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明清两代以八股文取士,功名利禄之所在,在读书做官、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讨生活的读书人自然趋之若鹜,于是出现了大批的起承转合代圣贤立言的公式化程式化文章,从童生的“窗稿”(为应付考试而写的练习性质的八股文)到榜上题名之诸公的“新科闱墨”(乡试、会试优秀八股文选),汗牛充  相似文献   

2.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08,(4):136-140
八股文和古文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八股文定型的过程中,明代台阁文人起着重要作用,而台阁体古文是继承唐宋古文而来的;正、嘉年间唐宋派强调"以古文为时文",其目的在挑战台阁文人主导的古文和八股文;明末清初,八股文与古文的历史被人为地改写,台阁诸人的影响逐渐式微,归有光的作用被凸显出来.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八股文与古文谱系.八股文与古文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八股化的古文,对明清的文学以及文化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八股文内部存在高下不同的品住,是明清相当一部分文人反复申明的事实。王夫之在把握八股文高下不同品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八股文要在“代圣贤立心”的基础上“代圣贤立言”:肯定了认题对畅发文题意蕴的重要性;反对八股文的过分格律化;在八股文的章法上,抨击“死法”。提倡活法。他的这些观点对令人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八股文作为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的主要工具,其章法理论、写作技巧在数百年间历代士子的总结钻研之下已臻完备,且为其他文学领域的批评创作所借鉴。作为明清两代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多处借用或改造八股文的章法理论,来沟通点评各类文体。本文谨从作题这一角度出发,来探究八股文与金圣叹的作题论之间的关系,以见八股文对金圣叹文学思想的影响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八股文是明清两朝的科举文体。科举制度废除后,八股文已经渐渐为人们所遗忘。但作为一种文章体式,八股文具有文章组织学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文章中心的严格限定,文章条理的严格规定和文脉标志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6.
作为明清时代数百年间科举取士的核心文体八股文,在本世纪初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人们对它早有定评。但是八股文在历史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很复杂的,这种影响在当时存在,在后来甚至现在也并未完全消失。因此,对其加以具体剖析,也许是不无价值的。八股文的文体说八股又名制义,或曰制艺、时艺、八比、时文、经义、四书文等,因其主体在于四联八股的比偶句,故俗称八股。这个俗名多少有点贬义,表明明清及以后人对它的态度。但是一篇八股文有许多要件,有繁复的规定与戒律,比起其他格律性的文体如格律诗要复杂得多,比律赋与骈文也复杂,这决定…  相似文献   

7.
八股文从明代产生到晚清终结,历时几百年,此间批评亘续不断,如说八股文亡了国家,扼杀思想,戕害了文学.但八股文毕竟首先是以一种考试文体形式而存在,在大规模的选拔性科举考试中,在规范竞争、检测知识、检测智力、防范舞弊、方便阅卷、文有定评等方面,八股文已经很好地履行了其考试功能.对八股文只有多一些宽容,我们才可能理解其产生和存在的价值,才可能对其有一个理性、公正的评价,同时也为我们的语文考试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律赋与八股文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文体,流行的朝代也不同,然二者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八股文若干方面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律赋。具体地说,八股文在破题、大结与股对三方面,都明显留有受律赋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理学是八股文的主旨要求,也是众多小说作者的文化取向.小说作者在借鉴八股笔法进行创作时,儒家理学尽显其中,这使得明清小说在许多场合下与八股文一样,成为阐释儒理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的理学主旨在明清两朝发生了变化,由正统浑厚变得积重难返,小说作者的理学意识和作品的理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尊儒重道走向儒理叛逆.  相似文献   

10.
马琳萍  朱铁梅 《河北学刊》2006,26(4):127-130
在嘉靖三十八年《南词叙录》成书的特定语境下,“以时文为南曲”具体指“无一句非前场语,无一处无故事”。“前场”是明清科举考试中考八股文的第一场,“前场语”即以“四书五经”和朱熹传注为主的八股文语言。这一论断揭示出明代中后期传奇创作对于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借鉴,其实质是戏曲与八股文两种文体间的影响与移植。  相似文献   

11.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4,24(3):173-175
近代人物的结集和古代人物的结集有着明显的不同。政治家、思想家的文章每每在报刊上发表,有的未入"文集",有的又经过作者自己的修改、增删。由于它距今较近,亦有不少已散佚;特别是函札、日记等,必须要广事收集,而且还要注意撰著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台湾怀乡散文以其特定的"美学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建构"古典中国"形象和"中国历史",以抒情化的文学艺术形式还原、修复两岸之间的文化记忆。今日学者对台湾怀乡散文应该特别注意其在美学意义上的超意识形态价值,而相对淡化其在意识形态上与大陆文学之间的分歧和争议,不能因为怀乡散文蕴含着当时台湾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而就此抹杀或贬低它的艺术成就。这是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重新评价、审视台湾怀乡散文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铁梅  马琳萍 《河北学刊》2007,27(4):140-142
八股文是明代统治者向天下士人灌输程朱理学的主要工具,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为渗透式影响及戏曲、小说等弱势文体向强势文体的主动靠拢与吸收,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明代的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三者交互作用最终构成了明代文学发展特定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陈绪清 《云梦学刊》2009,30(6):77-80,140
杨朔散文作为“十七年”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代散文研究领域的典型个案。人们对“杨朔散文模式”存在认识上的不一,持肯定与否定态度者皆有。“杨朔散文模式”是特定时期时代与读者的共同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15.
谢国桢把目录学、版本学与学术发展、治史实践联系起来考察,见解独到。他采用辑录体体例,对明清野史笔记资料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了《增订晚明史籍考》等多部目录学著作,引导和帮助了众多研究明末清初史的学者;他把版本学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在版本鉴定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寓文献学思想于文献研究的实践当中,强调研究文献学要实事求是,努力扩大历史文献研究的范围,重视古籍的现实实用性,主张加强对古代文献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丁加勇  易磊 《云梦学刊》2009,30(6):136-140
运用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爱V不V”结构能够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缺陷。“爱V不V”结构作为构式存在,它独特的语义是结构本身赋予,结构具有不完全推导性。“爱V不V”构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发生语义偏移,是构式多义性的表现。“爱V不V”构式对进入构式的动词音节和动词义都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按照西方文化研究的脉络梳理,中国的文化批评无疑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如果我们就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言,鲁迅杂文具有鲜明的文化批评的特质,它不仅承传了中国忧患意识的文化情结,而且与20世纪世界性的文化变革相交接;尤其在鲁迅的早期杂文中,突显出对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反思与批判,自此奠定了鲁迅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批评史的基调。  相似文献   

18.
谌东飚 《云梦学刊》2007,28(1):117-119
《史记》中的“论赞”,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个性;它的内容无所不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使用的语体是“议论而兼叙述”;体制短小,灵活多变。这些特点对古代,特别是唐以后的杂文文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宁登国 《殷都学刊》2008,29(2):49-52
《国语》、《左传》中载有大量的谏言,这些谏言无论是在疏直激切、怨而不怒的风格特征,忠心耿耿、光明磊落的谏臣形象塑造还是在三段推理、古今对比的论证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共通之处,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谏体文学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对于深入认识《国语》、《左传》二书的关系和后代谏体散文的形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货币—产出之间的影响关系涉及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需求管理政策的可行性。我们对货币—产出之间影响关系的一些典型化事实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统计检验 ,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化事实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并不成立。这说明在目前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 ,我国货币政策的非中性原因和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与政策工具和市场条件相关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