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市管县 ”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最终成败。当前中国正在酝酿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新一轮调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有的“市管县”及时变更为“省管县”,实行了20多年的“市管县”体制因何而得以建立起来,它究竟存在怎样的弊端,新的“省管县”机制到底应该如何建构。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政治学理论中只有政治民主而无行政民主一说。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变革时期,理论界提出了行政民主的命题,惜乎语焉未详。本文首次对行政民主这一概念作出界定,论述行政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提出行政民主要求政府成为超脱于经济社会之上的公权机关的观点.以及从行政体制、行政决策、行政参与上保证行政民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中国城市体制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重要变革期,其突出表现是:城市建制从自治单元转向行政实体,城市管理由单一性走向系统化,市政运作逐渐呈现出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变革既是现代城市兴起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思想和市政理论指导下自主探索的结果。但民国时期城市体制的变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说是城市现代发展的一个开端、一种起步。  相似文献   

4.
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既有相对的稳定时期,也有激烈的变革阶段,包括从“个人徇私制”到“政党分肥制”,再到“功绩制”的变迁。它在不断变迁中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官法规由繁文缛节到规制简化;行政意识由“官本位”转向“顾客至上”,引入竞争机制;丈官管理由集权到逐步放权;政府机构由大规模扩张到力求精简。  相似文献   

5.
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现行行政复议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机构改革为复议体制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行政复议体制的变革,应在顺应机构改革的要求并充分吸收行政复议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由设立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复议局作为同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机构,原则上将行政复议权集中到各级政府,并明确党的机构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复议被申请人的认定和复议管辖,以及取消部分行政复议终局裁决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WTO对政府行为的要求来自体制,它要用自己的法规原则来约束成员政府的行政效能,规范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更新一国条件下的行政机制,多层面促使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发生变革.“入世”后行政管理模式,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调适对策,明确“政府角色”的工作定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无限政府”的行为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规范的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府行为公开化,大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技能,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一直借鉴“上海模式”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社区管理,在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全面对应于区政府派出机构的部门设置,实行对派出机构的双重领导,形成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机构组合,克服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有机地整合了纵向联系的行政体系和横向联系的自治组织,提高了政府整合社区资源和行政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回顾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变迁历程,对这一体制变革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探讨。将这一体制变迁梳理为“去行政化”和“再行政化”两个阶段:“去行政化”指改变行政机制在机关事务管理,尤其是在后勤服务供给和保障中的各个方面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旧格局;“再行政化”指将分散的管理权限集中起来,将涉及机关事务的职能纳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机关事务进行全链条、全环节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从1983—1997年,是机关事务管理“去行政化”阶段,体制上表现为生产服务职能的剥离和机构的精简与调整;从1998年至今,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进入以“再行政化”时期,表现为管理职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上,“以县为主”的体制安排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义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经费的问题,如何界定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和政府间的职责,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选择问题。义务教育作为外溢性很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在财政体制安排上则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担当主要的经费投入责任,由县级政府负责主要的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就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监督、评价、管理和控制的职能由政府行政部门承担转变为由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自身共同承担的过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从观念到体制的全面探索和变革之中,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余潇枫一、行政体制优化是行政现代化的一大标志所谓“行政(Administration)”,在学理上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行政指包括国家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在内的所有政府活动,是以公共权威为基础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狭...  相似文献   

12.
“行政主导”是香港现行政制中的一大特色,历来为广大港人所认同。本文通过对香港“行政主导”体制作用、地位及具体运作的分析,指出“九七”后在香港继续保留这一体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的特色及其与现行体制的异同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新的体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在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应相应建立校长负责、行政主管、党政工团合理分工、校系两级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的新的管理体制。在建立这种新体制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要改变党委“一元化”领导、包办代替行政具体管理德育的体制,把德育纳入行政管理轨道,由校长全面负责。这样,有利于校长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项行政工作,克服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党政“双轨”,多头指挥和整个学校工作的管理交叉与磨擦;有利于把德育寓于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变“两张皮”为“一盘棋”,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落实效果。为确保德育工作一个中心、行政主管,在系一级实行书记兼副主任分管德育工作的制度,是较为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二要改  相似文献   

14.
自七十年代末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为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所代替,单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为多种合作经济并存的体制所代替,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这些巨大变革,迫切要求乡镇行政管理作出重大调整,使之协调发展。乡镇行政管理如何调整?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加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晚清民国时期甘肃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变革,是中国教育由古代社会旧式教育逐步演变为近现代新式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变革时间上从1902年一直到1930年代,从层级上分为省级和县级两个层级,具体的体现则主要是机构设置变动和人事变动;甘肃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变革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为甘肃当地带来了面向世界的全新视界,但限于时代局限和现实政治的巨大影响,教育行政始终未能摆脱易受行政干涉、教育政策连续受阻、长官任命没有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经常被挪用等问题,因而变革缓慢;甘肃的近代教育变革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浅谈垂直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统收统支、分级核算”,因此,其财务管理与非垂直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体育社团是群众体育开展的组织载体,体育社团的发展壮大对“健康中国策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管理与行政机构“同构”,外部竞争缺乏和社会合法性不足等不利于体育社团建设与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变革体育社团组织的行政体制,明确体育行政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加强体育社团的法制与监督机制建设,允许“一社多会”,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完善体育社团的《章程》建设,通过《章程》为体育社团组织机构赋权,引入竞争性的体育社团选举规则,增强体育社团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继续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应遵循“一体化”、法制化的原则,其次要改革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再次要设置宏观、中观行政管理部门,最后要要建立开放型、交融型和联合式的继续教育网络,最终实现继续教育的系统化、灵活化,以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行政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行政文化对公共行政起着定向作用、动力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行政文化是公共行政的灵魂.同时,公共行政也可以完善、改变甚至颠覆原有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与公共行政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决定了行政文化和行政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为:行政体制改革发端于行政文化的变革,行政文化的变革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行政体制的改革引发行政文化的变革,行政文化改革的深化依赖于行政文化的创新.必须创新行政观念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司法体制主体工程之省级统管改革,法院司法资源的外部配置由同级政权上收至省级,这为我国法院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改革奠定了重要的主体框架基础,即中央和省级共治的管理体制。但是,目前司法资源在具体配置方面仅实现了“集”, “约”还存在明显不足。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集约化改革,实现现代法院组织去地方化与去行政化改革目标。在具体路径上,现代法院管理理念应该促进法院内设机构的全面革新,推动法院与人大等部门外部新型关系的构建,完善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管理制度:法院“职业经理人”制度、法院经费透明管理制度、建立法院行政事务标准化指南、法院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