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中广泛存在着异化现象,尽管有学者对这一现象持否定看法,但卡夫卡对异化现象的刻画却不可否认地有着社会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与这种异化现象描写相关的创作手法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卡夫卡因此而被尊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以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手法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对后世的许多作家及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卡夫卡及其作品,得出不同的诠释。本文试图探究卡夫卡作品中异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和异化密切相关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文学的交融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哲学和文学的交汇点."异化"不仅成为现代派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且对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又反常的世界”.“对于一个天真的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令人不安的奇闻”.而卡夫卡正是借助他作品的荒诞性和象征性,来表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的.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危机感、异化感以及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无望追求等等,是他的作品经常展示的内容.正如奥斯卡.包姆斯说的: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变形记》中选择了"甲虫"这一荒诞而奇异的意象来表现小人物格里高尔的变形,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压迫下的恶劣处境,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普遍异化现象。"甲虫"因其深刻的象征寓意而成为了西方变形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在整个西方变形文学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可能性与必然性两方面浅析卡夫卡缘何对"甲虫"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短篇小说《老光棍勃鲁姆菲尔德》的分析 ,说明它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品格都体现了卡夫卡“异化文学”的总体特质———运用现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异化感  相似文献   

7.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之父,表现主义文学大师。20世纪,卡夫卡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他与他的作品被世人称为文学的无解方程。本文以卡夫卡畸变的性格、断裂的婚姻、偏激的遗嘱、个性化的创作方面试析卡夫卡思想的动荡与矛盾;考证《城堡》解释的迷宫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谈到弗兰茨·卡夫卡,人们都知道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打算评价他在文学意义上的成就,而只是想窥探一下他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 ,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区别。逐一描述 ,为大家更深入触及马克思及西方现代派作家们的思想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通过小说中人物存在的境遇,言说现代人的异化感、孤独感、负罪感、恐惧感、陌生感和无归宿感。卡夫卡的文学创造是审美现代性的历程中对荒谬世界的一个模型建构。这个建构模型突现了卡夫卡现代主义文学话语的现代性意义,并开创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言说方式与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东方和西方的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异化现象有多种形式,其中既有人性的异化,也有自我的异化以及权力的异化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相似的成分,探讨这些相似的成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我们认识社会和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布扎蒂是意大利著名荒诞派小说家,素有“意大利的卡夫卡”之称,而其短篇小说的成就和影响更大。布扎蒂短篇小说直接暴露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揭示了隐藏在现实现象背后的人性及生活本质,体现了荒诞境遇中的人性法则、社会法则和人的异化,以超现实的形式表现了超越普通生活常态的具有神话虚构特征的社会潜性规则,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是奥地利现代著名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荒诞、离奇,以一种与荒诞的内容相适应的荒诞的形式,成功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现代人的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异化世界,闪耀的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光辉,这种对人的深切关注的人文精神将激励和启发人们追求自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5.
西方荒诞派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明显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文学见解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并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文学流派,但它有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荒诞”概念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加谬在《西诸福斯神话》里系统地阐发“荒诞”理论,使荒诞派文学有了思想基础。“荒诞意识是现代人面对社会、而对现实、面对世界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感到无法解释,因而产生困惑,最终以扭曲的方式去评判和表现这些现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荒诞派文学是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从20年代卡夫卡的“异化小说”开始,它经历了30年代法国的“人类处境小说”,40年代的存在主义文学和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掀起了“荒诞”的高潮,最后到60年代扩延到美国的“黑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派文学可以称为广义的荒诞派文学,荒诞性在作品中往往具体化为生活意义的虚无、和谐关系的丧失、人的异化等等主题,从而使荒诞派文学中的审美意象具有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重人格》,并尝试就“异化”这一为现代派文学家广泛关注的主题对之作出评价。当然,本文没有试图以“异化”来涵盖或诠释陀氏作品全部的丰富性和深刻性,陀氏最终关注的还是“人”本身。但由于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独特性,陀氏以艺术家的直觉表现出来的“异化”现象对现代派文学家自觉的“异化”追求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8.
“神话回归”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尤为普遍。其中卡夫卡的小说创作有着丰富的神话原型和鲜明的宗教色彩,极具独创性,同时也很能代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一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 :归化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异化表达的含义 ,而异化则可丰富归化的表达手段。异化派和归化派看不到这种相互补充的作用有两方面的原因 ,两派都片面强调各自译法的重要性 ,没有意识到文化中的互惠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异化法扣归化法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不难看出归化翻译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迎合政治要求;异化翻译则试图通过引入异域文化,促进本土文化更好地发展。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不断为成为主流文学翻译策略互相排斥,可是科学辩证法却强有力的证明翻译策略的制定并非一味地二选一,而是适度地兼而考虑,周全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