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领袖.封建文人与资产阶级学者,将他描绘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嗜杀成性的神经病狂.解放后史学界发掘了很多为张献忠辨诬的材料,但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为了陷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张献忠在谷城的伪降,别有用心地说成是变节行为.扣上“投降派”的帽子.对张献忠的评价又陷入混乱.“四人帮”倒台后,这些问题得到一些澄清,但对张献忠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作用仍估计不足.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张献忠在农民战争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献忠之死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的杰出领袖之一,既带领苦难中的人民群众起义,英勇反抗明朝封建统治阶级,又领导农民军中的爱国将士,奋起抗击清朝满族贵族入侵者。其丰功伟绩,炳彪史册,千古流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可对其死事的记  相似文献   

3.
张献忠(1606~1647),字秉吾,号敬轩,延安肤施(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家庭。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入蜀,在成都称帝登基,建立大西政权。对于张献忠,成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1646年7月,张献忠被迫撤出成都前,干了一件奇怪的事。他花费了  相似文献   

4.
轰轰烈烈的张献忠农民起义,从崇祯三年(1630年)米脂十八寨起义开始,到康熙元年(1662年)李定国病逝于云南为止,在反对明朝封建统治政权的压迫剥削和抗击清军的侵扰中,转战十六省,经过了三十二年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探讨这次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于研究我国农民战争史,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我国古代历次农民战争中,无论就其时间的长短或是规模的大小,都是最大的一次。它直接推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又进行了英勇的抗清斗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张献忠是这次大起义中与李自成并列的最重要的领袖,他为了反抗明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后来也为了打击清朝侵略军,率领  相似文献   

6.
明代后期,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其中有些人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知识界影响颇大。崇祯末年,在四川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和吕宋(菲律宾)传教士安文思,就是如此。当张献忠入川时,他们逃往天全县一带山中,但不久便被张献忠请回成都,以他们长于天文、历算,封为“天学国师”,留侍左右。后来,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被清军袭击牺牲,他们才被清兵俘获送往北京。  相似文献   

7.
8.
在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张献忠是初和高迎祥,后和李自成同时并立的最为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过去有的历史论著因为李自成直接攻进北京,推翻了明崇祯皇帝的统治,为夸大李自成的作用而贬低了张献忠的作用。这是不符合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的。张献忠(公元一六○六——一六四六年),字秉吾,号敬轩,陕西延安府柳城涧人,家境贫苦,“父业屦,母织席”,故献忠读书不多。成人后,曾在官府作过捕快,被革职。又投入军营作边兵,仍受欺侮。因“犯法”当斩,军官陈洪范“奇其壮貌”,为其  相似文献   

9.
10.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曾在湖南地区作战达半年之久。农民军的足迹遍及湖南全境。了解这支农民革命军队在湖南的作战情况及其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对于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张献忠在明末农民起义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史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拟重点就张献忠在湖北地区的活动与评价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比较肤浅的看法。 (一) 张献忠自公元一六三○年(明崇祯三年)在陕西米脂发动农民起义,到公元一六四六年(清顺治三年)在四川壮烈牺牲,前后共经历了十七年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教育学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应具有的形象。一、庄重的德行。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墨子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即教师要有学识,更要有德行,品德行为是第一位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使学生受到熏陶并竞相效仿。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自己就必须治学严谨;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必须说到做到;要求学生有文明的行为,自己就必须待人礼貌、谈吐文雅、举止端庄、衣着整洁等等,不能忽略自己的德行。如果只是说得天花乱坠、娓娓动…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写成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发表在同年五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篇。它是作者向纣建营垒发起进攻时次响的第一声号角,是向吃人社会投出的意在轰毁封建礼教的第一颗炸弹。虽然它是作者最初的向罪恶制度投出的一击,但却是沉重的、猛烈的。给封建的统治造成了不可愈合的永久性的裂痕。“《狂人日记》形象地、真实地揭露了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吃人的本质,体现了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主要阐述比较文学的形象学术语的产生、发展以及学者们对此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哈萨克文学中存在的一些形象现象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华岳全集》十三卷,是明朝末年一部介绍华山情况的“山志”,其中有一篇跋文,署名为“大顺初元开国第一令曹士抡”,无疑是张献忠时期的蜀刻书,而且有可能是唯一的一部。 藏书家潘景郑先生于一九三六年见到此书时,把它写入《著砚楼书跋》,并说:“大顺初元,当明崇祯十六年”,这是偶尔疏忽。查张献忠改成都为西京,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元年,是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而不是崇祯十六年癸未,潘先生偶然记错了。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是我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一位二十九岁的上海女作家。她从七十年代末步入文坛,便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有人说:“美是王安忆作品的总的主题。”也有人说:“因为王安忆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所以她的作品就美。”确实,她笔下那些文雅、恬静、多思、沉着,内向的少女形象,她们插队、劳动、回城、工作、学习、恋爱的各种生活侧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青年从  相似文献   

18.
在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整个明末农民战争的命运.《明史》的编者认为“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谷应泰把他们二人的作用比喻为“譬如人之死也,献絷其手,而后闯刺其心,献揕其胸,而后闯扼其吭,则献与闯,厥罪惟均也.”近年来史学界对这二位农民领袖的作用论述颇多,却不免失之偏颇,或扬李贬张,或扬张贬李,都与史实不符.只有对二人的作用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才有可能全方位了解整个明末农民战争,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古语道:“花有清香月有影,物存其形人留名”。世间万物都将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特定的形象。做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私营企业投资者当然也要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定的形象。 对于私营企业投资者来说,自身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无法用价值计算的特殊财富。因为,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企业的竞争已由商品质量竞争、技术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逐步发展到信誉的竞争,形象竞争。尤其是在企业者都在产品质量,包装装璜及服务方式等方面下工夫,同一种商品质量方面的差异缩小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历史人物的关羽,不过是刘备部下一员战将,名震三国一代,被蜀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然而,作为艺术形象的关羽,却从宋、元以来就具有了极大的魅力,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后,关羽更成了各阶层人们祟拜的偶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明、清两朝,关帝庙遍及全国,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关羽由一个历史人物进而到家传户诵的艺术形象,乃至于神化到天人共戴的偶像,原因何在?论者多强调统治者的尊崇、利用。诚然,封建统治者对关羽一再加封,宋封王,明封帝,清封神,于关羽的神化起了法律保证的作用,使关羽处于不可动摇的“皇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