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议论文是不是都由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要素组成?是否都有中心论点?一些讲议论文(有的称论说文)的写作和教学的教材、文章,几乎都是肯定的.讲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几乎都只讲怎样确立中心论点、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怎样进行论证和推理;讲述议论文教学,介绍阅读、分析议论文的方法,大都主要是讲怎样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却有为数不算太少的议论文,执教者很难用“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套理论为指导作出  相似文献   

2.
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三要素理论即“论点说”应如何看,这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余绍秋《向“论点说”开一炮》的文章认为:“论点说”“无视文章的性质,尤其是无视议论文的性质”,“无视所有名家名篇议论文中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篇议论文的思想认识即道理并不是一点,而是一连串”;“论点说”把“议论文教学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因此他要求“废止‘论点说’是当务之急”。作者的看法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还是肤浅的脱离实际的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并与余绍秋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议论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从逻辑的角度说,“议论文就是运用逻辑推理来说明道理,揭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章”。(《苏联的作文教学》第274页)议论为其基本表达方式,论证作为主要表达手段。因为议论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常用文体之一,所以对议论文的研究一向比较重视,专著、文章都比较多。但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仍然有不少的教师、学生,对议论文教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弄不清楚。比如,当讲到论题(或“论点”)、论据、论证(或“论证方式”)是议论文的三个构成要素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这三个要素与序论(绪论、引论)本论、结论这三个构成都分,有什么不同?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的质疑引起了我的思考,也是我写  相似文献   

4.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中的“三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论点是基础,是文章的灵魂,议论的中心,因而,写议论文,先要确立论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确立,是建立在审题基础上的,不能随心所欲,换言之,即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总是由文题(或话题)和材料而来,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审题立论,就是认真研究文题(或话题)和所给的材料,就一定的问题发表见解和主张,提炼并确立中心论点。一般说来,议论文的审题要做到全面透彻,立论要做到深刻稳妥,具体应遵循正确性、鲜明性和时代…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中学生写议论文,在说理论证过程中缺乏逻辑性,常犯一些毛病,如只提具体材料而缺少论述的中心,或虽有观点,但不是对材料的合理归纳,或归纳时缺乏辩证思维指导,把事物的某种偶然联系或个别属性贸然推及一般,出现“轻率归纳”和“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或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中心论点概括不了分论点,分论点说明不了中心论点。因而导致推出的结论不可靠,论证欠严密,文章说理不强。这是推理能力不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写作学界一致把论点、论据和论证作为议论文三要素的通说是不确切的。因为,议论文的要素应该是有形的文字实体,论证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不能与论点、论据并列。三要素应该是结构要素,即论点、论据和结论。论证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它包含在论据之中。因此准确确立议论文的结构三要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谈在议论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一,找准中心论点,二,指出论证方法;三,点明结论形式;四,研究语言特色.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到“思想明确”,“语言明确”是我们进行议论文教学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立论五戒     
写议论文,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中心论点.因为立论一错,文章就不能成立了.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学生往往正是在这个方面出问题.因此,这是议论文写作辅导的一个基本方面.本文就此试谈立论必须戒除的五个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说理文有“三要素”,这没有什么争议,但三要素指的是什么,我看有探讨的必要。 对于说理文的,“三要素”,有的书上是这样表述的:“一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①有的书上是这样解释的:“论说文的基本要素,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构成的。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如何来证明’的问题”。②有的书上这样说:“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真实、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如何促进教学由“讲读——导读——阅读”向“模仿——转化——生成”过程优化?‘如何体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结构的互化?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中学语文教学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基本设想,有赖于以上诸问题的解决。而强化《大纲》意识,全面提高能力,即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语文新《大纲》,是摆脱语文教学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写作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都要运用逻辑思维。语文课本中逻辑思维的训练,常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近几年来,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大量增加,问答题就被许多老师一带而过,甚至束之高阁了。殊不知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答好问答题,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一条重要途径。问答题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般问答题都要求学生把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统一起来加以思考。例如,《谈骨气》一课后面有这样一个问答题:“‘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我们今天,你认为怎样才算得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议论文主要是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或表达思想的。但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因而,除了有鲜明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外,适当的事例叙述也是必不可少的。倘使在议论文中对事例叙述这一环节缺乏慎重考虑,就将直接影响说理、论述力度,进而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议论文指导理论,是主张“一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即所谓“三要素”论的.近年来,不少同志从议论文具体实际出发,对“三要素”论特别是其中单一的“论证方法”提出了异议.老彭指出:议论文有不同论说方法,“有的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的方法;有的用具体说明、阐释,进行论述的方法;更多的是将逻辑推理和说明、阐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西南师院函授教材《论说文及其教学》,1977年印).陆鉴三提出:“事实上却还有这样一类议论文”,它“不是在运用逻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教学要使“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这就明确规定了必须具有阅读和写作一般议论文的能力。并且对初三年级的读写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学习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法,着重培养议论能力”。 根据这个要求,语文教材相应地编选了一些议论文:一、二年级每册一个单元,共八篇,二年级十二篇,共计二十篇。文言文中也有议论文八篇。此外有《记叙·说明·议论》、《论点和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等四篇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短文。 任务是明确的,教材也文质兼美,基本适合教学。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相似文献   

15.
<正>论点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首,是一篇议论文的中心、灵魂和统帅。那么,我们如何提出一个鲜明、精要、新颖的论点呢?第一,材料指向单一(抓住关键提示语)示例: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一个误区,即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没有分论点,仅有几则材料的罗列;或者,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脱节。这两种情况都影响到论证的集中,最终影响论证的效果。因此,如何确立分论点,直接关系到议论文写作的效果。本文试就分论点确立的思维方法和结构形式作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的写作教学,至今尚是个“暗胡同”,没有个明确的“序”。为了给学生装上“明灯”。克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循序渐进,我在教学实践中将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分为五类:论点类、范围类、引申类、评驳类、材料类,逐项由浅入深地进行审题命意的思维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文讲读课,主要是就范文教学而言的。范文教学早已有之,而把范文教学改称为讲读课,那是后来的事。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我们以为这是和探讨、认识范文教学基本教学方法有关系,其目的就是试图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认识范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说明范文教学在方法上应是有讲有读,不能光靠老师讲。文化大革命前,还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今本《韩非子》五十五篇,是将内外储说、难四篇夹在中间,它的前后分别放置以议论文。前半部分议论文的中心为“孤愤”、“说难”篇;后半部分的中心为“五蠹”、“显学”篇。前后部分中的故事的展开形式和思想内容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韩非思想是分极为前半的说客派和后半的理论派两派的。各派本有自己的书物,以后被加以再编,使之成为今本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写议论文时,常常要运用事实材料作论据论证论点。但初学议论文的同学多是原原本本引用.以叙代议,结果不仅减弱论据的作用,甚至淹没了论据.成为“无效”的一堆废铜烂铁。议论文的叙述材料,目的是为了说理,只要它能达到说理、证明的目的就行了,事例本身是不必用许多笔墨的。而且一则事实材料的含义往往很丰富,叙述事实作论据时,就只能考虑“取其一点”,这才能集中火力真正有效地证明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