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CSSC12003至2007年艺术学来源期刊的相关引文数据为样本,通过引文分析法,对于艺术学的期刊引用概况、艺术学期刊引文网络结构、艺术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引用网络、艺术学期刊对外文期刊的引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期刊策划理论发展中,期刊文化策划逐渐被重视起来。从本质上讲,期刊业务策划是初级阶段策划,期刊营销策划是中级阶段策划,期刊品牌策划是高级阶段策划,而期刊文化策划是顶级阶段策划。因此,认识期刊文化策划是期刊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指出了期刊文化、期刊文化策划的理论依据、目标原则以及期刊文化策划的操作方式,并扼要地提出了期刊文化策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核心期刊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核心期刊的存在缘于文献分布的规律,文献分布规律的基础是期刊的本质,即期刊的学术性和期刊存在的合理性,用量化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核心期刊依赖于期刊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水平。核心期刊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核心期刊的遴选方式急需完善,核心期刊的应用仍需规范。期刊评价适宜多角度、分层次进行,为每一种期刊找到自己合理的存在、发展空间,而不是只有核心期刊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稿约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和江苏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23日,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下发豫新出报刊[2014]20号文件《关于河南省期刊综合质量检测情况的通报》,公布了河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暨第六届二十佳社会科学期刊评审结果,《南都学坛》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河南省社会科学一级期刊"荣誉称号。河南省社科期刊综合质量检测标准分为学术理论类、工作指导类、综合文化类、教育教学辅导类、文学艺术类五个大类。综合质量检测采取分项记分的办法,实行减分制,按照期刊得分高低,将期刊分为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和级外期刊。  相似文献   

6.
从期刊资源的结构、期刊采访、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对期刊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新的期刊信息资源建设思路:重新制定期刊资源发展策略,构筑网络环境下以印刷型期刊为基础,以电子期刊、网络期刊为发展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的期刊资源保障体系;从重点学科着手建设特色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开发网络资源,建设虚拟馆藏;整合系统资源,实现期刊信息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7.
从期刊资源的结构、期刊采访、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对期刊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新的期刊信息资源建设思路:重新制定期刊资源发展策略,构筑网络环境下以印刷型期刊为基础,以电子期刊、网络期刊为发展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的期刊资源保障体系;从重点学科着手建设特色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开发网络资源,建设虚拟馆藏;整合系统资源,实现期刊信息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8.
电子期刊的发展趋势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期刊的产生及电子期刊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目前电子期刊内容更加丰富、成本低廉、快捷等优点与不足 ,并预测期刊未来的发展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期刊和印刷期刊互补时期 ,第二阶段则以电子期刊为主导地位时期。  相似文献   

9.
从期刊资源的结构、期刊采访、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对期刊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 ,据此提出了新的期刊信息资源建设思路 :重新制定期刊资源发展策略 ,构筑网络环境下以印刷型期刊为基础 ,以电子期刊、网络期刊为发展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的期刊资源保障体系 ;从重点学科着手建设特色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 ;开发网络资源 ,建设虚拟馆藏 ;整合系统资源 ,实现期刊信息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期刊业存在出版单位分散,实力单薄;管理体制不完善;广告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手法等问题。面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的期刊业应采取市场化经营、组建期刊集团、创立名牌期刊、期刊的国际化、期刊人才的高素质化等措施,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与高校图书馆期刊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时代,电子期刊迅速崛起,并以其优势成为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对图书馆期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期刊采访多元化、期刊编目复杂化、期刊典藏合理化、期刊服务扩大化。这对期刊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继续教育显得更为迫切。期刊馆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检索能力、对版权法的认识、信息知识能力、外语水平等;继续教育形式,则主要是在岗培训、学历教育与职务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采访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技信息时代,信息量剧增、期刊价格猛涨、订书经费相对紧张、读者对期刊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期刊采访工作进行分析、调研,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采访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第一,期刊采访人员必须掌握期刊本身的学科规律;第二,调研、掌握读者对期刊的阅读心理;第三,利用“马太效应”在期刊采访工作中实行“优胜劣汰”,调整、制定采访策略,确定期刊采访层次。  相似文献   

13.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制定纸质期刊资源建设规划、确定纸质期刊订购原则、细化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措施、定期进行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效益评价、动态调整纸质期刊资源建设方案是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导读和宣传,实行"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纸质期刊现刊借阅服务,以提高纸质期刊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邮发代号:国内32-35国外BM 37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新闻出版总署"百强社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期刊方阵"精优型"期刊。《浙江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5.
期刊编辑在关注稿件的审理与编辑加工质量的同时,注重期刊的编后处理,对于提高期刊质量,进而提高期刊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从责任编辑的自我检查,编辑部的集体审读,编后的统计、评价与分析,以及编后服务4个方面叙述了编后的具体工作内容,分析了期刊编后工作在提高期刊质量和期刊影响力、稳定高水平作者队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表明了期刊的编后工作在整个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论期刊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在期刊编辑学上被称作期刊的社会功能。期刊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文娱功能,这四种功能在一份期刊中既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又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期刊编辑要做的是根据自己期刊的特性,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兼顾其他社会功能,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合格的期刊编辑 ,应该认真面对以下三个问题 ,即 :品德、品位、品牌。期刊编辑所应具有的品德的特定内涵 ,是指期刊编辑要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 ,期刊编辑的品位决定了刊物的品位 ,决定了刊物的质量 ,而期刊编辑的品位取决于自身的修养 ,所以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提升自己的品位。期刊的品牌体现期刊的综合实力 ,决定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期刊编辑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对河南省期刊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阐述了提升河南省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策略:强化科研、推崇学术,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与时俱进、文化创新,提升期刊文化影响力;敞开胸怀、面向世界,打造期刊国际知名度;内涵驱动、特色发展,培育期刊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评价期刊质量成了期刊界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存在很多问题:学术引导效应不力,“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如何优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遴选原则、遴选范围、遴选指标体系建设、遴选程序等方面必须进行优化;而且需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实施个性化管理,强化争创科技“核心期刊”,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邮发代号:国内32-35国外BM 37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新闻出版总署"百强社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期刊方阵"精优型"期刊。《浙江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