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冷战后的韩美关系变化特点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韩美关系在军事、外交和经济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军事安全领域 ,韩国自卫力进一步提高 ;在外交领域 ,韩国由“唯美国是从”转向“重美”、“多元” ;在经济领域 ,韩国对美竞争力增强。今后 ,由于韩美在东北亚和平、安全及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战略问题上仍需要合作 ,将使韩美同盟关系在较长时间里呈现相对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宝媛 《延边大学学报》2009,42(2):68-73,92
韩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颇费周折,但却在朴正熙政府时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进展体现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美、日、韩三方的新选择。韩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对朴正熙政府时期韩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韩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为韩国带来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金大中政府上台后,积极调整对美、日、中、俄的外交政策,强化"四强协调外交",主要表现在加强韩美同盟关系,升级韩日关系,稳步发展韩中关系,改善韩俄关系."四强协调外交对进一步促进半岛和平稳定、提高韩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战后韩日关系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韩日双方因在历史认识、战后补偿、领海、领土主权等问题方面存在严重对立,致使建交历经李承晚、朴正熙两届政府7次谈判才得以实现。韩日关系正常化不仅对后来两国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韩国外交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间的痛苦选择中,一方面,为韩民族的统一进程魂牵梦绕,另一方面又纠缠于朝鲜核问题和美韩冷战联盟,难以走出朝鲜半岛的冷战体制阴影。卢武铉总统2005年3月提出韩国要扮演“地区平衡者”的角色,是试图走出“理想—现实”外交困境的重大尝试,可惜遭到韩国国内的强烈反弹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舆论的打压,不得已在改弦易辙。因此,“地区平衡者”不是韩国外交的恰当定位,而怕是过于理想化了。本文从目前的韩美关系、韩中关系、韩日关系和南北关系各方面分析韩国外交的理想与现实矛盾,认为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韩国外交其实是韩国社会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理想与现实两股力量角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泉时期的日本外交,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以强硬姿态处理与亚洲邻国的关系,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中日、韩日国家利益冲突。国家利益的冲突反映在社会意识层面,即表现为东北亚(中、韩、日)民族主义思潮的凸现和对立,因此,未来东北亚国家的安全与合作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7.
朴槿惠执政以来,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深化韩美战略同盟关系、探寻韩朝关系"新路径"、推进韩国与中俄战略合作、策略性"制冷"对日外交是其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此项调整主要受国际体系、国家和决策者三个层次性动因的综合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渐变、信任性国际机制的缺失、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现状、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国家行为的舆论驱动、朴槿惠决策集团的外交理念及朴槿惠个人的文化情结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最终指向。总体来看,朴槿惠政府正在探寻韩国东北亚外交的"黄金分割点",以使韩国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其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太,就是严防挑战其独霸地位的地区大国在欧亚大陆出现。在美国看来,最具威胁的挑战就是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中国。为制衡中国,美国借一切可乘之机拉拢日本和韩国:利用朝鲜半岛问题整合美日韩三边关系,使韩日与美共同剑指中国;利用东海问题将日韩两国矛盾引向中国,使日韩两国对中国国力提升的担忧转化为对立;利用TPP吸引韩日加入,分化中日韩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合力。基于此,中国应对美国制定相关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一样正在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又是与中国为邻的南亚强国,在其"有声有色"的大国外交及周边外交中,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对中国因素的关注和有效运用。中国因素对印度外交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断升温的印美关系、印俄关系和印度以"东向"政策为主导的亚太外交等方面。印度对外关系中利用中国因素并影响其外交决策是由地缘政治、历史、现实、中巴友好以及印度自身等多种因素促成的。虽然印度外交中有利用中国因素制衡中国的一面,但在今后发展中印关系时应理性对待印度对外关系中存在的中国因素,尽量减少印度利用中国因素对中国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使中印关系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韩国的国民心态来看,韩日之间与其说是构筑“面向未来”的关系,倒不如说“清算历史”才是当务之急──这是韩国报纸不久前对近年来韩日两国关系的一段总结评论。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最富有、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都是战后崛起的新兴工业国家,两国同属以美国为主的战略集团,在商业经济领域也有不少共同利益。但是,由于日本当局在1910年到1945年期间侵略占领了朝鲜半岛,并奴役着当地人民,韩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近年来,虽然日本官方和各首相都接连发表讲话,表示要对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亚洲国家进行道歉和反省,但是总是…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价值导引和知觉定位的作用非但没有完全消减,反而有所增强。美俄日韩对朝鲜的生存与发展的知觉认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推断,即美日的"朝鲜威胁论"、俄罗斯的"朝鲜负担论"以及韩国的"朝鲜崩溃论"。固执地坚守以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冷战思维必然导致对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的错误知觉,甚至会产生国家间关系的严重敌视或是对抗。历史传统和地缘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理性对待朝鲜,要力避错误知觉,确立起战略思维,并放眼于长远和未来,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角度,稳步构建起中朝之间的正常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建立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矩阵以及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评价等级,对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进行综合评价,以验证其经济合理性。实证研究表明,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综合评价结果良好,可为中日韩区域合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韩农产品保护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韩两国是农业国际竞争优势较弱的国家,但在运用各种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上却表现得异常强硬。文章分析了两国具体国情,研究了日韩在运用所谓"合规性"贸易壁垒手段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实行策略性保护时的相似和差异,为我国农业发展和保护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三国在会议声明中表示加强东北亚海洋污染合作,并在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和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框架下开展海洋污染合作。然而,中日韩三国政府对东北亚海洋污染合作重视程度不够,合作框架单一。没有建立有约束力的机制。中日韩三国相互分工协调,责任共担,将东北亚海洋污染量控制在“临界值”之内,是未来中日韩三国开展东北亚海洋污染合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依据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环境状况,从动漫产业人力资本化、产业链优化、产业协作与交流平台的建立以及动漫产业创新性发展的角度,研究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的特点与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应积极借鉴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间协作与交流平台建设,积极提高产业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水平,实现创新性、跨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韩国中国史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清州国立中北大学校举行。来自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通过法律看中国历史",与会学者提交的39篇论文围绕法理念、法律文献和唐宋、明清、近现代三个时期的法律等方面对中国法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这次会议将会对中国法制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持续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意性,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①,此次制度执行后,中韩两国因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载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产生了纠纷,纠纷产生的根源是因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两个国家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公有文化资产。比起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中韩的矛盾日益加深的原因在于从韩国移住到中国的朝鲜族的影响颇大。众所周知,中国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与单一民族韩国截然不同。在政治上,朝鲜族无疑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他们的民族性却从属于韩国广义上的民族概念,因此,包括语言的口传传统及表现、公演艺术、社会仪式、节日贺宴等在内的产业方面必然会与韩国出现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纠纷。实行多个国家共同登载机制能够排解这种纠纷。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比较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挖掘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并提出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中日韩三国在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展开对中日韩在美国市场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指数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全面剖析中日韩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加强两国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形式,中韩两国领导层都对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持积极的态度。2008年5月《中韩联合声明》的发表,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中韩关系实现了质的飞跃,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进入新阶段,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已经成熟。中韩两国应把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作为首选,确定合理的目标模式,遵循科学的原则,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在“10+3”和WTO的框架内,在不断加强合作中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