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玉著述真伪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著述的真伪,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20世纪初期,受疑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宋玉的著述几乎全部被断定为伪作。20世纪末期,随着宋玉散体赋《御赋》的出土,怀疑宋玉散体赋为伪作的推断自然不攻自破,从而使人们对宋玉著述的真伪有了全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我们现在可以断定,传世的19篇宋玉作品中,《报友人书》、《对友人问》、《对或人问》三篇为伪作,《高唐对》、《郢中对》两篇为《高唐赋》和《对楚王问》的异文,《舞赋》疑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而《楚辞章句》所收的《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所收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古文苑》所收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五篇,《文选补遗》所收的《微咏赋》,加上银雀山出土的《御赋》,共14篇作品,则都确是宋玉所作;而《隋书.经籍志.小说类》所载署名宋玉所撰的《宋玉子》一书当是后人从民间收录的有关宋玉的逸事和言行的著作,其作者不可能是宋玉。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称文体有一名多义的情况,早期文体命名是以产生文词的行为动作来命名文体的。由此出发考察,赋的原始义项为缴纳赋税,成为赋的命名原由。赋的对话体,可以从《尚书.皋陶谟》的君臣对话找到前例;赋的"乱曰"、篇末作歌,也可以从《尚书.皋陶谟》的篇末作歌找到前例。上述情况说明,言先于文,文出自言,考察先秦文体,不得不从记言的古史《尚书》始。考察赋,从《尚书》起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这两篇赋虽然也被《文选》所载,在班固赋中却多被冷落,评价也不高,远不如《两都赋》那样受重视、被推崇。其实,这两篇赋相当特殊,也很重要。班固在其《汉书·叙传》中特用以叙经历、言志趣,属于自叙传性质的言志之作,是研究班固为人不可缺少的生动材料。不仅如此,这两篇先后写于班固青年与中年阶段的赋,体现了班固创作的特征,是研究班固为文的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赋四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谢惠连《雪赋》盖作于彭城,假托历史人物的对话结构全篇,铺陈描写。透露出世族子弟对家族衰落的哀伤与无奈。《憨衰草赋》为沈约在东阳太守任上所作,融咏物与抒情为一体,后半部分都是整齐的五言句,而且隔旬押韵.中间换韵。兼有诗歌和赋的双重特征。实为南朝诗赋互渗的代表作。庾信《灯赋》带有一定的宫体的特色,全篇骈四俪六。具有明显的诗赋互渗的特点。《竹杖赋》是庾信在北周时期的作品。题目似咏物赋。其实是咏怀.此赋的主旨,大概就是求官。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的女作家蔡琰(字文姬)传世有三篇作品:五言和骚体的《悲愤诗》各一篇,载《后汉书·董祀妻传》;另一篇《胡笳十八拍》(简称《胡笳》),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后朱熹收入《楚辞后语》。文学史家很有些人不相信《胡笳十八拍》是蔡琰所作。一九五九年郭沫若先生作历史剧《蔡文姬》,引用了这篇作品,并写了  相似文献   

6.
《六十家小说》为明嘉靖间所刊话本集,共六十篇,现仅残存二十九篇,经马廉整理,题为《清平山堂话本》。余下的三十一篇是否尚有传世者?有学者将《清平山堂话本》、《宝文堂书目》及“三言”进行对照,确定尚有十八篇作品应为《六十家小说》原收之作。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以为十八篇中《范鳅儿双镜团圆》和《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为冯梦龙所作,《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为晚明文人作品,因而将三篇排除亡佚作品之外。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这十八篇为亡佚作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历来认为:关盼盼为张建封之妾,《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为关盼盼所作;张殁,关不肯改嫁,独居彭城故燕子楼十余年,相传白居易作诗讽其不为■殉情,盼盼作《和白公诗》等。本文据实考证:关并非张建封之妾,而为其子张愔之歌姬?堆嘧勇ト住?“楼上残灯伴晓霜”)是张仲素的作品。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是步原韵和张仲素的,刺盼盼之说无据。盼盼《和白公诗》,系明人之伪作。  相似文献   

8.
历来认为:关盼盼为张建封之妾,《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为关盼份所作;张殁,关不肯改嫁,独居彭城故燕子楼十余年,相传白居易作诗讽其不为张殉情,盼盼作《和白公诗》等。本文据实考证:关并非张建封之妾,而为其子张愔之歌姬?堆嘧勇ト住?“楼上残灯伴晓霜”)是张仲素的作品。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是步原韵和张仲素的,刺盼盼之说无据。盼盼《和白公诗》,系明人之伪作。  相似文献   

9.
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齐国的诗歌、散文、辞赋等都有着较高的成就,素有“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的美誉。诗歌上,《诗经》中收入了春秋中叶以前齐国诗作十一首;另据有人统计,从《诗经》至战国末叶300余年间,共有王公大夫诗作20余首,齐国就占8首。(《论<诗经>至楚辞年间诗歌的发展》,载《吉林大学学报》1985年第5期)散文上,齐国有《管子》、《晏子春秋》、《鬼谷子》、《尹文子》、《荀子》等作品传世,数量从多,品类繁丰,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对齐国散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事檄而言练”,邹子之说,心奢而辞壮”,“鬼谷眇眇,每环奥义”,“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等等。辞赋上,在齐国产生了中国第一个以赋名篇的赋作——荀况的《赋》。荀赋共有《礼》、《知》、《云》、《蚕》、《箴》五篇,篇后另附有《佹诗》二首,名为诗,实亦骈散相间的赋。从辞赋发展史上看,“相如之赋,敷典摛文,乃从荀法”(王芑孙《读赋巵言》)荀况之赋在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都给后来的汉赋以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远游》的作者是谁,历来众说不一,近年主要有四说:(一)从近代廖平开始,就曾经认为《远游》与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大同小异,如出一手。郭沫若先生继廖氏之说而进一步提出:“《远游》一篇,结构与司马相如《大人赋》极相似,其中精粹语句甚至完全相同,基本上是一种神仙家言,与屈原思想不合。这一篇,近时学者多认为不是屈原作品。据  相似文献   

