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彦峰 《云梦学刊》2006,27(3):48-51
楚歌是《诗经》之后,五言诗产生之前,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其体制特点是句中用“兮”字,句式参差灵活。由于句中“兮”字的使用,楚歌体制中包含着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发展的可能。从诗史来看,楚歌的主要意义即在于它对乐府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楚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先秦楚歌记载于诸子散文、史传著作或传说故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模式.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它自然地表达出作者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情感,塑造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并且古琴的音乐个性与楚歌的文学情调有着特殊的艺术关系.先秦楚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文学模式影响了后世诗词与小说等叙事作品紧密相联的中国文学独特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3.
孟修祥 《云梦学刊》2003,24(5):9-13
汉诗大抵包括楚歌、乐府、文人五言诗。楚歌在艺术形式上与楚辞实无区别;乐府中的部分作品变化楚辞而创为三言体;文人五言诗“风神或近楚《骚》”。艺术情调上,楚歌本身就具有哀怨悲凉的情调,而屈、宋又把这种悲凉之音加之以更为深沉的内涵,形成“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汉代下层文人的人生悲剧命运,促使他们在创作中自觉认同楚辞的创作倾向。从而使这种情调在汉代的楚歌、乐府与文人五言诗中再度复现。  相似文献   

4.
楚调考论     
楚调是一种由楚歌发展而成的音乐种类。它流行于汉代,是相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和曲的艺术特征。汉代房中乐皆用楚调。东晋以后,楚调渐渐不传,其乐曲并入了瑟调。这是由于瑟调出自南音,与楚调的音乐性质相同。唐宋以后,借楚调曲旧题而作新辞者甚众,可见它对后世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5.
陈桐生 《学术研究》2012,(2):129-136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王逸《楚辞章句》确认了屈原作品的具体篇目,由此奠定了中国楚辞学的基本格局.根据战国时期的著述署名习俗,结合近几十年出土文献来看,战国楚辞的发生发展是多元的,汉人确认的屈原二十五篇作品应该是战国南楚辞赋的合集,它像战国子书一样,署名权属于南楚诗坛盟主屈原.如果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现存战国楚辞作品可以分为骚体、天问体、招魂体、散文赋、楚歌五种体式,每一种体式都各有自己的源流.恢复战国楚辞多元发展的原貌,将某些作品与屈原进行剥离,有助于建立楚辞研究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楚文化是由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存。这种文化,如果从楚人正式建国到楚被秦灭亡止,总共只有八百多年历史,但它影响了汉代及其后二、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它的主要分布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但它的实际影响差不多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本文试从楚文化的分期着手,略述各阶段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楚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其影响。 楚文化的历史沿革过程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萌芽期,二、勃兴期,三、鼎盛期,四、转化期。  相似文献   

7.
汉代审美心理较之先秦有很大发展,对比汉赋和汉画像两种异质媒介在艺术旨趣上的同构可以发现,汉代审美心理明显异于先秦审美心理。张扬、宏放、繁丽、朴拙共同构筑了汉代的审美情趣,这是大汉气象的体现,也是楚文化的再次张扬。在根本上,这种转变离不开国家的强盛,但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则这一审美心理的变化也是中华民族认识水平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汉文化的胜利是楚文化的胜利。李长之认为:“原来就政治上说,打倒暴秦的是汉,但就文化上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①这大体上道出了汉代文化传承实际情况。秦末,陈涉在大泽乡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并建立了号为“张楚”的第一个农民政权,稍后,项羽、刘邦集团──以楚人为主体的政治集团将推翻暴秦的起义引向深入。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着楚文化由地域性的文化走向全国。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虽然承认楚文化对汉代文学的哺育之功,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习惯于用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楚辞作品来评估楚文学与汉代文学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9.
丁昆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6):115-116
汉画像石艺术既没有此前彩陶、青铜器的神秘威慑图腾的羁绊,也没有其后佛教艺术统治的束缚,而是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同时,汉代礼乐的盛行,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画像石艺术是在借鉴彩陶、青铜器、书法、雕刻、帛画、壁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成顼在《理论月刊》今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到王逸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从《诗经》中寻找《离骚》比兴的源头,但近二十年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以诸多的雄辩事实说明,《离骚》比兴源于楚文化自身。 他认为,楚文化中的巫风习俗是我们理解《离骚》比兴的关键。楚国是一个巫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其巫文化构成了楚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特色。在巫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楚人对巫的宗教品质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而民间祭歌《九歌》以香花香草桂酒椒浆敬神娱神。写作年代可能早于战国  相似文献   

