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万恶的“四人帮”疯狂地反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等同起来,诬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胡说社会主义货币必然转化为资本。这些谬论,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 相似文献
2.
一八九四年至一八九五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开始于朝鲜,结束在中国,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然而,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第七卷却肆意颠倒。说什么甲午战争“基本上是在朝鲜的土地上进行的”,对我国人民以及陆海军爱国官兵在朝鲜、中国土地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则只字不提。苏联历史学者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也闭口不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对此,必须给以批驳,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在竭力推崇和抬高“法家诗歌”的同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却别有用心地大肆排斥、抹杀或任意歪曲。叛徒江青就曾胡说民歌、民间音乐“下流”,“净是情郎和妹子……”。又说农民不会创作好作品,因为“农民不识字”,但农民可以有代言人,法家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在这种胡言乱语的煽动之下,各种名目的“法家诗选”充斥文坛,法家诗歌被捧上了天;而优秀的古代民歌被打入冷宫。是非乖错,主从颠倒,给古代诗歌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生产的一般通性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点商品、商品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中的产物,是许多种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它反映着一定的礼会经济关系。但是,商品生产又并不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因此它们就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一般通性和在不同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说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商品生产,即既不同于小商品生产,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发展缓慢,而且有危机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虽然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会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②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关于商品生产的问题,是一个禁区。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和设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以后,就没有商品生产了。他这段话是在《哥达纲领批判》里讲的。“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份存在着。”由于这个原因,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没有商品生产的。一直到现在,它变成了一个禁区。这个禁区是逐步在打开。 相似文献
7.
经过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付出了过重的代价,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当前,认真总结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问题,对于我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竞争存在的客观基础、意义及其和资本主义竞争的根本区别等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人们往往把竞争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其实不然。竞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内在矛盾的产物。列宁指出:在商品生产处于萌芽时,手工业者之间就有薄弱的竞争。(参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三卷第297页)在封建社会,行会的垄断,并没能消灭竞争。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九五九年我发表在《学术月刊》第二期上谈这个问题的文章,肯定有不妥之处,只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我手边已一字无存,不能作具体的自我批评,甚为遗憾。现在记得那时是以劳动力个人所有(或私有)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要性的。为什么这样来解释呢?那是因为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发表以后,感到既然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并不能立即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各种经济形式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经济意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而不可绝然分开的,但这一时期中每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是把这一时期的前一段时期,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后一段时期,称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問題,学术界已討論好久了。苏联从1951年討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时就曾討論这一問題,直到現在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但通过几次規模較大的討論,大家对这个問題的認識已深入了很多。我国經济学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也是一直在不断地探討和研究这一問題,发表了不少有益的意見。最近,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中,明确指出人民公社无論在工业方面和农业方面,既要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革命后的商品生产,是国内外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讨论的一个问题,有些问题至今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打算把自己重新学习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认识,提出来供大家讨论。马、恩依据什么条件做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的结论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马、恩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后消灭商品生产的结论,是从英国那样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典型情况出发的,因为在那里可以通过剥夺资本家财产与大地产实现单一的全社会公有制,从而将消灭商品生产。换言之,消灭商品生产的前提是革命前具有英国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经济改革中,涉及到一个理论前提问题,即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我们改什么、往什么方向改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因此,有必要深入讨论和研究。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向来大多数人认为,是计划生产、计划经济。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完全的。计划性反映了社会生产运动形式上的特点,但它未说明社会生产自身的内容和特性。应该说,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计划商品生产;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1956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许多正确思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失误。全面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思想,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点走样,有点变味了。物质的味道很浓,精神的味道太淡;商品的味道很浓,理念的味道太淡;金钱的味道很浓,道德的味道太淡;现实的味道很浓,理想的味道太淡;初级阶段的味道很浓,社会主义的味道太淡;经济学的味道很浓,哲学的味道太淡。为什么会这样了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商品生产贴得太紧了,缺少一点间隙,缺少一点个性,缺少一点超脱,简直就成了商品生产的直接分泌物,做了商品生产的婢女。 相似文献
16.
王曼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2):10-12
社会主义究竟需要不需要商品生产?对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答案是否定的,列宁的答案是肯定的,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1.中国需要商品生产;2.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3.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规模和程度决定着商品流通的规模和程度,对这一点我们应有充分认识。俱也必须看到,商品流通对于商品生产来说,也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 相似文献
18.
1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起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实现了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以后,是否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不少人坚持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之所以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决定的论点,从而认为当我国过渡到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即将作为不必要的因素而消失,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