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一种法学理论,我们要研究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必然要对这种理论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本土化应用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解.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以法律经济学在我国的兴起为起点,分析了法律经济学在我国运用时应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相区别以及注意其理论本身的缺陷,最后以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为落脚点,分别论述了法律经济学在我国立法、司法、法学研究及法学教育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企业公司法立法从1956年开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践一直在进行修订,其目的在于在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目前来说仍未达到立法者的预期目标。主要从法律经济学的基点入手研究、总结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公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态势,并考虑到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将在公司法的改革中继续深化和进一步升华的问题,使公司法在制度设计中达到协调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使经济收益最大化,使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更加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学进入中国已有30年,在相关教科书和经典著作的引进上,国内法学界已有相当建树,但在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国问题上,却相对薄弱,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理论误读或常识性错误。为廓清基本概念和理论源流,"正本清源"的工作有其必要。我们以一种知识史的视角,通过梳理法律经济学的源起和发展,在凸显法律经济学深厚的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更指出其主要理论的贡献、弱点和解释限度;然后,从理论梳理回到中国问题,以吴梅案(最高法院公布的第一批指导性案例之一)为例,指出既有的诉讼和解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此案中的和解和后续"违约"。当来自域外的法律经济学理论不能有效回应和解释当代中国的诸多特殊现象和问题之际,也许正是中国学者基于中国问题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造之时。  相似文献   

4.
法律经济学是40 年来世界范围内法学与经济学研究的全新领域。它运用众多的思想流派创设了最大化原则、机会成本、社会成本、效率与公平理论,并运用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它不但能分析普通(英美)法,也适用于成文(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  相似文献   

5.
股东会决议瑕疵在性质上可分为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我国现行公司法区分瑕疵程度不同分别规定可撤销和无效两种模式,而其中程序瑕疵案件,无论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均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如若股东会程序瑕疵不至于最终影响股东会最后决议以及部分股东的实际利益,法院应借鉴域外"裁量驳回制度"驳回少数股东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的诉讼请求,避免增加公司成本并提高公司运行效率,然而这种带有片面法经济学分析的意味的做法,牺牲了公司程序正义和少数股东合法权利,并不符合科斯法律经济学的实质内涵和本质要求,有效的做法应是尊重法律关于程序瑕疵处理的现有规定,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6.
波斯纳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内的著述虽然内容丰富、数量较多,但却可以从逻辑起点、研究进路、价值目标三个维度上予以总体性的把握。波斯纳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出发,从哲学上的实用主义衍生出法律实用主义,以之作为自己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底色。他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对法律的各个领域、各个侧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法律经济学理论大厦。他的法律经济学理论虽然指涉甚广,但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那就是,在超越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追求财富最大化这个具有伦理指向的价值目标。这就是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70年代以来,法律经济学在西方取得迅速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分析各个部门法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法律经济学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立场上采用了经济学中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和假设,通过成本收益、激励分析等方法的运用来解释法律,预测特定的法律的影响和以效率为核心价值来进行法律的规范研究,对于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可以深化对法律经济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30年代伊始,法律经济学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关,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学界极其热烈研究和讨论。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其在法学界赢得一席之地,同时也广受批评。本文全面论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理论观点和方法论,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核心价值观及其标准等,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9.
法律经济学是 2 0世纪西方法学界也是经济学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也是 2 0世纪后半个世纪法学界最重要的发展。国内对其有一定的研究 ,但对于法律经济学发展线路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 ;文章从法律经济学产生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进行分析 ,揭示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由经济学学科到法学学科 ,并为法学研究带来方法论的一场新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选择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衡量和分析。在法律经济学的视野之下 ,利用“最大化原则”和“公共选择理论”考察和衡量物权变动制度中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两种立法模式 ,得出结论 :登记对抗主义是我国现阶段科学而有效率的登记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包括了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三个部分.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个体总是进行理性选择"这一"命题",对该命题具体内涵的理解在法律经济学中主要有四种.研究的认识论基础涉及研究者对何为个体对知识的真正认识以及如何获取这些真正认识的基本观念,包括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三种.法律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甚至同一学者在不同的思想发展时期,都采用了不同的认识论基础.研究的学术认知立场是研究者在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基本认知态度和立场,主要包括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两种类型.主流法律经济学接纳了方法论个体主义,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则坚持了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两大法系国家辩诉交易程序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诉交易程序发端于英美法系国家,作为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快速处理程序,其也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效仿;该程序在两大法系国家都起到了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但由于两大法系国家在诉讼目标模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起诉原则等方面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了辩诉交易程序在两大法系国家的不同境遇。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市场失灵,其研究对象是政府如何干预国民经济。经济法是调整一定的经济关系的法规,也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政府经济学与经济法或经济法学有共同的研究起点———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失灵的规制,即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则构成了政府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关系密切,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一面,二者相互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普通法法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利益的衡量,但是这种利益衡量又不是一种独断,而是有其特定的路径可循。这种路径既是一种判例传统,一种法律可预见性的体现;同时又是法律稳定性的体现。本文试图以方法为切入点来对这种利益衡量理论做出一种检讨,进而为成文法传统下的法官法律适用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在处理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时颇有建树,使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经历了从冲突到互动的过程,为今天的民族法制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规案性质的争议与认定使反倾销法与竞争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本文拟从国内层面与国际层面分别讨论反倾销法与竞争法之关系,并认为从国内层面看,二者分属不同法律部门;从国际层面看,二者将统一于国际竞争规则。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谚语以其语言凝炼、警策、和谐、形象、表意透辟、深刻等特点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例析了英汉谚语共有的语言特征,从一个侧面去了解英汉民族语言的共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特色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国外现代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法经济学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初创时期、成长时期以及稳步发展并走向深化的过程。法经济学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使其理论更加普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