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历时十年的价格体系改革陷入了困境。许多人认为,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是引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走出困境的关键之举在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使其向长期化发展。笔者认为,这种认识过于简单。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并非由企业行为所致,而是由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政府行为和职工行为所致。故深化价格改革,必须理顺政府、职工和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殷明 《学术界》2015,(2):210-218
2001年,中央政府确定了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目标,但是总体来说近年来改革进程陷入了困境之中。基于对电力和石油行业价格改革历程的观察,研究发现区域电力价格改革试点屡次因政策效果与其他优先政策目标相冲突而被叫停,而石油行业的价格改革方案则因政府部门维护自身职权和政策目标的重要性而难以达成共识。专业和中立的第三方政策评估是走出价格市场化改革困境的必要和可行的政策分析工具。一方面可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完善改革方案提供智识帮助;另一方面可以评估不同政策目标,为达成改革共识提供民主协商的辩论舞台。  相似文献   

3.
我国十年来的价格改革,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近几年来,价格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超过了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价格改革很复杂,它涉及到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如何深化价格改革,在理论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都有许多争论。现就有争论的十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省社科联于九月二十日召开了关于价格与工资改革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南京地区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省物价局、劳动局等机关从事物价与工资工作的同志和企业负责劳动工资工作的同志共二十多人。主要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对十年价格改革的估价十年的价格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以前局限于改革严重不合理的价格,手段  相似文献   

5.
困境在走过十年曲折坎坷的道路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又一次陷入了困境:通货膨胀、比例失调、分配不公、秩序混乱……严重地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何一再陷入困境,出路究竟在何方?很多有识之士都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论落后,方向欠明。虽然不能否认各种试验对于经济改革的重大意义,也不应否认十年改革的伟大成就,但盲目的遍地开花式的试验,必然导致秩序上的混乱和经济上的高昂代价。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路程,现在已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就在于,改革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人们都在关心。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价格改革。东欧一些国家由于价格问题而使改革受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而在中国,目前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如何改革价格?理论界议论纷纭。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困境,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生产周转不灵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由1988年四季度以来,针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而实施的财政、信贷“双紧”政策所造成的。但从深层次原因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10年来价格改革,尤其是1985年以来的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对企业的干扰逐渐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行政改革面临的十重困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要顺利推进中国公共行政改革进程, 必须从正确认识改革所面临的种种“悖论”入手。总体上看, 我国行政改革面临着十重困境: 历史困境; 价值冲突; 民主悖论; 利益冲突; 主体困境; 体制困境; 诺思悖论; 实践困境; 文化困境和发展困境。对于这种种困境, 只能用矛盾分析方法加以分析, 并在实践中寻求在两种相反的力量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双轨制下市场机制发育的障碍论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功能互补论我国通货膨胀的体制根源价格改革t困难、风险与对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公平观念与按 劳分配 冀有江天津市劳动制度改革十年之回顾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若干问题 蔡孝箴论结构性紧缩行为矛盾的地方政府t理论的困惑 与现实的选择香港政府管理价格的几个做法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战后日本重返国际经济舞台的历程乡镇企业崛起的思考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和展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困境与 出路 刘迎秋挑战与飞跃t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 论再认识产业政策目标t选择的有效性完善…  相似文献   

10.
十年改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屏幕是: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胶着状态,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诸多措施实施不力,专业银行企业化步履维艰,进展缓慢的资金市场又止步不前,改革动力衰竭步入困境。现在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体制改革作一彻底反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价格改革的困境从1985年以来,由于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开始绷紧,使很多预先设计好的价格改革措施未能出台,于是到了今天,我国的价格改革终于陷入了困难境地:首先是价格的结构性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其次,在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中,消费物品的上涨又居领先地位,其中不仅包括农副产品提价的影响,而且包括工农消费品大幅度提价的影响.第三,按照改革的预期,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后,将缩小工农产品比价严重不合理的状况,从而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但实际情况是,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使国家财政和城市消费者承担了相应的经济压力,而农民却没有从这种提价中获得应有的好处.经前段调整已经缩小了的工农产品间的"剪刀差"又重新扩大,粮食和其他许多农  相似文献   

12.
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今后两年经济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决定:在治理、整顿期间,价格改革出台项目减少,改革步伐适当放慢。价格总水平的上升率,今年要明显低于去年,今后两年,每年不得超过10%的界限,并以此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中央对近期价格改革作出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思路和决策,来源于实践的反复和由此概括出来的经验。根据十年来改革的实践,特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在农村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石的变革,直接导源于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滞缓和农民生产热情严重低落这种双重困境。改革的起始阶段,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全而推行,曾激发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极大热情,使农业经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但是,1985年后,大潮似乎消退,农村面临新的困境,于是,人们开始对农业十年的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总体上是成功的。但由于人们缺乏及时选择和综合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调控手段的经验,曾一度出现价格和信贷杠杆失控的现象。因此,在总结十年改革经验时,认真总结运用宏观  相似文献   

15.
学报的困境及摆脱困境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的困境及摆脱困境思考蒋新平中国的学报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从50年代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近800家。近十年来,我们的学报为提高质量,在编辑学研究及编排的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几十年不变的办刊体制框架,已明显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如何稳定粮食生产的发展,已成为农村深化经济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978年至1987年的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持续增长一一骤然跌落一一徘徊缓进的状况,造成粮食生产发展不稳定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则是现行粮食价格体系的不合理。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价格改革是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开辟道路,还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而拖后腿,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所起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价格改  相似文献   

17.
<正> 经过十年改革,中国经济正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形成了行政垄断性市场和非规范的竞争市场两者并存的基本格局。从市场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制改革是改革困境的主要方面。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则是其中的核心,使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是我国微观基础改造的基本目标。一、市场深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选择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引进了市场,由非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价格理论讨论会第七次会议暨四川省价格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1992年6月10日至6月14日在四川嘟江堰市召开。会议以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快改革步伐,理顺粮食、能源为重点的价格体系,建设新的价格体制与运行机制为主题,广泛进行了学术研讨和学术观点交流。现将“八五”到“九五”的价格改革的思路选择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价格改革中的两种思路、两种理论基础 我国价格改革已历经10年。10年价格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明显的,应予充分肯定,以便从中看到价格改革的方向,坚定价格改革的信心,不被面临的困扰所动摇。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是针对旧体制的弊端提出来的。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但到七十年代末,旧体制的许多弊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排斥商品交换,排斥市场。这就决定了,要真正克服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必须把培育市场和完善市场机制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来抓。可是,前十年的改革重点放到了价格改革(价格的调整和放开)和企业改革上,市场改革并没有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旧体制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