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寇桐 《科学咨询》2007,(16):31-31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既指“执教者”,也指执教者的“教法”;“学”既指学生,也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虽占主导地位,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主体地位更不容忽视。因为,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不成功的,更何况“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不教”。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独立获取知识(即“学会学习”),是学生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课程实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一堂好课的标准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会了才有兴趣,教是为了不教.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培养学习兴趣,相信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一堂课一定要有高潮环节,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它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贯彻这种学习方式,我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做好四个转变:1.变“被动”为“主动”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以老师传授和灌输思想和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的被动位置,即所谓“…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那种教师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教文化。更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好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为实现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他们的价值。当今社会, 科技和知识突飞猛进,变化迅速,要实现这些目的,我们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进行“满堂灌”,上深全部由老师讲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与“学”,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更新教育观念,又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学”,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应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教学工作业教师的“教”向“不教”转变,使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变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应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向“不教”转变,使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变低效课堂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定要实施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作为语文教学同样如此。要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 ,要彻底医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难以提高”这一顽症 ,就必须积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因素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要保证创新教育的成功实施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为了保证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彻底扭转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 ,老师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 ,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之美和创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变“苦学”为“乐学” ,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为此 ,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数学之美数学蕴含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的过程 ,更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此 ,我在这方面作了些粗浅的探索。一、强化预习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九年制义务教材把“预习”纳入其中 ,目的就是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基础 ,依据教材和教师富有操作性的提示 ,让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智活动 ,对课文进行独立的感知 ,获得初步的印象从而独立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获得独创成功的快乐和加强自信心。并通过预习中的质疑 ,使的学生的思维激活 ,以便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把学生看作“人”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侍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现代社会注重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即把学生仅仅看作是学生变为把学生看作是“人”。把学生看作“人”而不仅仅是学生,那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在任务就不仅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知”的传授,实施“情”的感染,渗透“理”的启迪,完成“美”的陶冶,其实质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沟通学生心灵,唤起学生情感体验,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创新人才之目的。一、把握语文学科特色,形成沟通心灵的育人理念“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师生之间如何交流,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据统计,学生在选择是否接受教师教育的时候,15%是取决于教师拥有的专业技术,而85%取决于教师所  相似文献   

14.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时尚的教育观。在教育转轨过程中,中学历史教育应探索和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强化创新意识的渗透,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这无疑是正确的,理应加以发扬。但其不足是忽视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思想上,不是引导学生在尽可能地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作深入的认识,而是…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学,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巧珍 《科学咨询》2010,(18):33-34
长期以来课堂一直让老师“霸占”着,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机械地进行着“填鸭式”的教书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这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背道而驰,所以笔者由借此文要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来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二、坚持“兵教兵、兵评兵、互教互学”的原则;三坚持“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把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作为教育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这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农村中学的语文课更应该因地制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法,关注留守儿童,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变教师的一人“动”为学生教师的“互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培养会读书、爱读书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小学生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我们语文课是要“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怎么教语文可以殊途同归,而“教阅读”一定不可绕过。  相似文献   

19.
中等师范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体现在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且,他们的思维素养、创新意识、思想品质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数学是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寓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思维品质、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点上的优势地位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可以从革新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革新应以变“教”为“导”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为了达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