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征 《创新》2008,2(5)
求真务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本质内涵。求真务实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主体的能动活动建构主—客体统一关系,进行"合目的性"的自觉活动,从而使其实践活动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价值内蕴,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蔡亮 《创新》2013,(5):40-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实现了理论的中国化。这一过程的前提在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把握中国人权实际,围绕实现最大多数人的人权这一主题,立足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人权建设基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指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这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逻辑范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再到当代形态的转变.与此相关,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构建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也有随之而变的所指.无论人们怎样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构建出的各种理论体系传达的意义在本质上不能相互矛盾.追问如此问题,对"在场者"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10):140-14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社会时代文化变革息息相关,它体现着时代精神,把握着时代脉搏,汲取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也是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艺术多样化和文艺理论多元化发展现实,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范式,深化和拓展当代性的问题领域,推动与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与指向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要求是将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转变到关注理论本身的大众诉求,进而满足大众诉求,获得社会主体的认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为"大众诉求-主体认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来,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一历史的演进,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到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再从党的指导思想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过程。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性的内在力量和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袖人物,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本质与时代特征。回溯这一历史,可发现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的基本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现象,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丽云 《探求》2009,(3):15-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9.
《社科纵横》2015,(10):6-8
理论提升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具体形式和过程,是不断继承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具体的理论不断上升至新的高度,指导新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的国情特征,不断解决中国在实际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辉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理论提升的重要意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历史发展进程,着重分析的是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结合目前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探讨现阶段马克思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0.
"范式"(英语paradigm)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aradeigma,意思是"模范"、"模型".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作如下简单概括:范式是一种特定的思想或理论框架和形态,范式转换导源于原有理论范式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朱哲恒 《创新》2011,5(3):18-22,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应更具辩证性,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有所为,才有所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应准确把握世界的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应准确把握中国的时代方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透过对古希腊哲学史的发掘和近现代主要哲学流派思想的梳理和提炼可以发现,与以观察自然、宇宙形成自然哲学观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以观察人自身所形成的实践哲学观、政治哲学观等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哲学观。二者的区别并非停留于哲学的对象上,而且还表现在哲学理解的范式上。前者追求统一、同一、规律、绝对、一般,进而使哲学变成了思辨哲学、理论哲学、意识哲学,而后者则关注差异、个别、特殊、相对、共通性等。  相似文献   

13.
刘顺  周泽红 《创新》2012,6(2):30-36,126
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呈现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将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务必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间双向互动;继续做好经济复苏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夯实基本物质内核;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其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领导力量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夯实政治基础等。  相似文献   

14.
王浩斌 《创新》2009,3(10):71-74
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指导下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最初尝试。它不仅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为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及教训,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其基本经验是: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扎根实践、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必须发扬民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是当下中国历史性实践所提出的重大思想课题。现代化的发展往往意指进入现代文明。而对这一文明的抽象理解却掩盖了其本质规定和历史性。中国的发展是在与西方不同的历史前提的基础上开展出来的,仅只部分地从属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而其快速发展正日益凸显后者固有的历史界限。中国发展的现实前景意味着整个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体系等的变革与重铸,从而不可避免地要求哲学的新形态。这一哲学新形态的思想资源即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其自主的创造性融合,将积极地指向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四是始终围绕着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理论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论,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创新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唯一历史选择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归根到底是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in 1951, with a view to shaking off Tibet’s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and making it prosper alongside the rest of China, the central leadership with Mao Zedong at the core, combining Marxist theory on ethnic issues with the particular realities of Tibet, gave up the earlier plan of “shifting the troops garrisoning Tibet every three yea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e,” and began to consider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in which the troops would take root and settle down in Tibet and the border area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following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lled on the people to “speed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leapfrog progress in Tibet and developed the assistance method of “accountability for specific areas, paired-up support and regular rotations.” That has enriched and supplemented our long-term thinking, an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nd pathway towards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of Tibe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summarized the Party’s Tibet governance strategie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putting forward the idea that work on Tibet must uphold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governing Tibet according to law,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Tibetan people and the region on a long-term basis, increasing cohesion and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giving a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and epochal meaning to long-term thinking on building Tibet. This article tries to trace the history of the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and summariz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work on Tibet in the new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