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单亲母亲的就业困境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母亲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就业困境是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受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性别利益需求、法律政策的性别盲点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单亲母亲的就业困境集中表现为职业障碍、就业安全感、再就业等方面.给予就业困难的单亲母亲提供必要的社会政策支持和就业援助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实现单亲女性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单亲母亲这一特殊群体面临子女的教育、再婚、住房、经济、社会大众歧视等诸多问题。加强人文关怀,扩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关注和了解单亲母亲;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完善社会政策;提供心理情绪辅导;提供教养能力训练和技能培训;建立互助小组;提高社会支持网络;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结合单亲母亲的需求和实际生活状况从身体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上帮助单亲母亲,改进其生活状况,促进其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传统上人们对婚姻的忠诚因为价值观的多元出现了转变,离婚单亲母亲的数量上升。离婚单亲母亲作为单亲母亲的一种主要形式,值得关注和研究。现有文献中对单亲母亲关注较多,但对离婚单亲母亲缺乏研究。文章以离婚式单亲母亲为研究对象,采取个案研究法,选取了优势视角,在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交流中实现服务对象的增力。  相似文献   

4.
单亲母亲的处境与需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单亲母亲家庭逐渐增多,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人口和社会现象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单亲母亲家庭的处境令人担忧.经济的贫困化、社会形象的负面化以及观念的陈旧化严重妨碍了单亲母亲自我适应与发展.她们是需要社会帮助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单亲家庭日益增多,以女性为主的单亲家庭占近90%,城市贫困单亲母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女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专制型、权威性、溺爱型和放任型四种,城市贫困单亲母亲子女教养方式集中于权威型和溺爱型。影响城市贫困单亲母亲教养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单亲家庭的类型、家庭结构、子女年龄、社会环境、自身早期经验、生活中的特殊事件及重要他人的意见。此外,贫困单亲母亲的教养方式是亲子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国内单亲母亲家庭十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近十年来单亲母亲家庭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单亲母亲家庭研究在研究取向的客观化、研究范式的拓展和研究的本土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建议今后的研究取向为:从纵向的角度对单亲母亲家庭进行行动研究,连续性、系统性地探究她们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生活遭受重创之后复原与成长的能力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永石 《百姓生活》2012,(12):35-36
单亲母亲从农村到大城市打工,含辛茹苦地供女儿上了大学。可是,女儿却不想靠自己奋斗实现人生理想。一门心思要嫁富豪。女儿费尽心机参加富豪相亲会,母亲多次苦劝无效,绝望中向女儿挥起了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双性化人格为理论依据,从性别角色的角度研究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两位与单亲母亲共同生活的女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题突出分类的方法进行编码,对父母的性别角色,特别是母亲的性别角色对她们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3年内。中央电视台“家庭”、“道德观察”、“共同关注”节目分别以《母亲》、《爱的代价》、《明天》为题。报道了国内一个罕见特困残疾人家庭的真情故事。在全国引起震动。一场救治伟大母亲。拯救特困残疾人家庭的爱心行动波及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3个县市……  相似文献   

10.
特困儿童是指失去了父母的正常照顾,而自己又不具备生活能力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凉山彝族地区随着毒品、艾滋病的灾害,出现了大量的特困儿童,他们面临着生活困难、情感脆弱、社会歧视等现实问题,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论文从相对剥夺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昭觉县特困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从提高入学率,关注身心健康和加强对事实特困儿童的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吕济民 《社区》2001,(11):25-25
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从今年9月份起开展了“民情日记”走访活动,要求所有社区干部每人每月走访不少于50户社区住户,其中特困人员的家庭、单亲子女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病危重病人家庭、解除“双劳”人员家庭、新迁入社区家庭、烈军属家庭,以及残疾人家庭等社区10类家庭是社区干部每月必访家庭。10月份,7个社区52名社区干部共走访5035户,占全街道13000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下城区胭脂新村社区已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共568人。他们中虽有部分人在寻出路、谋职业,但大部分人仍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在帮扶特困人员的家庭中,有的是多年瘫痪在床的病人;有的是精神残疾;有的则是单亲子女;有的还是身患疾病,急需治疗的夫妻下岗人员。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最近,他们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结对扶贫帮困签约会议。会上,13家帮扶单位分别与17位特困人员和特困家庭签订了帮扶结对协议。他们有的出钱资助、有的安排就业、有的定期探望,有的负责学杂费。会上共建单位建行杭州之江支行行长亲手把员工的捐款1500元交给…  相似文献   

13.
《百姓生活》2014,(6):5-7
引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巨大社会变革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细胞"的中国家庭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家庭呈现出5大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类型多样化、家庭关系松散化、家庭功能有所弱化。相对固定聚居的大家庭形态趋于解体,越来越多的新家庭形态出现,由此也带来了不同的新人群:独生子女、失独父母、丁克族、单亲母亲、单亲子女、不婚族。这些新家庭形态也导致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各种新观念,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明显,家庭代际呈现新的对话、磨合。  相似文献   

14.
透视弱势群体——中国离婚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其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中国目前尚无对离婚母亲提供子女抚养资助费的社会保障政策,但近九成的单身母亲是子女抚养的主要承担者。大部分离婚妇女的年龄段为35岁到50岁,其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月实际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大多数;六成的离婚妇女认为她们离婚后的生活“极为清苦”和“比较清苦”。半数以上的离婚妇女认为她们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在“维持生存”。中国150万个单亲母亲家庭形态的出现,意味着一种贫困现象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离婚妇女的权益保障及中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不能不引起关注。离婚妇女的权益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层次上是中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反映。是社会功能(给予弱势方援助)和执法能力(强制支付赡养费)不强的表现,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潘同启 《社区》2014,(22):14-14
城乡低保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被形象地称作“兜底的保障”,它是由救灾救济演变而来,最初叫“农村(城镇)特困救助”,后改为“城乡社会救助”,简称“城乡低保”。这项惠民政策已实行十年有余,在21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城乡特困群众尚未温饱的历史环境下,为保民生、保稳定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全面温饱生活的实现,大病医疗、  相似文献   

16.
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在这一群体里,很多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呈现出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突出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单亲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会得到增强,但心理压力会持续增大,心理素质会更加脆弱,在一定时期内违法犯罪率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辛 《社区》2009,(15)
家住济南市市中区六里山街道玉函南社区的小崔是一位单亲母亲,前不久她刚刚在政协委员赵惠的陪伴下来到济南市真爱妇科医院免费做了一次妇科查  相似文献   

18.
四川藏区是我国连片特困民族地区之一,以身处贫困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对旅游发展模式不同的3个旅游社区进行实证对比研究,深入探析了旅游发展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居民的实际经济受益情况,调查了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态度、参与行为和政策评价,验证了不同旅游社区和旅游经济受益的居民在旅游扶贫态度和政策评价上有显著差异等理论假设,提出了提升旅游扶贫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贫困陷阱理论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致因,并提出发展援助的政策选择。文章首先基于标准的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分析贫困陷阱的机制,然后主要依据四川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数据,分析了贫困陷阱在这些地区的表现,包括地理第一性驱动的空间贫困陷阱、地理第二性(市场发育程度低和文化因素)驱动的贫困陷阱及因极度稀缺驱动的行为贫困陷阱。最后给出了通过外部的发展援助进行贫困治理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致力于提供特殊困难人群的生存及健康保障。近年来,我国特困供养服务保障有了重要的进展,但城乡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保障差距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章用定性访谈与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江苏省特困供养政策和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特困供养制度的运行状况、成效与问题,并借鉴国际上特困及弱势群体救助制度和实施的经验,为我国特困供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