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国的修辞学史研究被公认为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8年底吉林教育出版社一次推出了二百多万字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这部书由著名修辞学史家郑子瑜、宗廷虎主编,陈光磊副主编,它标志着我国修辞学史研究的新水平。本文着重探讨了陈望道修辞学术思想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重大影响,包括对复旦大学修辞学史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修辞学通史》的影响。作者还回顾了《中国修辞学通史》的撰写缘起、写作原则及研究修辞学史所具有的文化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望道修辞学思想引领中国修辞学新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陈望道先生(1891——1977)逝世30周年。陈望道先生被公认为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者。他在充分继承古今中外修辞学遗产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修辞学思想,几十年来,它一直引领着中国修辞学创新的历程。表现在:第一,陈望道创建的修辞学基本理论,指引着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性质、范围等方面的新开拓。第二,关于中国修辞学史的论述,引领修辞学史研究走向新境界。第三,关于中国修辞史的论述,引领修辞史研究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针对80年代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提出9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的学术倾向与前沿课题,以期引起深入探讨,包括史料问题,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修辞史观问题,即怎样看待人们研究修辞的历史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史的前沿课题:一是加强对修辞学史体系的研究,二是加强对修辞学史发展历程与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宗廷虎先扛起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研究的大旗,厘清人们对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的模糊认识,开创研究修辞史和修辞学史新路径,引领修辞史和修辞学史研究大军前进。  相似文献   

5.
当今汉语修辞学研究空前繁荣,但是修辞学史的研究却相当薄弱,至今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多年来研究汉语修辞学史的“四大家”为修辞学史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在编写体例、方法、体系方面各有优劣得失。世纪之交的修辞学史研究要走向全面发展和繁荣,需要修辞学界的广泛参与,尽快建立起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史体系。文章首次比较全面地评述了汉语修辞学史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修辞学史研究和修辞史研究是修辞学研究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宗廷虎先生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修辞史研究而言,在理论探索中,指明了修辞史研究的性质、对象和范围,阐明了修辞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明了修辞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了辞格史研究的理论;在实践研究中,具体研究了借代、引用、避讳、回文、镶嵌、顶真这六个辞格的历史演变,进而研究了诗歌体中连珠格、顶真辞格连环体、药名嵌字格的历史演变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引用辞格,系统研究了中国集句史;在方向引领中,组织撰写《中国修辞史》和《中国辞格审美史》。这些成就,对修辞学研究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数年前,听说郑子瑜先生和宗廷虎先生主编、陈光磊副主编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修辞学通史,我是十分高兴的。现在,看到《中国修辞学通史》的出版,怎不令人万分喜悦呢!一摆在我案头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洋洋211万言,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修辞学史著作。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是为我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建立了第一座里程碑的话,那么,这部1998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史》就在我国修辞学史学科上树起了第二座里程碑。回顾十多年来我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历程,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至今的评点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修辞学内容,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最早从修辞学史角度深入开掘这一宝贵的学术资源。当前已有多篇研究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成就的佳作问世,但对他们在评点修辞研究方面的贡献还少有专论。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为中国修辞学史研究开辟了评点修辞研究领域,评点修辞如今已成为修辞学史研究的新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修辞学研究视阈宽广;理论修辞学研究成绩显著;实用修辞学研究成绩斐然;修辞学史研究盛况空前;修辞学流派逐渐诞生;中国修辞学研究传统受到重视。未来修辞学应在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开拓创新:理论探索需进一步深入;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需进一步结合;现象描写需进一步上升为理论建构;国外修辞学研究成果的引进有待拓展;传统修辞学研究成果的继承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宗廷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修辞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然而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他在修辞学史和修辞史方面的成就,忽视了他在修辞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修辞学理论建设上,宗廷虎明确了修辞学的学科属性,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题旨情境观",适度扩大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而在修辞学研究方法上,宗廷虎大力提倡并纯熟运用的多维观照方法和辩证考察方法,也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百年史,我们认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今后应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努力:一是注意语法修辞相结合的研究,二是加强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力度,三是重视对新媒体时代的修辞新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修辞史与修辞学史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如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等研究的比较以及从修辞史自身的"史学"价值角度看,研究修辞史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切可以接触、辨认的汉语修辞文本--包括所有汉语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献的语料,也包括现代互联网上的各种汉语语料资源.修辞史的研究任务就是在历史中探询、揭示、描述各种修辞现象的生灭规律,寻找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和演变轨迹,建构完整的修辞史理论体系.在运用归纳法、比较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阐释论等现代理论方法.要努力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的修辞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权"来研究汉语修辞史.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 1901年 4月即论及修辞的重要性,他的有关白话文修辞、理解修辞的论述以及对中国修辞史演变轨迹的简略勾勒,均为 20世纪最早的修辞论。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代修辞学家宗廷虎、李金苓等的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深化研讨汉语修辞学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确定了修辞学的学科性质.修辞学属于言语语言学,又具有多边性.第二,辩证地对待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修辞的最高原则的确定都源自对形式、内容的科学思考.第三,修辞学史的系统研究.包括系统发掘修辞学史,系统把握历代修辞理论,系统发展学科本身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中国修辞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老问题,每当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总要被重新提出来讨论,而每一次讨论都推进了该学科的新发展。当前我国修辞学研究面临西学涌进而呈现多元并进的发展态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从探究这门传统学科的理论源头和逻辑起点入手,沿着其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主线来思考进一步发展的路向,从而把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化,建立一个独具中国修辞学历史传统和新时代风貌的"对象、目的、方法"相统一的研究范式,使之既能保持民族性又能体现时代性,走不失民族自信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