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和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这里,提出了“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问题。那么,生产力标准与改革有什么关系?它与实践标准是否矛盾?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论述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时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原理概括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概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这一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3.
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本”。既然是本,当然就是检验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报告中还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些论述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标准,而且还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对这两个  相似文献   

4.
(一)生产力标准,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毫无疑问,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应如何看待生产力标准对民主建设的决定作用呢?能不能得出因生产力落后,民主建设无能为力的结论呢?这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正确的论点,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各种社会形态的依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问题,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一个时期,我们对生产力标准强调得有些片面,绝对化,庸俗化,把“生产力标准”错误地应用到伦理道德领域,以致造成了人们的伦理道德混乱和思想混乱现象,现在有必要在理论上搞清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工的根本标准”。在这里,首先就遇到什么是生产力?怎样做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本文仅就这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生产力的含义再认识这里讲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利用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认为在现阶段,生产力标准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广西如何制定一个适合我区生产力水平的科技发展战略呢?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区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战略的辩证关系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民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生产力标准,用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和发展的大小来判断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措施以及生产、分配、交换诸关系形式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同时我们也要研究生产力本身的衡量标准和判断尺度问题。正如尺子是衡量长度的标准一样,尺子本身也有一个长短和评价标准问题。本文就是研究如何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概念,指出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仅就生产力标准的意义和含义,以及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为适应这一伟大任务的需要,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赵紫阳同志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他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思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加强生产力标准的研究和宣传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了一个检验一切事业的成败,衡量各项工作的得失,判断路线、思想、理论是非的正确标准。我认为确定生产力标准是继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之后,理论界又一件大事。如果我们把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标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对于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无可非议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坚持不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和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尺度,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概念。因此,正确分析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生产力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5.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于肃清“左”的思想影响,对重新确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放生产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生活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认为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类社会。因而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应该以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发的生产力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并对包括伦理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引起强烈震撼,对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道德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构筑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  相似文献   

18.
省社科院于6月8日和6日18日先后两次召开生产力标准学术讨论会,并邀请了院外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院内外共有50余人出席了这两次讨论会。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生产力标准的涵义 与会同志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一切社会现象的客观尺度和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标准具有更加直接的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大飞跃.同样,我们党的十三大坚持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党校系统的哲学工作者于1988年初在汕头市举行第四届哲学年会,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辩证法”问题。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标准。在生产力是不是唯一标准的问题上,一种观点作了肯定的回答,因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能离开生产力而抽象地空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检验自身的成败、优劣,只有通过生产力才能检验生产关系的优劣。因此,评判改革的成败乃至检验我们的一切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