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人学思潮开始冷静地、理性地向学科建设转向之际,邓小平人学思想为当代中国人学科学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文章探讨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起始是对"颠倒"的颠倒,提出了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统一及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价值观内含着四个基本点,一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评判原则,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三是坚持价值与真理相统一;四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础。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在于他强调人民是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人民是价值主体必然要求人民利益至上。同时,邓小平的人本思想还表现在对人才的关注。这些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与实践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活的哲学,是与民族精神的搏动融合在一起的哲学。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了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的缘起,分析了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中的发展优先、共同富裕、义利统一等重要的伦理原则,并进一步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主体应当具备的商业伦理精神,通过对邓小平商业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价值原则以及他对商业主体精神构建的论述,试图揭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与伦理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以期能引导和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商业健康发展。这对构建21世纪中华民族的新型商业伦理文化,构筑现代商业主体的的伦理精神,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目标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有着非常强烈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他自觉地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确立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价值理论,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系统论述了怎样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在实践基础上高度体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一脉相承,它至少包括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力主体三大哲学维度。价值主体之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动力主体之维体现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和依托,权力主体之维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本质的正确定位,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民主体性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毛泽东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恩想渊源,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把握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历史地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真理观是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有机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集中体现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催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双重进程中。邓小平真理观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讲求实效、强调目的和效果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邓小平的价值观中,价值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个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不是与他人无关的个人私欲,而是人民群众的幸福。这种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的思想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否定,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价值哲学的维度上,人民主体性思想表现为人民是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习近平人民主体性思想首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人民”应被辩证地理解为全体人民及一个个“现实的个人”。人民群众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理论的内容;人民群众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评价和审美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认识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物质资料的所有权和共享物质生产的成果来体现。人民主体性在任何一重维度的缺失,都将导致其流于“抽象的空洞”。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价值主体的问题。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回答和解决了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评价标准问题,而且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人民利益,“三个有利于”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邓小平的这一价值观思想为对我国的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人权以及正确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指明了中国人权建设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许华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8):4-6,13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基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主体性向度以现实人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最终归宿。作为社会和谐的实践主体,人的创造性、明确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向着完善和谐的社会形态前进。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主体。作为价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的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最高标准。因此,现实的人是社会和谐的评价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体现了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的统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保证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价值手段和途径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价值目标 ;人民群众则是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15.
人民本位思想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是目的"和"人民是主体"的重要思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价值标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为丰富和完善“以人为本”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手段和目的以及生存和幸福的内在统一三大纬度完整构成了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时代性,而且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价值尺度     
以主体需要为价值尺度 ,在我国已成为共识。主体需要并非总是合理 ,以此为价值尺度 ,会导致作出荒谬的结论。生存和发展的效益尺度应是科学的价值尺度 ,它是社会共同尺度 ,体现了价值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 ;它是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相统一的尺度 ,体现了万物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中国梦为价值理想,以"两个一百年"为价值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选择,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核心,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价值建构。它具有鲜明的价值特色,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特殊价值与普遍价值、弘扬正价值与摒弃负价值、科学性与合理性、价值观念和价值实体、事实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历史的实践主体与历史的价值主体的统一。其内容涵括主体利益的群众性现实性、渐进性和统一性。它的形成,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并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价值选择过程,它是通过主、客体互动来具体体现。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选择由不同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价值主体选择、价值客体选择、价值目标选择、价值中介选择、价值环境选择、时机选择等。为避免在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选择过程中出现偏差,需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原则以及代价最小与价值最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