11.
“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在汉代经历了由“中心”到“边缘”的过程;而楚辞的创始人屈原却逐渐由籍籍无名的文人解读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实现了由“边缘”向“中心”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的原因可以从不断被边缘化的楚文化、无法还原的楚辞阐释、“文化想象”中的屈原等方面去寻找。  相似文献   

12.
楚辞辩体     
周苇风 《云梦学刊》2007,28(2):40-43
“文体”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指体裁,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另一个含义是文章的风格,包括影响文章外在表现形式的各种因素以及对风格产生制约和影响的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如家族、种族、国家、方言、各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文学风尚等等。在汉代楚辞体之“体”是指风格,不是指体裁。汉代以后历代文人的拟骚之作仅仅继承了屈原取向悲情的文学传统,徒具骚体形式,而没有了楚地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楚文化如盐化水一般消融在渐渐成熟的汉文化之后,作为一种文体的楚辞悄然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13.
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重要一支 ,它是以江汉地区为中心 ,在原始宗教、巫术、神话的沃土中发展起来的一支由楚人创造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开放而多元的南国文化。原始楚文化以神巫性、浪漫性、卓然不屈的文化精神的总体特征 ,对文学加以渗透 ,形成了南楚文学的独特风格 ,为后世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的道家思想,尊天道而重自然,尚阴柔而贵无为,明变化而保本性,在穷究天人之际时将人伦自然化,可以说是一种迥异于儒家伦理型哲学的自然型哲学。这种哲学,早已有学者意识到其形成是与南方楚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但由于它从根本上说不是官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文献记述较略;又由于受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之状况的限制,故学者论说也未详。80年代以来,随着楚文化的发现不断取得重大成果,随着楚文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学者们即对道家哲学与楚文化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明确指出它是“以丰富多采的楚文化为背景孕育形成的”,“是楚文化各种因素的提升”,“是楚文化的核心”。不过,这样的探讨毕竟历时不算长久,虽已较为全面地论及,却还有深入阐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上的早期楚文化是指与典型楚文化有直接渊源关系的一组陶器遗存,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的盘龙城遗址,西周时期遍及江汉.夏商时期的早期楚文化是古三苗的后裔在改宗中原文化后所创造出来的,西周时期的早期楚文化则是由周代的南土诸候和楚蛮等江汉土著蛮族共同创造的,楚国仅是其中很小的一支.  相似文献   

16.
楚学研究的新成果──评马世之的《中原楚文化研究》赵立马世之先生的《中原楚文化研究》,作为中原楚文化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为我们揭示了中原楚文化发展历程。这一光彩夺目的历史画卷,足可为学苑众人所称道。中原楚文化是楚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江汉流域的楚文化相...  相似文献   

17.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及其缺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秋光 《船山学刊》2001,(4):27-31,64
一综览湖湘文化古今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丰富多姿的内容,通过对其层垒积淀的透视,可以发现它大体上具有如下三大持征:一是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传承,有一种明显的连续性,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湖湘文化源自楚文化。楚文化所特有的那种古老而神秘、荒诞而又不失浪漫的巫风色彩,在古代湖南社会影响深远。到了西汉,楚文化虽已逐渐消失,但楚风民俗却依然在后世的湖湘文化中传承。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湖湘文化历经兴衰,艰难行进,其间屡有发展,但在中原人的眼中,湖南仍是一个未被完全汉化的边鄙蛮夷之地。直到…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大量楚文化遗存的出土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人们对楚文化的兴趣,已从对老庄哲学和庄、骚文学的玩味转向对楚文化的渊源及其内涵、外延和价值的关注与探讨。楚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光镐同志的《楚文化源流新证》(以下简称《新证》)就是新阶段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新证》三编15章,洋洋洒洒36万余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人文学科对楚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极富启示性的开拓和探索。但因这种尝试才开端绪,故将楚文化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看,还存在不少缺环和薄弱之处,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缺环即是对春秋时期的楚文化面貌探讨不够。由于历史文化现象是一种多层、多维、多次组合的复杂结构,要在一篇小文中对其作巨细无遗的全面把握,殆为不易,因而本文谨拟剖取春秋时期楚国上层文化的核心部分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相似文献   

20.
经上世纪上半叶的发现和下半叶的开掘,楚文化已引起海内外瞩目,回顾近一百年学术史,楚文化研究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它从一个侧面,为我们认识中华文明核心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文明的结构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区域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为迎合“地方主义”的需要,在学术上势必阻碍我们把楚文化研究引向先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宽广道路,影响我们正确认识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关系,以至影响我们客观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