11.
珠圆玉润绚烂瑰奇──《阿房宫赋》的语言艺术美刘永良《阿房宫赋》是一篇思想艺术俱佳的作品,获得了“古来之赋,此为第一”和“诗人之赋”的美称。文章为晚唐诗人杜牧早年所作,旨在体物咏怀,借古讽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此早有定评。而对其艺术成就的研究,庶几...  相似文献   

12.
《古文苑》所录署名宋玉的《舞赋》,全文266字,几乎全部包含在《昭明文选》所录署名傅武仲的《舞赋》中。到底是傅武仲抄袭了宋玉的文章加以增补后,署名为己作呢?还是谁砍削了傅武仲的文章,署名为宋玉作呢?抑或有这种情况:傅武仲根本没有作《舞赋》,《昭明文选》中的《舞赋》原为宋玉所作,在传播过程中张冠李戴了?从审美观而论,傅武仲所持的是儒家审美观,在情感上他是否定和排斥郑卫之音的,而《文选·舞赋》却是热情赞美郑舞的,因此从创作主体意识上讲,傅武仲创作《舞赋》是绝不可能的。再从才情而论,傅武仲艺术才情平庸,文笔笨拙,他也不可能创作《舞赋》。《文选.舞赋》在行文格式及语言风格上与宋玉的其他作品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判定可能系宋玉所作;而《古文苑》所载《舞赋》,系流传过程中被人任意删削的残篇断简。  相似文献   

13.
苏赋十题     
本文首为苏赋辨伪,认为《苏轼文集》所收苏赋27篇,有两篇非苏轼作品。次为苏赋编年,二至五题逐篇考订了苏赋的写作时间。再次为苏赋辨体,六至八题分别论述了苏轼的骚体赋、律赋和文赋,认为苏赋诸体皆备,苏轼以文赋闻名于赋史,但他的文赋并不多。九题论苏轼仍以骈赋为多,着重论苏赋分类,认为苏赋题材十分丰富,含议政、纪游、吊古、咏物,苏轼不善饮酒,而咏酒赋特多。十题是比较二苏赋之异同,苏辙现存赋仅9篇,远较苏轼为少,作《缸砚赋》时年仅17岁,比《赤壁赋》的写作时间早25年。其《服菔苓赋》在当时已传到契丹,其《黄楼赋》尤为有名,杨万里甚至把《黄楼赋》与前后《赤壁赋》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4.
《桔颂》在屈原现存的二十五篇作品中,内容新颖别致、体裁独具一格。它是我国最早的咏物之作,对后世咏物诗和咏物赋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迄今为止,《桔颂》的创作年代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桔颂》是屈原青少年时期的作品。从清陈本礼到今人刘大杰、林庚等先生均持此说。但无论从《桔颂》的内容或形式来分析,此说却还值得商榷。自从王逸注“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一句说“南国,谓江南也。迁,徙也。言桔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之后,认为《桔颂》是屈原晚年被放逐江南以后所作的人,几乎都以此作  相似文献   

15.
曹植的《白马篇》是历来为人称颂的作品,但其创作年代,至今学界未有统一看法;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此诗为太和年间所作,并作了简单的解释;笔者认为这一看法较为准确。本文围绕赵先生按语,对《白马篇》创作年代的解释再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6.
和宁及其《西藏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赋》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宁任驻藏帮办大臣时所作的一篇描写西藏独特地貌与历史文化的地舆大赋,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篇以西藏为题材的赋作。该赋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与方志学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此赋及其作者和宁缺乏研究,至今尚未看到有关的单篇论文,亦无标点注释本流传。对此,本文不揣浅陋,欲对和宁及其《西藏赋》进行初步简要的论述,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录十篇,其中,前五篇是二月至六月在北京写的,后五篇是九月至十一月在厦门写的,一九二七年编定成集,作《小引》和《后记》.全书以《后记》为最长,约六千六百字,以小引为最短,约九百字.本文中最长的是第一篇《狗·猫·鼠》,约五千余字;第四篇为最短,只二千五百余字.厦门所作的《藤野先生》是全书倒数第二篇,篇幅中等,不足四千字,然而,似乎被大家  相似文献   

18.
纵观谢朓的文学创作,其诗赋之间很明显具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谢朓诗赋文中有两组关系非常密切的作品值得我们注意:A.谢朓《酬德赋》与谢朓、沈约之间的互赠诗歌;B.谢朓《临楚江赋》与谢朓供职荆州西府前后的诗歌和骈文。这两组作品或以水平互文性为主或以垂直互文性为主,构成各自的话语空间。谢朓A组和B组作品中都有诗和赋,每组作品中的单篇作品都是其他作品的互文本,也是谢朓体物写情的有效载体。由谢朓诗赋这种互文性,我们可以从体载互文性的角度分析这些诗赋在差异性的叠合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并审视谢朓赋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20.
王逸《楚辞章句序》说:刘向典校经书,分楚辞为十六卷,而王逸“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章句。”逸文自为一卷,名曰《九思》,合为十七卷,流传至今。十七卷中,前七卷是屈原的作品:《离骚经》第一,《九歌》第二,《天问》第三,《九章》第四,《远游》第五,《卜居》第六,《渔父》第七。《大招》一篇,逸曰:“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招魂》一篇,王逸以为宋玉所作,招屈原之魂;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