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在西方国家猖狂的“和平演变”攻势下,两种社会制度的竞赛更为激烈,争夺青年一代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肩负着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的我国高等学校,强调要把德育置于首位显得更为迫切而重要了。正确地理解德育首位,科学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确立德育首位的基本条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性质是复杂的,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德育价值最终表现为社会、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德育目的是对德育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三者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德育目的之实现上,而不能泛化到一切德育功能之实现上。  相似文献   

3.
(一) 在人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外在的影响有两种: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区别这两种影响的根本标志是看有无明确的目的。凡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便是德育;反之,就只是环境影响,不属于德育范畴。由此可见,德育目的在德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见图)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民族能否复兴、我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我们的祖国能否繁荣富强。教育的终结目的正确,就能保证教育目标不出大的偏差;反之,教育的终结目的不正确,要教育目标不出偏差也难。教育的一切改革,如果离开了“教育的终结目的”,那么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尝试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技术、建构高校德育整体。作者将高校德育大系统分解为 8个子系统 ,并对 8个子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的四个思路 :(1)建立和完善高校德育系统 ;(2 )加强高校德育系统内容的有机联系 ;(3)实现高校德育系统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4 )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价值理性是用来寻找价值的根据或给价值提供基础的理性。当前德育目的的内容存在价值理性缺失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工具主义肆虐,德育深受其害;另外,我国源远流长的德育缺少价值理性的传统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张对现行的灌输式学校德育方式改变为自主性德育,对自主性德育的内涵做了讨论。认为,自主性德育的确立会解决传统德育的许多疑难问题,是学校德育发展的较好思路,有助于推动教育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大众文化崛起、艺术泛化和艺术非审美性等现象出现的文化语境中,雕塑材料开始以媒介符号和理念两种艺术形态主动介入到雕塑艺术活动中来,它不再是艺术家雕塑活动中的被选择对象。在功能上,材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停留在实用性、可塑性和持久性等特性范畴,从而使“无限定性”成为当代雕塑材料发展的主流形态,当代雕塑艺术开始步入一个以材料为主的“泛雕塑”时代,任何特殊手段和工艺都可以用来参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雕塑家选择材料的目的也变得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他一生的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视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并十分注重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德育思想是非常丰富、深刻的。他对德育的意义、内容及原则等方面的论述,至今仍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首先,毛泽东同志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从根本上说明了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当“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德育,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通过无产阶级的德育,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体系,使他们形成无产阶级需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从而自觉地维护和服务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简论我国的德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我国德育建设的需要,论述了我国德育传统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德育传统的基本特征是:德高于智、群己和谐的德育思想;礼乐结合、先后有序的德育内容;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内省外注,躬行实践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发出对我国当今德育建设的一些积极性建议,以期有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德育和德育教学的主导因素具有多层涵义。德育教师的主导职能是 :(1)提升德育境界 ,把握宏观走势 ;(2 )认知德育对象 ,塑造德育主体 ;(3)把握德育契机 ,促成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3.
14.
德育资源开发能力是教师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包括对德育资源的鉴别能力、挖潜能力和运用能力三个方面。形成教师德育资源开发的能力有三个条件:教师要掌握有关德育资源开发的条件性知识,努力培养教师的德育实践反思能力,教师要不断积累德育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在揭示我国现有德育目的研究文献缺点的基础上,展望对未来德育目的的研究。笔者先是指出我国现有的德育目的研究过于空泛并且研究取向出现误差,然后指出与其纠结在德育目的性质的问题上不如将研究热情置于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体系上。  相似文献   

16.
高校院(系)级研究生德育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德育状况日显重要。加强高校研究生的德育工作 ,院 (系 )一级的功能和作用尤为突出。本文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院 (系 )一级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模式 ,提出相关的功能、要素和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面对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大学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进一步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犯之目的与作为直接故意内容的犯罪目的一样,也是有着本罪行为客观要素与之相对应而表现为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关系。目的犯目的之主观超过要素论因其割裂了目的犯目的与本罪行为客观要素间此种内在的统一性,而违背了诸多刑法基本原则及哲学相关原理,故并不足取。  相似文献   

19.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沫若在倡导文艺“无目的”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不惜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看起来两相矛盾,但实际上是郭沫若以“人格”为中介,强调个性人格的自然流露与社会性的自然转化,既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又不忽视文艺的特殊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育?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着经验的层次与本体论的层次。立足于本体论的层次,教育不再仅仅是指施教主体向受教主体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指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自由程度的活动。要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与自由程度,就必须变革现存的意识形态,这里的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文化环境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