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赵志斌《冰凌花》1994年赵志斌的《冰凌花》1994年入选吉林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术作品展,这幅画主题鲜明,年味浓郁,色彩亮丽,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开心快乐的小姑娘,利用窗户上的冰凌花用硬币做出吉祥的图案。这幅画在造型和绘画技法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具有中国工笔画的特征,画面的色彩非常丰富,着色方法也多种多样。画面构图饱满,以粉色、红色为主色,绿、黄、蓝为  相似文献   

2.
王维的"雪中芭蕉图",作为一帧很受推崇的名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代的某些艺术论著,也都经常提到这幅作品.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幅画在宋明之间还存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记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陈眉公《眉公秘笈》,又云:王维《雪蕉》,曾在清閟阁,杨廉夫题以短歌.  相似文献   

3.
吴道子画水     
吴道子是我国盛唐时期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少 年时就在河北定州城外的柏林寺跟一位老和尚学画 画。 老和尚想在寺里后殿的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 图",可他画了许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他决定带吴道 子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等画得跟真水实浪一模 一样了,再回来画这幅"江海奔腾图"。 吴道子高兴极了。第二天一早,他就收拾好行李, 跟着老和尚出发了。  相似文献   

4.
王罡 《华人时刊》2012,(5):72-73
赏析提要:这幅草书是巅峰之作,品相十全,4次出版。用笔好,墨法妙,章法美,特别是线条,乃林散之"锥画沙"笔法之经典。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等多位名家专家题跋评价,草书《李贺南园》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5.
常律师热线     
《社区》2004,(22):48-49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免费 开通了"常律师热线",特聘请北京致新 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李宝常为大家答疑 解难。 热线开通时间: 每周六9:00-16:00 电话:(010)65225005 (010)65247311-6128我们能否要回这幅名画常律师: 你好! 我是河北省一名农民。我父母收藏了一幅齐白石画的画,但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不知道,不知父母为何对我们保密。父母都去世后,我们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了该画。 由于我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我从小爱画风景画。记得九岁生日的那天早晨,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在家门口精心画了一幅风景画。看,画面左下角,有一排绿树掩映下的小平房,我的家就在这排平房里。画面的地平线很高,使我家门前的荒地显得特别空旷宽阔,空地上有一群大鸡、小鸡在追逐和觅食。树上、屋脊上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我正想着色,妈妈却说:“婉玲,这幅画还没画完!”我有些奇怪,“妈妈,这幅画确实画好了呀!”妈妈神秘地说:“孩子,你先收起来,以后再告诉你。”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十岁的生日又到了。妈妈提醒我:“把去年没画完的画拿出来看看。”我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7.
新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了之后,他把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边放了一支笔,并在一张纸上写好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笔,都可以在画中标上记号。  相似文献   

8.
李诚 《21世纪》2010,(7):39-40
一幅画,一半在台北,一半在杭州,生生分离已经60余年。这幅画到底演绎了怎样的曲折离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李诚 《社区》2010,(26):50-51
一幅画,一半在台北,一半在杭州,生生分离已经60余年。这幅画到底演绎了怎样的曲折离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换个角度     
范家生 《社区》2017,(23):1-1
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老者手舞足蹈,缓歌而过。年轻人止住老者:“老人家,您为何如此快乐?”老人朗声回答:“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巾,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生享用,为什么不快乐?”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人家,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笔者听了一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报告,主讲人是位风趣幽默的老者。老者说:大家仔细看看"友谊"这两个字的构成,"友"字上面一横一撇表示两个人在靠拢,下面"又"表示一次又一次,所以,"友"就是两个人的心一次  相似文献   

12.
《韩熙载夜宴图》(见本文配图)这幅画,是南唐后主李煜亲手促成,有着非同凡响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准。该画原迹已失传,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是世人公认的国宝。那么,这幅画作背后到底"潜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夜宴中的主角关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作者顾闳中,诸多史料中只有"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画院待诏"的简略介绍,远没有这幅画作所表现的主人公韩熙载被人们所热议。  相似文献   

13.
好像是在工人日报上吧,看到一幅构思非常精巧的漫画,把祖国的版图,画成了一只慈祥、丰满的大母鸡,而我们的“东方明珠”香港则被画成了紧跟母亲的小鸡雏,标题是一曲流传极广的电影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幅漫画,我反复玩味后,不由得拍案叫绝:画得好,其标题更是画龙点睛!它深刻地表达了祖国和香港这种不能分离的母子亲情。  相似文献   

14.
巨匠的手艺     
蒋子龙 《可乐》2008,(5):48-48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拿得起来。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农奴,为他们指派活计?俄国绘画大师列宾曾画过一幅闻名世界的油画《托翁犁地》。列宾为这幅画准备了三个月,每天躲在一条壕  相似文献   

15.
魔画     
2006年冬季的一个深夜,独居在乌克兰文尼察市的特兰娜·捷列茨鬼使神差地披衣起床,在似醒非醒的状态下开始作画。这幅画就是《雨中女郎》。捷列茨没料到,这幅《雨中女郎》在她举办的画展中因别具一格而魅力十足,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在画展的首日,这幅画就被一位叫卡德罗娃的单身女老板用15000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买走了。  相似文献   

16.
多想把快乐制成卡片写上祝福画上花边夹进老师的备课手册让快乐陪伴在老师身旁多想把一杯清茶悄悄端到老师桌前让清香的水滋润老师的喉咙温暖老师的心田多想把时间留住浓缩成一个香甜的梦再把一切憧憬镶在里面让老师的疲劳消失不见把所有的心愿都写入贺卡愿老师微笑常挂在嘴边把爱写在贺卡上@艳秋~~  相似文献   

17.
那些卑微的、低廉的、奇怪的、丑陋的"材料"被当代艺术大师们做成了一顿具有极高价值的"盛宴"用传统的眼光去看,3平米大的《白色的打结布块》怎么都不像是一幅绘画作品,因为它不是"画"成的,主体是由一块白布打结而成,画家只是在底部铺垫了纸和油彩。据说,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画家受心脏病侵袭时留下的记忆,白布打结所造就的褶皱,在画家心中与疾病有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一和十万     
快乐有时并不是用钱换来的。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非洲一个叫亚米亚尼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位老者,穿着白袍盘着腿安静地在一棵菩提树下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它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  相似文献   

19.
印度流传着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一天,一位老者来拜访阿利·哈费特,说:"你若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的全部土地;倘若能发现钻石矿,还能够让你的儿子坐上王位呢。"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满足了。这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这个念头,但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仍死皮赖脸地缠着他。老者只好告诉他:"你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若能找到这条河,那  相似文献   

20.
撰文有误笔,绘画有误墨,皆是常事,如何对待却大有文章。常见的是稍有误墨,立即撕弃。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有本领的艺术家其本领就在于临"误"不慌,能够化丑为美。画家邱授臣画《秋塘鸬鹚图》,画成之后,不慎在右上角滴染一点墨,大煞风景。画家对着这幅费时很久的画,颇为踌躇,若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