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当我们西北民族大学从事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各学科的各民族同仁们在西北民族大学东学术厅济济一堂,与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业内朋友们、兰州大学的先生们共同为我们大家所尊敬的谷苞老先生祝贺他90大寿,并回顾他、研讨他70年来孜孜不倦、义无反顾地坚持从事民族学学术研究和把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为一生己任的实践时,我们心中既充满了无比温馨的感请;对谷老几十年来如一日地对我们西北民族大学原西北民族研究所的创立;对《西北民族研究》学刊的创办;至今对我们的教学、科研所给予的始终如一的真诚、无私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9月21-2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承办、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协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人类学、民族学代表55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年会开幕式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景军教授主持,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宣读了2012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优秀论文表彰名单,文化部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8至19日,“田野中的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刘昭瑞教授精心组织,来自日本爱知大学、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日本冲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思想战线》编辑部、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周…  相似文献   

4.
李国栋 《民族研究》2004,(4):106-1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召开的“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于 7月 7日至 1 0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西藏、辽宁、四川、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市的 6 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安多藏区区域文化、游牧经济、社会变迁、旅游文化与现代化、藏传佛教文化、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会议收到论文 4 6篇 ,提交的论文涉及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十几个方面。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学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学术联系的平台。先后有 2 0余…  相似文献   

5.
<正>发言人:马成俊(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很高兴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非常感谢中国民族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邀请,借此机会向郝苏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一个是回顾民族学70年的学科建设,再一个就是关于学术刊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根据会议的安排,此时就到了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所)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于2003年5月29日举行,答辩委员会由刘敏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郝苏民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郗慧民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彭金山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郁烈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组成。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所)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于2003年5月29日举行,答辩委员会由刘敏教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郝苏民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郗慧民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彭金山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郁烈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1日,由中国藏学杂志社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敦煌吐蕃文献专题学术讨论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中心党组成员、当代研究所所长廉湘民,以及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名研究敦煌吐蕃文献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1月1日上午,由"敦煌吐蕃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项目①的首席专家黄维忠主持会议,中国藏学研  相似文献   

8.
新书讯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出版该书是由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现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创意并批示,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许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由甘肃省政协喇敏智副主席挂帅担任主编,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教授任执行主编,组织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穆斯林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研究成果。该书不是一部历史专著,也有别于常见的政治宣传读物,而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可…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较曲折的经历。改革开放后,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及其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是在以郝苏民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学人的学术坚守、努力和费孝通先生等前辈学者的直接扶持下创办、发展起来的。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郑杭生先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在致力于做强社会学的同时,关心民族高校,关注和支持民族高校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发展,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建设、发展得到郑杭生先生的帮助与大力支持,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农牧区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前期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关注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思想,进而将其用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关系;同时,谷苞先生认识到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这是谷苞先生最重要的民族学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并对中华民族进行长时段的形塑。谷苞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理论,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谷苞先生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卓尼藏区调查为中心,重点分析了谷苞先生对边疆经济问题的研究。谷苞先生的经济人类学思想从云南魁阁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他对呈贡化城乡的公共组织的分析为他后来在卓尼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在卓尼研究当中,谷苞先生采用了和其他魁阁成员完全不同的理论进路,更加集中于经济制度与地方政体及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对谷苞先生藏区研究学术史的回顾,本文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近代经历了一个内部多元政体的复杂互动过程,土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面相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学学科"天山学者"学术委员会策划,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跨文明互动:中国民族学的视野"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参会者共四十余人,疆内外学者共二十余人发言。会议发言者,不仅包含了五位自治区民族学学科"天山学者"即北京大学的王铭铭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丁宏教授、兰州大学的高永久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的许宪隆教授及新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国著名藏学家、民族教育家、翻译家,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王沂暖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9周年。作为先生的学生和助手,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生为藏族文化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深深感谢先生对我们的精心培育之恩。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17~18日,上海大学文学院族群研究中心主办了"都市与族群学术研讨会",这是我国首次以"都市与族群"为专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巫达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院等院校的族群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研讨会围绕都市族群概念、城市与族群、民族、社会组织和都市民族等专题进行了讨论,既宏观论述,也有微观探讨;既有侧重于理论的分析,也有结合具体实践与田野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在西北民院举行了西北民研所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会。答辩会由以原新疆社科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谷苞教授为主任、另有马通教授、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唐景福...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郝苏民先生,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中午好!今天我们谈的是四个学科的建设,我认为大概只有西北民族大学,当然,可能也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能够将四个学科捆绑在一起,共同建设。也只有西北民族大学有这个学术实力,能够同时讨论这样四个学科的学  相似文献   

17.
孙懿 《民族研究》2005,(1):105-106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次全国 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19-23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 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市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围绕“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题及生态 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城镇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民族 关系问题、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等4个子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关于科学的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小康…  相似文献   

18.
杨文炯 《民族研究》2006,(5):103-104
由兰州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回族学高级论坛”于2006年7月8-11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云南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台湾政治大学等26所大学、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115人与会,收到论文80篇,有70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论坛开幕式由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教授主持,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教授致欢迎词,甘肃省副省长李膺教授出席会议并就回族学研究发表了重要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乡村、城市回族社区研究”、“回族伊斯兰教与构建…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需要,有一批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对于少数民族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其社会内部结构、整体族群属性以及文化区域特征。生长在西北重镇兰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具有深厚史学功底的谷苞先生(1916-2012)就是这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团队的成员。曾有研究者评价谷苞先生:[他]深入维吾尔农村和哈萨克牧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访问和考察,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谷苞先生在学术生涯早期参与的魁阁研究为起点,追踪其学术研究的流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西北民族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内在理路。谷先生的民族研究在继承魁阁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方法的同时又对其扬弃,形成了一种综合社会调查、经济类型学与文化史研究的民族学。这一风格的民族学基于谷先生之西北民族研究经验与中国民族学的整体观照发展而来,并在其对多民族统一之中国的阐释中得到集中体现。谷先生的民族学对于理解西北民族研究与中国民族学的历史和现状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