家的“有本不穷”会通了起来,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尽管如此,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相似文献   

15.
友分四品     
吴正清 《社区》2013,(26):1-1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教释迦牟尼佛:“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释迦牟尼佛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16.
岑桑 《人生与伴侣》2014,(12):22-23
【不会喝酒的姑娘没前途】我爸52岁那年,特别不顺。在肉联厂干了22年,被解除劳动合同,他每天晚上在家借酒消愁。那时我大四,寒假回许昌,看他气闷的样子,劝他想开点。他说:“他妈的,还解除呢,就是开除!我韩宝义勤勤恳恳一辈子,凭什么开除我!只有3年啊,3年我就退休了,他们太没有人性了。”我拍他肩膀说:“韩宝义先生,不就养个老吗?怕什么呀,有我就行了。”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对佛理有深刻理解,但其思想却以周礼儒学为核心。他以儒事佛,把儒理与佛义融为一体, 成为其艺术思想的内核。《江雪》的意境,把沉寂空茫的佛禅意趣与上下求索的济世抱负完美地结合起 来,是诗人艺术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历代士大夫的共同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唐骏 《人力资本》2009,(2):74-75
身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却说他的人生没有奇遇,也不曾走过任何捷径。“如果我可以成功,你为什么不可以?”  相似文献   

19.
莲花作为佛教的代表性意象,突出了佛的神圣、佛性的净洁和佛法的灵异,这种类型化的意象特征与魏晋流行的佛教般若学一起,共同影响了诗赋莲花意象内涵的类型化和单一性;随着诗学和佛教的不断发展,南朝诗赋中的莲花意象受到涅榘佛性论的影响而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审美特征。佛教对六朝诗学莲花意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是佛教的影响,使莲花进入到中国诗人的审美视域;也是佛教的影响,改变了莲花意象的意蕴承继关系,展现出全新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20.
情与佛:走不出的生存困境──苏曼殊小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与佛:走不出的生存困境──苏曼殊小说新论金勇苏曼殊是中国近代毫不造作的“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奇人,时人也冠之以“情僧”的称谓,曼殊这种奇特的生存方式历来都是令研究者困惑不解的谜:既多情又何必削发为僧?既不僧不俗,又何不抚而有室?他的这种种生存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