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在编排、释义中充分运用了"六书"理论,并开创了"据形系联"的部首归字法。文章在对248个糸部字进行结构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又着重从意符表义、声符表音和声符表义情况对糸部字字符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此发现,糸部字可分别归入六书的会意、形声两大类,并且形声字在糸部字中所占比例最大,且部分字体的义符、声符具有相关意义和编码,声符也不只单纯表音,同时也和意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论多形多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多形多声说源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中有些形声字被析为几个形符或声符,后来研究汉字的学者又根据形符和声符的多少把形声字归纳成一形一声、二形一声、三形一声、四形一声、一形二声、二形二声等结构类别,称一形一声以外的形声字为多形多声.当今不少学者对多形多声说持否定意见.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多形多声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一个形声字有两个以上的形符,它的意义类属就难以确定;如果有两个以  相似文献   

3.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字发展三大定律在求区别、求表达、求简易的综合作用下,促使汉字由早期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为主的阶段飞跃到以形声字为主的阶段,是形声字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区别律、表达律、简易律的影响下,早期形声字主要的来源是通过分化和强化两个手段,到后期则直接由形符和声符双合而成。文字发展定律要求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形符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表义和类化,声符的系统性则表现在标音和示源。此外,三大定律对形声字系统性的影响还体现在牺牲个别字组的统一性从而实现汉字的整体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六书"说仍可应用于当前的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具体做法是:利用象形字形似画面、字形直接表义的特点,结合汉字古代形体,丰富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指事字具有构形符号的特点,讲明汉字造意,提高小学生的观察思辨能力;利用会意字会合两形(或多形)表达新义的特点,挖掘构字理据,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利用形声字形符表义、声符表音的特点,串联字族,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形音义一般是密合的,构形重意合,字和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同一性,而且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有声符表音,这种构形上的优势是汉字文化区域的形成,汉语词汇不难掌握以及汉字迄今没有走拼音化道路的重要原因;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点之一,但由此把汉字称为表意文字却失之偏颇,因为此说没有反应汉字构形的多重本质属性,汉字应该是在以事物形体揭示词义的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象形、形声、假借三类而以形声文字为主的语素文字兼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7.
汉字中存在双声符,东巴文也有类似现象。东巴文双声符有表示多音节词中的部分音节和表示单音节语素两种形式。双声符音符在用字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理据。从双声符的形成途径看,有假借符号上附加音符、双声符形声字的意符脱落和假借注音式形声字三种情况。随着文字系统的发展,双声符会朝两个方向演变:一是凝固为一个字,二是其中一个音符脱落。由于所发现的双声符均为东巴文发展下游鲁甸经书用字,其形成的原因是使表音表义更加明确和东巴求新奇故意改造记录形式,说明东巴文双声符是文字意音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研究对汉字等意音文字同类现象的深入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年,本刊第六期曾载拙文《汉字形声字形成过程初探》,其中,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了形声字的系统发生。我们首先对既有已知的形声字进行排比归类,然后按照其形符声符的功能性质及成熟程度排定了象意含声、形符自足、区别假借、分化义项、形声拼合  相似文献   

9.
汉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过系统内部的自然淘汰和国家的强制规范,形成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范畴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概念的归纳产生形符,反过来又将形符推演,用于改造或创造汉字。二者构成范畴化的全过程,使得汉字成为一个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成熟的符号系统,极为稳定地存在至今。  相似文献   

10.
通假,是古代汉语中文字使用方面特有的现象,越是往上古,这种现象就越多.通假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汉字的书写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汉字中,就是汉字的表音倾向和表意倾向的矛盾.早期的汉字,不少是象形字、指事字、合意字,它们的字体本身只表意而不表音,后来形声字大量出现了,它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两汉时期形声字己占汉字的绝大多数,表意倾向和表音倾向的矛盾在汉字这样的体系中己得到尽可  相似文献   

11.
<正> 形声字的声符作为结构要素的形成,对汉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的形成,标志着古汉字由以形表意向记音表意的结构方式的重大转变,对汉字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声符是研究形声结构乃至整个汉字体系的重要课题。但是,与形符的研究相比,过去对声符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声符的特点、表音功能、声义关系及其在形声结构中的地位等重要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利用古文字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同符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部件构成的字,如“从”字等。从商代甲骨文到现行汉字,这类字一直存在着。本文着重讨论了同符合体字的形音义关系,分析了它们繁简无别,同符异构,同源及其他各种意义条例.同符合体字了形音义关字,具有见形知义的优点,也有表音不明确的缺点,笔者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符合体字衰落的趋势,具体而微地反映了会意字逐渐为形声字所取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汉字走世界拼音化道路”论断的否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汉字是表意文字,但由于多种原因,汉字的表意性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就形声字而言,不少字的形符、声符已难以辩认,本着袁晓园教授“识繁写简”的原则,本文拟对难辨形声符的形声字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粗浅析解。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阶段形声字形符处于发展初期,数量较少。金文阶段形符增多,开始走向系统化,到了小篆阶段形符已形成严密的体系,形声字已成为汉字构形的主体。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的整个古文字阶段中,形符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亦声字"是汉字体系中具有重要认识价值的结构类型之一.亦声字概念肇端于<说文>,但<说文>未能对小篆体系的亦声字进行穷尽性的标注说明.以<说文>所录"重文"为考察对象,认定"重文"中的亦声字54个,归纳<说文>亦声字的构成方式:静态分析可得两种,即加注偏旁和改换偏旁;动态分析可概括为一种,即加注形旁;具体包括:独体字加注形符、会意字加注形符、形声字加注形符.  相似文献   

16.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他称之为"独体形声",并举羌、姜、天、麋等字例。在"独体形声"说的启发下,作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形比较特殊,将之称为"声符形化字",它们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形声字的起源有诸多观点,如形声源于假借、声化象意、独体形声等等,于省吾认为彤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称之为“独体形声”。在此启发下,笔者对甲骨文进行穷尽性考察,发现此类在构形上特殊的字例,称之为“声符形化字”,这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表达相分为表形、表意、表音、意形混合、意音混合诸种.这种分类法是不科学的.文字符号具有能指(书面形体)和所指(语言及语音单位)两个基本要素.所指的性质是区分文字类型的主要依据,首先分为实符文字和虚符文字,然后从前者分出词字和语素字,从后者分出音节符号和音素符号.三相说的缺陷使它错误地把汉字和日文一同列入意音文字.日文混用汉字和假名,可说是实符虚符兼用的(或意音)文字.汉字是只用一套符号的实符文字(表意文字),虽吸收了少量外来词,但决不能说它已具有表音文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假借和形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汉字由此获取表音特点.假借是形声的前驱,形声是在假借基础上产生的表词手段.许慎的假借观和我们今天的认识不同.通假并不避免意义关联,古今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事实,也是常规.形声字声符寓义、形声字族具有义通关系,这一观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形声字形符系统的产生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系统论的方法,对形符进行阐释.认为高频形符的产生、形符的定形定位、形符表义的抽象化是形符系统形成的主要标志.作为系统内的要素,每个形符之间存在着交叉、互补和包含关系.同时,形符作为形声字的类聚标志,体现了形声字的层次性、网络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