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这不只是中国的头等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旋律。推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主要动力,一个是改革,一个是需求。下面围绕抓经济发展是头等战略任务这个主题,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走向 在当今的社会,国际上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局部的战争和动乱也时有发生,但是基本的方面是以经济实力和经济利益为主的格局。现在全球正在进行一场经济争夺战,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伊始,在世界政治、经济的战略敏感点——海湾地区,爆发了一场具有世界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给世界政治、经济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带来了何种影响?我国应在宏观上采取怎样的对策?这便是本文探讨的两个相关问题。 一、海湾战争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一)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地位,使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过渡进程出现了曲折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犹如乘上了新干线上的“光号”列车,快速地摆脱了战败萧条的阴影,从一片废墟中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以至于有不少管理专家惊呼:日本尽管在战争中失败了,但日本人凭着顽强的毅力却赢得了另一场战争即经济战争的巨大胜利。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以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之奥秘何在?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系统地探讨这一问题,无疑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之战略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史学界一直比较注意研究的课题.但感到不足的是,大多偏重从政治制度、军事装备和训练诸方面找原因,几乎都忽略从财政问题上总结失败原因.为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省历史学会于八月二十七至三十日举办了学术讨论会,就抗日战争史教学和科研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一、抗日战争的性质问题 与会同志比较一致地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赂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场军事战争,还是一场以军事为主体的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的总体战。  相似文献   

6.
梁晨 《东岳论丛》2004,25(6):178-183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一场全面的侵略战争,其侵略包括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经济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经济政策是运用经济和发挥经济力量的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用这把剑,不但不能解决好战时的经济问题,更会造成军事失败。为此,日本方面在侵华战争中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但却一样激烈的货币金融侵略战。日本在中国各地以货币手段,或伪造中方通货或在占领区滥发伪币,聚敛财富,并妄图以此破坏我之金融体系,遏制我战时经济命脉,摧毁我抗战的物质基础。理清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及其控制下的伪政府在华的货币政策,分析其政策变化的原因与目的,可以展示日本对华金融侵略的真相。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确、全面的阐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对目前通行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和著作的体系,应当进行改革。体系改革问题之一——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究竟应当写什么?目前通行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材,基本上是以“战争加革命”为骨架,按“高潮”分阶段连接而成的。八十年的历史,除了战争还是战争(国内革命也是一种国内战争)。社会经济的叙述只追随于战争的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坚持现实政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立场,被迫同美国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符合儒家战争伦理的正义原则。具有正当的理由和正当的意图,体现了法律和道义上的正义性,是一场有限的战争,是中国所考虑的最后手段,体现了正义战争的区分原则、保护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源在于其正义性。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20,(4)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性的制度变革,已经孕育了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体制?当下这种经济体制的实质、优长和问题是什么?在现行经济体制安排下的经济高速增长能否持续?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将向何处去?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没有深刻反思的问题。回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还是现代金融体系、现代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现代公司制度的生成与变迁,抑或对外开放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无不一再证明,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才是经济改革的原动力;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未来中国当走的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一个绝无仅有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发生与发展和世界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联系要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也具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上述两个特点,产生了中国抗日战争与二战的关系和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突然爆发,它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最先发动局部侵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早在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50年代在欧亚大陆爆发了两场战争──主要战场在俄国克里木半岛的“克里木战争”和战事在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果:前者,俄国被英法两国打败,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从此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后者,中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0年10月,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比较这两次战争,俄、中这两个欧亚大国在战争中先后被英法联军所击败,其原因有共同性: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是两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俄…  相似文献   

12.
一、一场真正的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已经进行了七年之久的两伊战争至今仍无停止的迹像。但近廿年来,一场真正席卷全球的战争却一直以非传统概念中的形式在进行。这里并没有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场景,但它却是深入到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的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有人称之为“全球经济大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抗日战争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体战争,而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正是抗日救亡思想文化的酝酿和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展开了全民族的争取生存和独立解放的伟大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非常活跃,教育学术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明显分歧和主义主张的争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割地、赔款等等一系列屈辱之后第一次取得完胜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湖南是重要战场,发生在这里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牵涉到抗战全局,甚至与苏联卫国战争、远东反法西斯战场息息相关。湖南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付出了惨痛代价,湖南是中国的"南天一柱",湖南人民和驻湖南军队的英勇抗战是取得这一场战争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坛》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刊登了《为战争起源问题正本清源》一文。本人对该文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不同看法,就教于毛振发同志和广大读者。一、关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定义问题作者引用了克劳塞维茨(以下简称克氏)的“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三句话,并说成是“克氏战争定义”。到底应怎样看待克氏的战争定义呢?从克氏的著名论著《战争论》原文来看,战争定义应该是克氏用黑体字标出来的带有结论性的“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而不是其他语言。这个定义,克氏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战争的目的,即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二是战争的手段,即暴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推动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5月6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参加了讨论,提交论文七十余篇。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一、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前些年已进行了反复讨论,但这次会上它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从战争角度提出,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对这个问题大约有三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自然是一场农民战争。并把它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并列,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之一。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不论是从其斗争目标、斗争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对原始部落时期战争作了论述。后来的许多军事理论家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给予不同的解释,至今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是:该如何理解《起源》书中的“战争”概念?在阶级和私有制产生以前有没有战争?笔者认为,对战争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战争起源问题正本清源,实在很有必要。一、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18.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最严重后果是东、西方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而东方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就是1931年日本以“柳条沟事件”为开端武装侵略中国的东北。这一点已为人所共认,似无再加讨论之必要。然而至今很少有人把“芦沟桥事件”也和经济危机相联系起来,似乎到1937年,三十年代初期那场经济大危机已成过去,不再有所关联了。日本和西方某些史学家至今仍然断言,“芦沟桥事件”完全不同于“柳条沟”,它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却不幸被酿成一场全面的战争。①笔者认为,芦沟桥事件完全是柳条沟事件的发展和继续,是日本国内持续的经济、政治危机的产物,也是东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摸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全球共有61个国家、17亿人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多);动员的军队约1.1亿人;战火蔓延欧洲、亚洲和非洲40个国家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广大海域,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520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70%。战争中军队和平民的伤亡人数超过9000万,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与其说梁凤仪的一系列财经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场波谲云诡的商业战争,还不如说女作家给读者们讲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诚然,女作家凭借其“商家历练与经验”和文学创作的卓越才能,为我们精心描绘了一场场商业战争的方方面面:拍卖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