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群 《民族论坛》2007,(6):23-23
<正>湘西一些苗区如吉首市区的马颈坳、河溪,古丈的龙鼻至今仍有“玩龙”和“烧龙”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三,这些地方就开始“玩龙”,直至正月十五。这期间各个村寨都会组织自己的“龙队”,挨家挨户串门拜年,村与村之间往往还有大型的玩龙比赛,附近的男女老少皆可以尽情玩乐,无拘无束。青年男女更是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加深感情。而每到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2.
“龙”惊世界殊──贵州兴义龙化石发现始末李志恩“龙乡”兴义市,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贵州省西南角,西南面临南盘江、黄泥河,与广西、云南隔水相望,历为滇桂进入黔西南之门户,素有“滇桂黔锁钥”之称。兴义又以贵州龙化石、国家级风景区“马岭...  相似文献   

3.
“龙德行”扶贫不赔本:一个大公司与小山村的“契约”ETHNICUNITY风雨共渡1997年3月21日,是令北京怀柔县碾子乡姜村的村民们激动而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龙德行有限责任公司与碾子乡政府签订了投资建设姜村的协议;这一天,姜村正式更名为“龙德行...  相似文献   

4.
"龙"(■)是藏文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藏族对龙形象的构建经历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随着龙形象的发展,人们对龙的认知和情感也不断发展和扩充,从最初崇拜与畏惧的心理,进而发展出与龙交流和供奉龙的行为,并最终得以调伏和教化龙。龙所表达的意象从万物有灵的具象化概括,到成为一个相对完整自洽的龙神系统,而又皈依于人,获得宗教护法神的身份。龙符号经历的这种叙事动态呈现源于人类社会建构过程中对文化的结构型需求,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性。  相似文献   

5.
龙是农耕文化的象征.龙是华夏各民族共拥的图腾.在中华龙文化大系统中,各民族的分系统的文化现象千差万别.究其原因,主要根源在于龙观念产生的异源.苗族的"龙"以及由龙而构成的"龙文化"源于什么呢?一、盘瓠崇拜:苗族龙文化之源苗族的龙和龙文化主要源于盘瓠崇拜.盘瓠是苗瑶语族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男性始祖神.这在《后汉书·南蛮传》中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龙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论著层出不穷。同样,龙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格萨尔王传》,还是藏族民间故事中,都可以见到有关龙的传说和记述。但是,青藏高原上的龙是否跟中原地区的龙具有共同的内涵呢?二者之间是否又有联系呢?对此本文将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峥嵘 《民族论坛》2014,(11):58-61
“有巨壑,云气常聚。”寥寥几字便描述出了,世界瑶族祖居地岳阳市临湘龙窖山的神秘与秀丽气质。龙窖山遗址位于文化古城岳阳市临湘县羊楼司镇境内。根据十几年来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的不断考证,它是瑶族先民南下迁徙留下的早期千家峒,更是全球300多万瑶胞魂牵梦萦的先祖聚居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以石构筑物为特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8.
广东客家人的围龙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族的一支,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于南方各省。因在异地为客,绝少和外界来往,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自成一家,所以称为客家人。勤劳能干的广东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客家先民多为中原仕宦之家、书香门第,虽经过历代迁徙,但那种上层精英文化意识却始终情结于心;迁至南方后、居住在山区,地潮多雨,湿瘴弥漫。客家先民将中原文化与当地环境相结合,不断摸索总结,终于发展为今天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9.
华夏先祖伏羲氏──中国龙文化的奠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先祖伏羲氏──中国龙文化的奠基人李希平引言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关伏羲的故事不少。相传他是出生于甘肃省成纪(今天水市境内)的一位有创世伟绩的神奇人物,当地人尊奉他为华夏族的先祖,俗称“人祖爷”。至今,天水市一带的民众,仍以传统的盛大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12,(4):9-9
3月15日,炎陵县召开了龙渣瑶族乡扣‘造“百户瑶寨”项目建设办公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及县委统战部、财政局、旅游局、文化局、环保局、旅游局、规划局、龙渣瑶族乡、民宗局等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临湘龙窖山古遗址沉淀了丰富多彩的瑶族先民的石头文化。为了全面解读其文化的性质及其内涵,2003年6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窖山古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实测及试掘工作,发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瑶族原始宗教祭祀台、图腾柱、石神庙等文化遗存。囿于目前考古资料、文献记载的匮乏,其确切的用途和文化内涵有待研究考证。笔者不揣鄙陋,试先提出谬论,祈请专家学者斧正。  石堆积——“面东指北”的启迪    石堆积是龙窖山古遗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龙窖山78平方公里(临湘市境内)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内,随时可见人为的石头…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起源问题,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通过对各种关于龙起源的学的研究来了解当前龙起源的研究情况,然后通过对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研究来深入探究龙的起源与蛇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点出龙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对象。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组成绚丽多彩的龙文化,它曾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衣食住行和文学艺术等发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五龙传说"是陕北无定河流域镇川镇村民们口耳相传的一个地方性传说。据现存的碑文记载,"五龙传说"自明成化年间流传至今。在五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五龙传说"由一个传奇的描述性故事逐渐地被建构成与世俗社会有别的神灵活动场所,并且发展为当地无可取代的民间信仰。目前除了黑龙祠、青龙祠有明确的活动场所外,五龙中的另外三条即红龙、黄龙、白龙的具体庙宇地址村民们众说纷纭。"五龙传说"在当地一代代村民的反复描述和演说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当地村民的信仰起到了一个坚固的维系作用。  相似文献   

15.
龙黔石,苗族,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江口县。师承中央美术学院王森然教授和著名书画家卓然、肖劳、柳倩。现为北京华夏神龙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龙黔石先生姓龙、属龙、画龙、刻龙、书法龙、研究龙,一生追求于龙,一生献身于龙,灵魂与龙共舞30年,与龙脉相通,血肉相连,为弘扬龙的精神,传播龙的文化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书法家沈鹏称他为“五龙先生”。有“中华画龙第一人”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族是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龙文化同样是中华各民族龙图腾崇拜融合的产物。本文着重论述了南方少数民族关于龙崇拜之俗及其民间文学 ,阐述了南方诸古今民族的龙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缚龙记     
一条为非作歹的“黄龙”,蛮横地卧在宁夏中卫县境内,它以每年四米的速度向前移动。数千年来,它侵占了许多村庄和良田,连古长城也被埋没殆尽,还摆出截断黄河东流的架势。50多年前,军阀孙殿英想在这里修公路,被“龙”赶跑,国民党反动派曾打算在此修铁路,也只是一场幻梦!他们对这条恶‘龙”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8.
<正>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的央视春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主标识以“龘”(dá)字为主视觉符号,表达了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龙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本文分析了龙形象的演变历程及龙形象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锦卫 《民族学刊》2012,3(5):60-64,94
华夏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彝族以龙、虎为图腾。在中国的英雄史诗中,史诗与"龙"和龙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支格阿尔姓氏中龙"尔"[lu]的缘起;汉藏语系语言中龙"尔"[lu]的源流;龙"尔"[lu]是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力量;龙"尔"[lu]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内容,以解读《支格阿尔》等英雄史诗蕴藏的文化内涵为主线,对英雄史诗中龙的精神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龙的精神就是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精神,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勇敢、无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