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船山的德治思想是明清历史转折期的重要思想成果。在继承和反思宋明理学的德治哲学基础上,王船山从太和范畴着手,寻求德治思想的合法性依据;从君子四德的仁义礼信出发,探索德治思想的价值依托。他创造性地提出"治统"范畴,明确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由内圣而外王、从民生诉求民主;天人互器、依人建极,颠覆了宋明理学的道器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力量,以人本主义的主体论重构了十七世纪的中国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理论宝库中,蕴含着深刻的主体性建设思想,邓小平对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建设问题不是注重于抽象性、概念性的阐述,而是把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行考察,并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上做深刻的阐述。从邓小平对主体性建设的诸多问题的阐释来看,邓小平的主体性建设思想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主体和主体性建设思想的提出主体是从事着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可以是个人、社会集团直至整个人类。当马克思把人看做类存在物时,他的目标是人类的解放;当他把无产阶级看作哲学实现的力量时,他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当他在批判…  相似文献   

3.
<正> 王船山的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早为人们所熟知,但对于他的货币思想则还未引起人们的注视。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以供讨论。王船山的货币思想,同他的其他思想一样,具有比较丰富、系统的特点。他继承了前人的有益思想,又有自己的独特创见,能深入细致地触及到货币问题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问题,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而要搞清楚什么是主体性,又必须搞清楚主体性与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的关系问题。 一、对象性活动与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有的同志说,主体性包含着二重意义:一是,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主体性最重要、最本质的方面。二是,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中主体的特性。第一个层次比第二个层次更重要,并规范着第二个层次。这是一种新观点,值得研究。此论说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或人是主体存在物,这是就人类与自然或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的。就此而言,可以这样说。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主体性——一种马克思哲学视点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的若干具体规定作出把握的同时,更要看到马克思在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问题上所进行的重要思考;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致力于探究主体的新质形态与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最为直接的思想前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主体作用的涵义唯物史观认为,主体性是一个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从人的能动活动上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马克思在研究主客体若干问题的著作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理论的合理部分,从事物的本原性与对象性两个方面的关系上阐述了主体性理论。他多处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并认为人是“生产主体”。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或现实世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活动的对象。所  相似文献   

7.
<正> 王船山以君臣为大伦,为明朝君主奋斗到最后一息,说明——在明清交替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王船山的以君臣为大伦的忠君观念,成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内核.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为明朝君主呕心沥血直至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王船山看来,要解决社会由乱到治的问题.关键在于臣民必须忠君,在于严格地维持封建宗法君臣的关系。因此,不管君主坏到何等程度,臣民只有救君失误之责任,而无咒君、辱君甚至反君之道理.就是说,即使是暴君在位,也只能听其自亡。他说: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价值的存在形态或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主体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反过来,它又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方法或手段。换言之,生活方式既是主体自身的外现.又是主体认识观照的对象;既是主体自身的内在形态,又是满足主体内在需要的外在客体。可见,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性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客体性范畴。在主体和作为客体的生活方式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佩环 《江淮论坛》2007,1(5):105-109
文化交往是一种人类超越自身的实践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通过促使文化交往主体成为反思性主体与交互性主体来提升人的主体性,从而推动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但是,核心的问题还是主体性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综观这几年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可以发现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不同规定: 一种是从主体的角度,从主观出发,将主体性归结于人本身。认为,所谓主体性。只是在人本身规定人为主体的属性。包括主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自觉性等)、主动性、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下)夏甄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四、人掌握世界的观念方式与实践方式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从事各种对象性活动,用不同的方式掌握世界并表现出主体性,是以人自身的能力结构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正是这种结构的功能表现。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12.
<正>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自他而始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历史上对屈原的认识和评价有一个过程,不少人对屈原有所误解,还有些人将屈原的为文和为人割裂开来。王船山与屈原虽相距千余载,却同以爱国思想著称,那么其间的联系何在?王船山是怎样评价屈原的?本文试通过评述王船山《楚辞通释》中有关论述探讨这些问题,兼及窥视王船山学术的特征。笔者管见所及,或有谬误,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作为晚明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知行论和实学思想、历史观与政治伦理思想、经世变革思想、兵论思想,以及宏阔的儒学学术视野和深刻的文化反思精神,都对晚清湘军经世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船山学行为湘军集团提供了经世活动的文化参照系,湘军集团则一定程度上执行了王船山等清初经世大儒的政治文化遗训。  相似文献   

14.
近十来年,关于主体性思想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的论者以“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体论化”为名,曲解主体性原则的本体论前提,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本体是主体性原则的客体性基础这一基本思想。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有关主体性原则及其本体论前提的思想和论述的理解问题。本文拟就此略作一些粗略考察和研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般说来,只能在严格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意义上来使用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范畴,而在本体论意义上无所谓主体与客体的…  相似文献   

15.
刘人熙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主张以传统道德拯救中国。从青年时候他就开始就崇拜王船山,研习王船山的著作。他认为王船山继承孔孟程朱思想又有所发展。刘人熙对王船山的推崇仰慕影响了谭嗣同,使谭嗣同崇拜王船山,但刘人熙又不赞成谭嗣同的"变法",未参加辛亥革命的有关活动,民国建立后虽对民主自由等现代观念有微辞,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民主自由独立的思想,尤其赞成民主共和的建国思想。正因为这样,刘人熙认为以船山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新湘"、"新天下",所以他创立了船山学社。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洛夫写的《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家王船山的世界观》一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等出版)除“绪论”、“结束语”之外、共五章:一、王船山的时代;二、王船山的先驱者们:三、王船山的哲学观点,(思想家哲学体系的形成、自然观,对道器范畴的唯物主义解释、对陆王和佛教学说的批判、认识论、逻辑问题)四、王船山的社会政治观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观点、道德学说、人道主义原则在王船山观点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主义和封建民族主义思想、王船山世界观的阶级实质,作为哲学史家的王船山科学研究的原则)五、王船山和他同时代人观点的评价。本刊1986年第二期刊载李申摘译的该书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摘译的是该书的《绪论》,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天人关系是指天道与人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王船山天人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作些粗浅探讨.一、王船山在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中,强调“理通而功用自殊”,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王船山在阐述“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方面,批判了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天命论”思想,对天与人都作了唯物的解释.他讲的“天”是标明物质规律性及其客观性的“天”。他说:“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日天.呵《读四书大全说》卷九)所谓“势”,即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王船山说:“…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局限性极为明显,但其理论指向也非常鲜明.对于人本身,即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确证和伸张是这一思想形态的根本性蕴涵;同时,它也内在地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从学理上说,正是这种双重理论指向的存在,才使得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提出以及围绕着它而展开的广泛论争成为了一种瞩目的文艺现象和思想文化现象.在当前所谓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学科危机的语境中,深入研究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问题和强调文学的自主性显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探讨王船山诗词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论文较多,但涉及佛学对其诗词的影响的却几乎没有。不少论者认为,王船山于传统文化中单纯地服膺儒学,其诗词之内容当然也是以此为依归。的确,船山是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己任的;但是,他并不是简单地唯六经是诵,而是广泛地研究先秦以来诸家之义理,经过独立的思考、选择和融合,从而构成自己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王船山不仅尊崇儒学,而且研究佛老,能够做到“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对佛老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并从中吸取了某些有益的因素。本文拟就佛学对王船山诗词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