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整个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在多种改革方案中,实行农村土地“三元制”的所有权糊度改革模式是可行的。该“三元制”方案内容为: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应属农民私人所有;耕地应属集体所有;城郊地应属国家所有;“四荒地”应允许私人所有;其它农村土地可进行因地稍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当前农村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长期分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效率"理论,对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新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则是土地问题。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减少改革成本,稳定社会出发,将改革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从长期来看,中国现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应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凝固化。针对目前农村工业化的新情况,农村土地制度要有根本性的突破,也就是从明确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逐步过渡到明确对土地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然而,在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土地保护不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并围绕“效益”、“社保”和“配套制度”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大扶农力度,改进扶农方式,确保耕地经营效益;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促进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向资本功能的转化;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在中国现阶段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受到中国社会转型特性的制 约。改革要考虑中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性、农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地位、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和渐 进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介绍"大包干"是小岗村农民在生存环境胁迫下的首创基础上,阐述了中共十一届三全会审时度势,把农民的首创上升为农村改革的方向;在介绍城市国有土地改革成功的基础上,论述了冲破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盲点,显化和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沉睡资产的必要性。据此,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解读,认为深化农地经营制度改革切忌急于求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走综合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推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使农业飞速发展,但是近年来,农业投入增长缓慢,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出现了农业发展缓慢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依据这一观点,基于农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当前所实行的分散经营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业利润率,对要素的吸引力不够,造成农业要素投入偏少,这最终导致农业发展缓慢。针对当前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继续探讨和分析满足效率标准的、更有效率的土地制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前最为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式是推行农民占有股权的具有所有现代股份公司特征的土地股份公司形式,这种形式能够解除现行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限制、解放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于产权主体缺位、流转行政化、经营细碎化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要素供给、农业产业化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不能为城镇化的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效助力。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议:以"农民参与"和"产权细分"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完善农用地流转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制度,构建耕地承包权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土地集体公有”“分田包干”“三权分置”等农村土地思想,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不断完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解决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以保障农民权益为目标、以继承和发展为动力、以建立和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生产关系为原则三大特点。毛泽东农村土地思想破解了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因土地兼并而导致土地过度集中的难题;邓小平“分田包干”土地思想解决了生产队时期存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足两大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习近平“三权分置”土地思想破解了小农经济困境,推动了规模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土地制度的制约。中国的土地既不能完全国有制,也不能走西方国家私有制的道路,唯一的选择是在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下强化和稳定农户的承包权,加快培育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其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的概况 ,并预测了江西省城镇用地的发展规模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的五种不同的方式 ,最后针对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岗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体现为穷则思变的图强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无畏无惧的担当精神、勇于探索的试错精神、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小岗村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引领了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在“大包干”基础上构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小岗精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乡村振兴必须建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市贸易的演变及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集市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市的发展趋势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在一定时间段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优势的逐步释放,也凸现出它的弊端,这为新一轮的农地改革创造了需求。本文建议实行公司+农户的农地股份制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制度创新。通过对农村土地信托、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及农村土地抵押三种现阶段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比较,指出现行法律限制、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是抑制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局部地区的改革试点经验,从法律保障、基础制度、抵押制度和风险补偿等方面提出推动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还没有单独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法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背离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等情况,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亟待变革,提出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能够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从拉美国家的城镇化陷阱分析入手,认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高城镇化率、高度集中的土地问题、严重滞后的社保制度、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等衍生出了一系列具有关联性、连续性,且难以逆转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深刻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和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土地制度是拉美国家陷入城镇化陷阱的重要原因。继而阐述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安排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土地制度安排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土地制度安排对跨越城镇化陷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内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历史的战略性选择。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催生政府强行征地欲求,加速农地数量的减少,加剧农地质量的下降。合理调整城镇化建设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要求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集约用地,必须规范政府的供地行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